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断明 » 第十三章 火并

第十三章 火并

    郭云泽虽然不知道三千两白银有多少?但他知道有多重啊:三千两白银好几百斤呢:

    郭云泽想了想,得做点儿防身用的东西:

    这可不是为了钱,就单纯的为了救人:没错,就是为了救人:

    郭云泽给自己进行了一顿的心理暗示:

    郭云泽悄悄的转到正屋,敲了敲老张头的屋门,老张头早已睡下,听到房门响,便起身去开门:

    老张头推开房门,一看是郭云泽,很诧异的问:

    “小郭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干什么呀?”

    郭云泽来不及和张大爷解释,就把他拉了出来,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屋里:

    当老张头看到浑身是血的张秉汉,也是一惊:

    “他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来不及解释那么多了,大爷,你这里有没有能藏身的地方,先给他藏起来。”

    “有,以前闹灾的时候有挖的地窖,能藏人。”

    “大爷,咱们两个先把他抬过去,他是被人追杀才跑到这里的,不把他藏起来,咱们都会有麻烦,甚至还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那把他交出去不就行了吗?”

    “交出去?然后让他们把咱们两个和那俩孩子一块儿杀了灭口?”

    老张头一听这话,顿时困意全无,身体打了个寒颤:

    “那咱们咋办?”

    “先把他藏在地窖里,平时给他送点水,饭食就可以了,别饿着他就行,大爷,你和两个孩子就和平常一样,该干啥干啥。”

    “好,那你呢?”

    “我得出去一趟,这王八蛋,昏倒前让我去找到他的媳妇儿和孩子。”

    郭云泽又爆了一句粗口,嘴里还嘟囔着:

    “你是真看得起我。要不是给的太多,我才不管你这破事儿。”说着:手指还点着张秉汉:

    老张头也不墨迹,走过去扛起张秉汉就往外走,来到了院中的墙根处,把人放到一旁,墙边还放了一些杂物,和破烂,郭云泽看见那堆破烂,里边还有一些破瓷片,眼珠一转,问着老张头:

    “张大爷,你这里有没有爆竹?”

    “这时候要那玩意儿干嘛?今年过年的时候没放完,还剩了点。”张老头虽然不明白郭云泽要爆竹干什么,但还是回答了:

    “放在哪儿?我去拿”

    “上那儿找去,里面应该还有一筐呢”老当头用手指了指一旁的东厢房:

    郭云泽也不和老张头一起收拾破烂了,转身就去东厢房,在房里翻腾了一通,找到了那一筐爆竹,搬了出来,倒在地上:

    郭云泽撕开纸筒,抽出引线,看了看纸筒里的火药,将就着还能用,杂质较多,火药比例与后世的也不一样:

    虽然大明朝的火器已经非常的普遍,有三眼铳,火炮,等一系列的武器适用于军队,但是这火药的威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郭云泽又找来了几个小陶罐,又去墙边把大块的瓷片敲碎,在小陶罐的的里面铺满碎瓷片,然后将火药倒在小陶罐里,压实,又用细树枝在中间戳了几个小洞,将几根引线接在一起,留下长长的一截在外面,短的那头埋在刚刚戳出的小洞里,用火药埋住,将其再次压实:

    又问老张头找来包裹着熟肉的油纸,包裹住陶罐口,后用泥巴将其封死,怕漏气,郭云泽又找来了一小块木片压在泥巴上,又用绳子在陶罐上绑了几圈:

    用着同样的方法,又做出了两个,看着手里的自制的三颗小土雷,郭云泽的心才安定了一些:

    做完这些后,墙根的破烂和杂物也被老张头收拾的差不多了,露出了下面的一张木板,将木板上面的浮土掸开,老张头将木板掀起,放了放地窖里面的味道:

    过了片刻,老张头点起蜡烛,走了下去:

    地窖里面的空间不大,能容下三两个人,二人将张秉汉抬进了地窖里,郭云泽回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的小药箱又拿了过来,给张秉汉清理伤口:

    清理完创口,恨恨的看了张秉汉一眼:

    “我都快成你的私人医生了,得加钱,必须加钱。”

    郭云泽又给老张头留了几粒消炎药,并嘱咐着要按时吃,老张头看了看手里的药片,急忙收好:

    “我走了之后,千万不要将张秉汉藏在地窖里的事说出去,否则真的有可能性命不保。”郭云泽再次朝着老张头强调着:

    老张头点了点头,满脸的郑重之色:

    郭云泽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将自己背包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带了工兵铲,和一些急救时必须用的药品和工具,还有刚刚自制的三颗土雷:又从老张头那要了火镰:将所有的东西装好:

    骑上了老张头家里唯一的一匹青驴,临出门时老张头还提醒着,一定要将驴子带回来:

    等二人忙活完,此时的天色已经到了后半夜,月亮虽然在天空上高挂,可月光不是之前那么明亮,但也能隐隐的看清路况,看着村口外黑洞洞的路口,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暗暗的给自己加油鼓劲,然后骑着大青驴,向村外走去:

    天色开始渐渐明亮,东方升起了一抹鱼肚白,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吹拂过来的风也都带着热流,郭云泽汗流浃背的骑在青驴背上:

    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抬头看着在头顶的日头,郭云泽自己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只是埋头向南走,离得远远的,就看见远处的山上有浓烟冒起,这引起了郭云泽的注意:

    他以为是着火了,但看着又不像,又往前走了几里,绕过了一个山丘的转角处,山上的冒出的浓烟更加明显,他也察觉到了不对:

    叫喊声夹杂在风中,传到了郭云泽的耳朵里,仔细的听着,其中大部分还是喊杀声:

    爱看热闹这一习惯,一直都没有改变,出了事情就爱往前凑,郭云泽也不例外:

    拉着青驴一点点儿的朝着山上摸了过去,虽然不知道这是在哪儿,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几十里,眼前不管是与不是,先上去看一看再说:

    进了山后,周围的树木有些稀疏,到了山腰处,将青驴绑在了旁边的树上,做了一些遮挡,别自己回来后,青驴让人给牵走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自己则带上背包,开始往山上走去,越往山上走,声音越小,应该是有树木遮挡的原因:

    走着走着,喊杀声越来越大,距离也是越来越近:

    “张家媳妇儿带着孩子和村里的婆娘孩子们往后边走,后面有小道,我们先在前面扛一扛,这帮人不仅仅是要带走你们娘俩,更是要把整个寨子是要赶尽杀绝。”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手上拿着弓,转头朝着一旁的女人和孩子说着:

    “当家的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我得在这里等着他,先让孩子走,至少也得给老张家留下香火。”那女人一边说着,将自己手里的弓拉满:一支羽箭已经搭在弓上:

    咻~

    当箭杆离开弓弦的那一刹,远处躲在树木后,露出大半个肩膀的黑衣人哎呀,一声:

    那老汉见劝不动女人,也不在废话:

    “老少爷们,咱们得给自己的婆娘和孩子争取点时间。”

    围在一旁的寨民齐声应呵一声:

    前两日:

    有一黑衣人来到寨子,寨里的人还以为是来借住的,没有多想,黑衣人在寨子里溜了一圈就走了,过了没多少功夫,一大群人拿着武器就开始朝寨子冲了过来:

    寨子里的寨民上前阻挡,没想到黑衣人二话不说,手起刀落,便将上前阻挡的寨民砍倒在地:

    寨门里的寨民看到这一幕,连忙将寨门关闭:

    “有人杀上门来了,还杀了咱们一个兄弟,抓紧来人啊。”

    一边朝着寨面大喊,一边用木头将寨门顶住,并拿出自己打猎的长弓搭起一支箭,就朝着黑衣人射去:想阻挡片刻,走在头里的那个黑衣人将箭杆挡开,疾掠而来:

    还好,在寨门周围也有不少寨民,在听见吆喝之后,抄起家伙便跑了过来,有拿粪叉的,有拿镰刀的,还有拿石头的,拿什么的都有,一窝蜂的都朝着寨门冲来:

    寨门外的黑衣人见着众多寨民冲了过来,也是一愣,没见过这种情况,很多情况下都是当他们杀完人后,很多人都是转身就跑,没有敢上前来与他们对抗的,这让他们有了轻敌之心,但在这个寨子面前,让他们碰了钉子:

    他们哪知道,能在这山腰上建寨子的人,要么就是为了躲避战祸,要么就是好勇斗狠的山民、土匪,为了一点水源都能打的头破血流,哪是普通的村民能比的:

    黑衣人手拿轻便的小弩,寨民手持弓箭或者是柴刀粪叉,开始对峙:

    “各位你我无冤无仇,上来便杀人,这有些不讲道理吧,今日若说不出来个道道,那就都别走了,正好地里还缺肥料呢。”从寨子里走出一老汉,身后还带着几名年轻人走了过来:

    见寨子里颇有些威望的李叔走来,寨民纷纷的让出一条道:

    和李叔一起来的几个年轻人上了寨墙的望楼,手拿弓箭瞄准着下方的黑衣人,一有动静,立刻放箭:

    黑云一看,眼前的情况,在身后打了个手势,后面的黑衣人看到了这个手势之后,将手里的弩箭瞄准了寨里的众人:

    站在望楼上的一名年轻人看到了黑云打的手势,松开了拉着弓弦的手,一支羽箭飞掠而出:

    如此之近的距离,黑云躲无可躲,被羽箭钉在了肩膀上:

    站在黑云身后的黑衣人,见老大被箭射中,纷纷射出手中的弩箭,一时间场面大乱:

    由于寨门是粗木所制,木头之间的间隙留的很窄,很多弩箭都射在了寨门上,也有几支弩箭从缝隙中穿过,射在了寨民身上:

    望楼上的众人也被波及,倒下了几人,寨民看到自己的同伴被弩箭射倒,顿时血灌瞳仁,拿起守寨用的滚木和石块就开始往下砸:

    砸倒了几个人之后,在门外的黑衣人看到此时的情况,对自己不利,拉着受伤的几名同伴向后撤去,黑云也夹杂在撤退的人中,望楼上的众人看着黑衣人撤去,留下几人在望楼上监视,剩下的朝着望楼下跑去,帮助剩下的人救治倒在地上的寨民:

    第一次发生冲突,寨民就死了三人,受伤有七人,黑衣人那边也不舒服,被滚木和石头砸死的就有四人,砸伤的也有十人:黑云也受了伤,虽然力道不是太大,但锐器入体也不好受,疼的黑云呲牙咧嘴的:

    就这样,两方人前前后后攻守了四次,都没有打下来:

    站在树上的黑衣瞭望手,看着寨子里的女人和孩子开始向寨子深处走去,察觉到这是想和他们鱼死网破: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黑云:

    在距离寨子不远处的林子里,黑云坐在石头上,左肩上缠满了绷带,满脸的煞气,一旁的黑衣人都不敢说话:

    “这都多长时间了?就这么一个小寨子都攻不下来,要你们有何用?”黑云沙哑的开口说道:说话时脸上的刀疤也在蠕动着,好像一条蜈蚣趴在脸上一样:

    “黑云大人,不是弟兄们不尽力,只是这寨子里有弓箭,咱们弟兄只要冲到寨门口,就有箭射下来,已经损失了十几个兄弟了,硬冲真的上不去。”一旁有一个黑衣人低声下气的说着:

    黑云自己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决策失误,本来想的是一个小小的寨子,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势压人是最简单的,可今天就在这里碰了钉子:

    但黑云自己不能承认,承认自己决策错了,手下以后怎么看他,只能是硬着头皮也要撑住自己的面子:

    “等晚上,咱们再冲一次。等咱们杀进去了,一个活口都不要。”黑云看着手底下不到三十人的队伍:

    “是”周围的几十个黑衣人,这才松下一口气,谁都不想上去送死:

    这两日已经死了十几个手下了,等回到了楼里又得被其他的人笑话一番:尤其是那红云:

    黑云心里也不是滋味,可一想到红云那张脸,又开始愤怒起来:

    郭云泽从山山腰处慢慢的往上挪,离得远远的,就看到了寨门上几个人与远处一众黑衣人对峙着:

    寨门前面还倒着十几具尸体,郭云泽哪看过这种情形,顿时吓了一哆嗦:

    “张秉汉,你个王八蛋,这你让我怎么照顾?我总不能下去和两帮人讲和吧。”

    郭云泽又爆了一句粗口:此时的他恨不得把张秉汉吊起来抽,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救他,让他死了算球,还省的后来的这许多麻烦:

    唉

    郭云泽叹了口气,来都来了,也只能先观察一下情况了:

    就这样,三伙人都等着夜幕降临,寨门上的众人虎视眈眈的望着黑衣人:

    黑云也将手下人散开,从几个方向准备进攻:

    趴在远处草丛里的郭云泽则是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远处的草丛里,还猫着一人:

    日头逐渐开始西斜,令人燥热的温度也在逐渐的回降,些许的凉风从身上掠过,郭云泽不禁舒服的打了个哈欠:

    下方的众人随着日头开始西落,气氛也开始逐渐的紧张起来,两伙人都明白,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晚了:

    时间在一点点的向前推移,气氛开始剑拔弩张,最先忍不住的就是守在寨外的黑衣人,为首的黑云下令进攻:

    “告诉咱们的人,先把寨子点了,等火势起来再进攻,老子让他们一个也活不成。”

    “大哥,上面让咱们抓活的。”

    “你咋那么多屁话!让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

    提醒黑云的黑衣人打了个哆嗦:不敢再说话:

    随着黑云一声令下,包围寨子的黑衣人开始点燃火把,朝着寨子里扔去:

    “快去灭火,不能让他们把咱们的寨子给点了。”

    站在寨子上观察黑衣人动向的李叔对着一旁的众人说着:

    “寨子里的婆娘和孩子走的如何了?”

    “李叔,寨子里的女人和小孩儿顺着咱们趟出来的小道,都已经往山下去了,剩下的都是咱们寨子里的男丁,只有张大嫂没有跟着下山。”

    “不管了,劝也劝过了,能不能活就看这一遭了。”

    郭云泽趴在草丛里朝下面望去,两伙人已经打了起来,但看起来寨子里的人并不占上风,等火势一起,寨子里的人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浓烟呛死:

    郭云泽此时在想,是救还是不救?那帮黑衣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不救寨子里的人撑不了多久,如果要救就凭自己,下去纯粹是送菜,连个饱嗝都不会打:

    郭云泽摸了摸放在背包里的自制小炸弹,也不知道这玩意儿灵不灵,他对这年头的火药,并不抱什么信心:

    当郭云泽还在挣扎救与不救的时候,寨子里的火势已经起来了,毕竟黑衣人在寨子周围分的太散,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点了一把火:

    不一会儿的功夫,寨子里火势大起,浓烟滚滚的随着气流上升,寨子里的人还在四处奔忙救火的时候,殊不知,黑衣人已经翻过了寨墙,见人便杀,短短片刻,已经有四五个寨民倒在血泊之中:

    寨民虽然占据地势,但奈何人数太少,无法有效的灭火,有好几个寨民都是在救火的时候被杀:

    但也有好几个黑衣人在攀爬寨墙的时候被寨民用弓箭射杀,两方人各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