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晚唐开始崛起 » 第五十七章 洞房

第五十七章 洞房

    唐朝嫁娶时,讲究红男绿女,指的是衣着的颜色。

    当然,也仅限于达官贵人之间。

    梁信从没觉得自己能摆一摆贵人的阔气,再加上这几个月来因为缺少兵马而诸事被动的那种无力感,让他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意思得反过来看。

    早上还能有资格拜拜天子,晚上头就得让人砍下来扔田里当尿壶用。

    这就是荒唐而又美好的晚唐。

    生活就这么简单。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城内一处大宅内,内部的装设很奢华,曲榭长亭,夏日独有的花在园中怒放,叙说着那份独属于富贵人家的潇洒。

    后宅一处打扫干净的房间内,软榻上跪坐着一个女子,身着深绿色深衣,内衬素色白衫,遮不住胸前丰盈沟壑,头上挽着“随云髻”,三千青丝里只插着几支花钿。

    让人一眼就看出贵女的气质,但她的眉眼间,不经意流露出几分愁绪。

    自古婚姻大事由父母长辈做主,但很少有人把婚姻做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

    哪怕是政治联姻,彼此没什么情意,但也还有个明面上的相敬如宾。

    所以,当乐柔听到门外那个不紧不慢的脚步声靠近门口时,她两只手缩在袖子里,悄然握紧,眼里几分无措。直到房门推开,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年站在门口。

    他的脸有些黑,但相貌,是不错的。

    乐柔愣愣看了片刻便低下头,声细如蚊。

    “妾见过...郎君。”

    梁信沉吟片刻,笑道:“吃了么?”

    “啊?”

    乐柔也没想到能听到这个问话,愣了一下,回答道:“还没。”

    “吃饭吧。”

    “好...”

    菜是刺史府里的厨子做的,端上来的时候,是两菜一汤。

    梁信看了看,吩咐道:“今日大喜,让他做拿手的菜,多做点。”

    看到乐柔疑惑的眼神,他解释道:“平日里我吃的不多,前两个月贼军围城,我基本上都是在城头吃点干粮就行。”

    闻言,乐柔回答道:

    “辛苦夫君了。”

    “以后怕是你也要辛苦点了。”梁信替她倒了一杯茶,摇摇头:“我虽是个留守,但也没什么权势了,

    以后,出去打仗的时候也会很多,得劳烦夫人,替我安守家宅。”

    梁信的态度很温和,乐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逼迫着自己去接受逢迎这个才见第二面的丈夫,但她看着梁信的笑脸时,也开始觉得以后的日子或许不会太坏。

    菜还没上,两人还在闲聊,大多是梁信在问,乐柔怯生生地回答。

    她比梁信大三岁,父亲,是魏博军治下的博州刺史乐彦祯,而韩简之所以说她是自己的女儿,只是口头上收她做了个义女。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梁信眼神一凝,想起来一件事。

    似乎以后就是这个乐彦祯,趁着韩简带兵出去的功夫,在底层将士的拥戴下直接抢了魏博军节度使的位置。

    但他现在,却是连自己女儿的婚姻大事都没法做主。

    至于说韩简...

    梁信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旁边,侍女已经端来了菜和汤。

    “来,吃饭。”

    “夫君也吃。”

    自己的老婆很漂亮,很温柔,就连名字里也带着一个柔字。

    同时,她也是个命不由己的可怜人。

    梁信很喜欢,觉得这也就够了。而且,他觉得她应该也是喜欢自己的。

    嗯,梁信在这一点上很自信。

    夫妻俩第一次一起吃饭,放下碗筷的时候,都少了些拘束,乐柔看了一眼面前的碗筷,两腮有些羞红。

    但原本在心里的一丝芥蒂,则是消散于无形。

    洗漱过后,梁信揽着她,笑道:

    “该回家了。”

    “这儿,不是家吗?”

    乐柔指的是脚下这出大宅子。

    “哦,我一直都是住在刺史府,那儿现在得让人打扫布置,所以我就临时把你送到了这儿歇歇脚。

    怎么,你喜欢这儿吗?”

    乐柔摇摇头。

    “妾在这儿坐着的时候,总感觉身上有些不舒服,身上...有些发冷。”

    梁信抬眼看看周围的景致,笑了笑,没说什么。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家应该就是先前张家的大宅。

    张家老太爷当初想在平卢军节度使面前诬告他,等宋威一走,梁信就屠了张家,现在也成了空宅子,梁信本来只是让人找一处干净的大宅子让她歇脚,没想到送到了这儿。

    如今已是七月,天气渐暖,他们走出来的时候,看到很远的天边,似乎有滚滚浓烟升起。

    乐柔好奇道:

    “那是什么?”

    “没事。”

    梁信倒是知道,现在天暖了,又死了那么多人,藩镇们下令将战死士卒身上的甲胄武器收回,然后便开始就地处理尸首。

    一开始还挑个地方当乱葬岗,把尸首胡乱掩埋下去,但尸首腐烂的快,方圆几里内都开始飘散着腥臭味,不得已,只好又下令改焚烧。

    好在黄巢已经撤军了,他们暂且也不想追上去再度厮杀一通,只是在处理尸首的时候,隐隐提防着魏博军。

    乐柔坐进了马车里,梁信策马走在队伍前头。

    街两旁,开始慢慢有百姓聚集。

    当梁信在城门处接进送亲队伍的时候,就有骑兵策马跑遍全城,告知了这个消息,同时,又很快把黄巢撤军的消息通告全城。

    这时候,几名老者在前方拦住了车马队伍,对着梁信躬身施礼。

    “小老儿见过将军。”

    这个年代里高寿的长者,基本上都有倚老卖老的资格,至于说那种活到了百岁以上的老人,皇帝都得当祥瑞供着。

    梁信下了战马,对几人还礼,看了看几个老者和他们身后跟着的人,心里一动,笑道:

    “几位这是何意?”

    为首的老者沉声道:“城外贼军已退,皆赖梁将军之功劳,我等乡人,听闻将军今日大喜,只是身无长物,请进薄酒一杯,表我郓州父老感激之心。”

    梁信没爹妈。

    这倒不是骂人,只不过这个世上,原身的爹娘走的确实很早,跟兄长梁德相依为命。

    虽说这亲事匆忙,但这几个长者则是希望能多给梁信一些颜面,所以,他们匆匆拿出攒的酒水,算是...喜酒。

    梁信当众满饮一杯,对着几个老者翻身下拜。

    “梁某今日承郓城父老赐酒之恩,必不敢忘!”

    几个老者笑呵呵地受了一礼,然后立刻搀扶他起来,同时示意身后的人让开道路。

    道路两旁,慢慢聚集过来的百姓们,则是高声说着好话和祝福。

    没有喜钱,也没有八抬大轿,一行人就这么慢慢前往刺史府。

    梁信策马回到马车旁,帘子稍微掀起,乐柔小声道:

    “夫君,很受他们爱戴呢。”

    呵...

    梁信笑了起来。

    虽说我在外坑蒙拐骗毫无道德,在内则杀了城内九成的大族。

    但我在百姓眼里,

    就是好人啊。

    不过梁信现在倒是不想再说这个。

    “夫人。”

    “嗯?”

    “咱们回去以后,就是真正的夫妻了,洞房,应该也准备好了。

    日后,

    你我可就要好好过日子了。”

    片刻后,车厢里轻啐了一声。

    梁信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