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断明 » 第十章 拜师

第十章 拜师

    老二听完老三的话,来了兴趣:

    “什么样子的?”

    “和水排差不多,只不过又和水排不太一样,可又没有水板。”老三将他看到的,和老二描述了一下:

    “我是把筒车上面的木筒替换了水排上面的板,加大了取水量。不像水排,每一次上来的水在中途会溢出一点,造成浪费。”郭云泽替老三解释着:

    “好,这个想法不错。”老二称赞着:

    “正式认识一下,我叫张诚这个是我弟张实。”

    没等郭云泽接话张诚又开始到:

    “云泽啊,咱们全县周围也有不少村子,要是都能使上这样的水车那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也不用再费力的去挑水了不是。”张诚朝着郭云泽看了过去:

    郭云泽明白张诚的意思,有些犹豫:

    “张大哥我可以将它交给衙门,但我有一个小事想求张大哥帮忙。”郭云泽这么说着:

    “什么事?”张诚抬起头,看着郭云泽:

    “出来这么多年了,走到这里,看到这儿山好水好的,也不想离开,就想在这住下。”郭云泽第一次见到张诚,并不想将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只是一步步的试探:

    张诚在县衙呆了这么多年,也是一个人精,听完郭云泽的话,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并不难,可以改为客籍。”张诚不紧不慢的说着:

    郭云泽虽然不明白客籍是什么,但他也没有多问:只要是把户籍落定就可以,免得事后增添许多麻烦:

    “你想改什么户籍?”

    “商籍”

    “你想落商籍?”

    “不可以吗?”

    因为在明朝建国初期洪武大帝朱元璋非常严格的规定了户籍制度的政策,为了重视农业发展,商人的地位普遍要比农户要低很多,但中后期商人地位逐渐抬高,以至于商人可以捐输做官,所以张诚并没有像那些文人士子一样鄙视商人:

    “可以,二两文银。”张诚说完,便伸出手:

    郭云泽对于银子的概念和后世的纸币不一样,他并不知道明朝银子的购买力是多少,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现在没有银子:

    一旁的老张头知道郭云泽没有钱,便上前说道:

    “老二啊,小郭的情况我也知道,他现在手里一分钱都没有,你现在管他要也拿不出来。能不能这样?你先给他把籍落了,以后再让他把银子给你。”

    张诚一看老爷子回话了,也不能驳了老爷子的面子,便说道:

    “爹,既然你老都开口了,我也没法说不行,那这样,你先让小郭把那个水车的图纸给我,我拿回去给县令瞧瞧。”

    一旁的郭云泽也知道,想要落籍肯定是要拿出点东西。

    “张大哥,我先去屋里把图纸给你拿来。”

    张诚点了点头:

    郭云泽转身回屋里取图,老张头跟张诚说道:

    “这小郭真不是一般人,你们那点弯弯绕,就别在这儿使了,免得伤了和气。”

    “爹,那你给我讲一讲,他怎么不是一般人?”

    “问那么多做什么?,你就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就得了。”

    张诚和张实听完老张头说的话,二人都觉得老爹有什么事在瞒着他们:

    郭云泽回屋拿图纸的动作很快,就在桌面上放着,拿来就走:

    回来坐下后,看着老张头三人有些神经兮兮的:尤其是老张头本人:

    “这是图纸,张大哥,你回去拿给县令看看。”

    当张诚拿到图纸,看着上面的图和接在手里的纸张,一摸有些惊奇,因为纸张比较硬,不像宣纸的触摸感,图上的笔迹不像是用毛笔画出来的,比较纤细:张诚只是诧异了一下并没有想太多,便收了起来:

    郭云泽道了声谢:

    见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完,看着眼前的父子三人,也明白自己在这里有些话没法说,找了个借口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待到屋中后,听着院内的声音,不禁也想起了在后世父母,眼中逐渐湿润:

    “唉”

    一声叹息从郭云泽口中吐出: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厨房里传出一声吆喝:

    “别聊了先吃饭。”

    “好”

    院子里的几人答应着:

    “老三,去喊小郭出来吃饭。”老张头让张实去叫郭云泽:

    张实应了一声,正想去屋子里叫,没想到房门吱呀一声开了:郭云泽从屋中走了出来,厨房和他住的那个屋子,本来离得就不远,女人吆喝的时候,他听见了:

    张实瞧着郭云泽,看到他眼圈通红便开口问道:

    “小郭兄弟,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没事儿,有劳哥哥担心了”

    “没事就好,抓紧过来吃饭了”

    郭云泽走到水盆处,用水洗了把脸,这才觉得身体舒畅了些。

    “今天我孙子孙女儿回来看我,高兴,一会啊咱爷几个喝点。”老张头开心的说着:

    “好嘞,就等老爷子你这句话了。今天必须得给老爷子你喝倒。”张诚在一旁应喝着:

    “是啊,爹,咱爷几个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喝酒了,今天喝个痛快。”一旁的张实也憨憨的笑着:

    看着在座其乐融融的场景,看的郭云泽着实羡慕:

    “小郭啊一会儿你也陪老头子喝两杯。”老张头看着坐在一旁的郭云泽,没有说话,开口照顾着:

    “张大爷,我不会喝酒。”

    “这么大个人了,还不会喝酒?出去了,还不让人家笑话。”老张头乐呵呵的说着:

    众人开始动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郭云泽实在是拗不过老张头的相邀,喝了几杯,虽说与后世酒的度数不同,比较低,开始喝的时候郭云泽还不觉得有什么,几杯下肚酒的后劲就上来了,有些迷迷糊糊的:

    话题开始慢慢的转移到孩子的身上的时候,老张头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

    郭云泽在一旁听着,朝着老张头问着:

    “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吗?”

    “家中没有钱财,供不起孩子上县学。”

    “是啊,现在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上学那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像咱们穷苦人家想上学,那都是奢望。”张诚和张实在一旁说道:

    “原来是这样。”

    没等郭云泽将后面的话说完,老张头就一声大喊:

    “两个小王八蛋,还不见过你们的老师。”

    这一声喊叫给众人吓了一跳,两个孩子扑通就跪下了: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对着郭云泽就磕起了头:

    砰砰砰!

    三个响头磕完,两个孩子跪在地上喊了声:老师

    这时,郭云泽的酒劲也过了,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孩子,也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了,老张头这一手,他着实没有想到:

    一旁的老张头还劝着:

    “小郭啊,这两个孩子跟着你肯定有福气,这也是老头子的私心,咱也不怕别人说老头子不要脸,以后这两个孩子就多劳你费心了,咱家也没啥可拿的出手的,这顿饭就算是拜师宴了。”

    老张头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郭云泽也没法再拒绝了:

    将两个孩子从地上扶起,拍了拍身上的土,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边上的众人有些不解,想着自己的老爹也不是这么不靠谱的人,怎么突然间就给孩子找老师,还找了个在自己家白吃白喝的人当老师?怎么想都有点不靠谱?

    老张头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也不打算开口去解释,反正这个家现在还是自己说的算:虽然两个儿子都搬出去了,但也得听老子的:

    老张头对着自己的儿子儿媳说道: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以后小郭就是两个孩子的老师,都听我的。”

    郭云泽蹲下来,问着两个孩子:

    “多大了?”

    “我九岁了”“我八岁了”两个孩子奶声奶气的回答着:

    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觉得也不错:

    郭云泽也朝着老张头和他的儿子,儿媳说道:

    “孩子以后就归我管了,既然开口叫了我一声老师,我不能不负责任,提前先说好我不会教孩子们学八股文章,因为我也不会,我能教的只有杂学。”

    郭云泽很直白的说完,看着众人的表情,也在揣测着众人:

    张诚听明白了郭云泽话里的意思,他也清楚已自己的出身,混到最高也就是个吏员,也就比帮闲好一点,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步自己的后尘,想了想,他说道:

    “小郭兄弟,不,郭先生我们两家把孩子就交给你了,孩子成不成才,全凭他们自己,只要您用心教就成。”

    郭云泽也注意到了张诚话语中把“你”改成了“您”,态度也转变了,这时的他才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也了解了父母对于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恳切:

    有了学识,才会受到人的尊敬这是这个时代的共知,重文抑武,也是这个时代的可悲之处,文人有种种的特权,也让很多人趋之若鹜,让很多人为了这个特权而放弃一切:

    没有人是没有私欲的,只不过欲望的大小不同而已,在郭云泽看来,这些是无法改变的,能缩小它的影响就已经难得可贵了:

    人人都想变成圣人,可人人都成为不了圣人,圣人是用来仰望的,一个就够了,剩下的只是追逐世俗名利的俗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