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春宴楼打荷,舌尖求我当顾问 » 92 知己知彼

92 知己知彼

    画面显示给到了戴建华。

    戴建华知道今天拍摄特意穿得很fashion。

    头戴乔丹的帽子。

    身上穿着黑色高领毛衣。

    戴着黑色口罩。

    不过这口罩被他拉到了下巴下面。

    他的脸型本身就不大,口罩这么往下一拉就显得更小了。

    手上戴着白色塑胶手套。

    面一直烤着猪排。

    原本他是用煤气烤制的,不过李鹿野前两天买了好些果木炭并没有用完。

    今天他用炭火烤了,所以火焰很足。

    画面被十三剪辑成了三段。

    先是把画面一分为二。

    左侧是戴建华烤猪排的样子。

    右侧的画面一分为二,右上角是猪排正在烤制的样子,右下角则是猪排放上沙拉酱之后的成品样子。

    接着画外音和字幕,就开始介绍这个猪排的来历,是由戴建华亲自研发的。

    除了猪排以外,还有章鱼串和鱿鱼嘴两种。

    画面现在又变成四宫格中间一个戴建华的头像。

    前三个是经营菜品,最后一个是招牌。

    戴建华的招牌,十分地自傲。

    戴建华三十七岁这么一穿搭,还真有一些潮男的架势,猛然一看也就二十大几。

    第二个出场的就是高扬了。

    他的主营项目是沙冰,粘玉米和长沙大香肠。

    高扬现在有五份工作,养孩子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快餐车也是高扬的一个尝试。

    三十九岁的高扬能否实现突破呢?

    第三辆快餐车则是彭薄的意大利面。

    这小伙子戴着个圆框眼镜,斯斯文文的。

    口罩也被拉到下面。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为了上镜好看,还是嫌口罩太闷了。

    他的经营项目也是最简单的,只有几种意大利面。

    而且他也是最年轻的,只有二十九岁。

    最后出场的则是向荣。

    他口罩是戴得最好的,而且是戴的那种塑料透明口罩。

    镜头给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拿平底锅颠勺。

    看起来倒是很专业的样子。

    主要卖的是甜辣蝴蝶虾,湾湾芝士土豆,还有小酥肉。

    他的芝士土豆制作流程,据他自己说是因为在湾湾旅行,吃到了湾湾的土豆特别好吃。

    所以回到京城之后,一直想做湾湾夜市风味的土豆。

    他的年龄也是三十九岁。

    无人机给了一个远景。

    他们四个人能否实现逆转呢?

    李鹿野:“看来在这边做快餐车也是有年龄限制啊!”

    奇瑞:“二十岁到三十九岁,因为这里只面向青年创业为主。天华集团特意设立青年创业基金,联合春茗街道对这群人创业进行支持。”

    这种吹捧天华集团的事情,不能让李鹿野说,自然是李鹿野提问奇瑞回答。

    四个参赛者也知道了,到时候天华集团会发一部分的创业金,所以自然是乐得其成。

    爱怎么说怎么说呗,反正给钱就行。

    李鹿野:“这个主意还挺好呢,我都心动了,要不是我上着班呢,都想来这边和他们一起做快餐车了。”

    奇瑞:“为的就是营造年轻人的氛围,所以这边很多菜单都是以新意为主。”

    李鹿野:“不过让生意最好的店和生意最不好的面对面有点儿…”

    奇瑞说出了李鹿野不忍心说出的话。

    “残忍是吧?”

    李鹿野点了点头。

    画面又给到了往来如织的人群,人虽然多,但是命运却不同。

    对面的几家快餐车都排起了队,这边只能看着人家挣钱。

    心情就更加不好了。

    画面里几个人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

    这个玩起了手机,那个弄开了塑料袋。

    向荣拉起了手指。

    关节发出响声。

    几个人都是百无聊赖的样子,又有点生无可恋。

    你说生意不好吧?

    对面的牛排店已经排起了队。

    顾客们还举起了摄像头拍摄。

    周边营业额最高的就是这家牛排店。

    每月卖都卖大几万以上,每逢特殊日子多的时候,销售额还会突破十万。

    每天的营业额在四五千左右。

    铁板上的牛排火焰腾飞,油纸滋滋啦啦的。

    很多人从远处过来就是为了看这个火焰。

    牛排店旁边的是一家名叫灯泡果汁的水果店。

    这家是销量排行第二的。

    上个月卖了四万五千块。

    这家店里主营的就是新鲜水果榨汁,由客人亲自挑选水果之后店主现场榨汁。

    榨好汁之后,再装进有小灯泡的杯子里。

    杯子的形状奇特十分的有意思,尤其在晚上。

    第三家店主营的是日式烧鸟店。

    第四家店主营的是烧寿司。

    鸡肉串店上月卖了五万两千一百二十八。

    烧寿司店卖了六万五千多块。

    这两家都主打的是日式料理,非常见吃食。

    吃的就是新奇和所谓的高端。

    虽然快餐车和高端不搭嘎,但是人家确实营造出了高端氛围。

    另外一家店有事儿没来。

    所以说戴建华之前和自己说最高营业两千块完全就是扯淡。

    通过和周边的经营业者聊天儿。

    才知道戴建华他们四个人基本上每天就是卖个几百块。

    人家卖的最好的这几家店,都是月收入五六万。

    牛排店每天卖三四千,他卖三四百,销售额直接就差了十倍。

    纯利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五之间。

    戴建华这边也差不多。

    他的猪排实际利润点能到六七十,不过他这个坏的有点多,一天到晚都卖不出去,那自然是要扔了。

    综合下来利润率也是三十到四十五之间。

    他们的营业数据和经营情况都用字幕的形式编辑到了画面里。

    李鹿野对着监视器,看着他们的经营情况。

    戴建华他们在镜头里,同样的李鹿野也在熊乐乐的镜头里。

    他对着画面说道:“就算是卖一模一样的东西,分毫都不带差的,也会有卖的好和卖的坏的。”

    “所有生意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群,要针对目标群鉴定菜单,现在咱们就开始分析。”

    说完了,李鹿野还拿出了一个本子。

    上面写着生意经三个字。

    有种梦回农业频道的感觉。

    “我的第一招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首先就要确认好顾客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

    “好生意的开始就是观察客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