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以时间之名 » 三零二三年十月十日

三零二三年十月十日

    下一世的自己:

    你好!今天开始的时间有点早了,这是昨天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拖到那么晚开始不如早点开始早点结束,但也可能只是今天的心情是这样,明天又要不知道成为哪样了,说是深思熟虑也没有多少深思,可能也只是一时冲动,一拍脑袋就决定了。时间的话如果你看不到我传的图片,那你就可以根据我每次落款结束的时间就能察觉了,都是会变化的,当然这也是一定程度能反映我的心情。

    前面的几篇本来都想开始的时候传一个音乐,然后结尾的时候传一点每天的照片,但是每次写完之后总是就忘了,开头的时候也忘了,直接就开始了,结尾的原因更可能是写完那么多字,也不知道自己胡言乱语的说了些什么,于是就想赶快的结束了,结束的匆匆忙忙,像是每天完成一个任务一样,当然现在确实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每天都写,也每天早起来去跑步,开始慢慢的转变吧。好了写到这我要先去传了,免得这一次又忘记了,不过今天的照片加前几天的照片,可能会有点多,希望你不要介意吧。

    好了现在弄完了,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我们接着说。关于为什么传这一个音乐,是因为我这几天一直在循环这一个,喜欢这个音乐的原因是因为跟我很对口,而一开始听的时候也是别人发在朋友圈的,不过并不是这一个版本的,而是录音室版本的,去听了现场版的,也就是乐夏这个版本的,感觉里面的感情更炙热,更充沛,最后的告白部分跟女生的部分也很合适,也最主要的是原版的开头,是一些童声,相比于这以个男女的和声来说差了不少,我在前面也有提到过,男女之间是一切艺术的永恒主题,不管是文学、电影、音乐、戏曲,还是其他种种将要出现的艺术,都离不开这么一个主题,人类的生存繁衍都需要,更不用提其他的东西了。

    当然也不清楚,你那时候还能不能理解,这种炙热的情感,或者怦然心动的感觉,当一男一女看对眼的时候,这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不过你们那个时候可能会不提倡这样的感情,因为这是不理性的,而且是低级的一种欲望,人类文明越发展越是压抑这一方面,只有对这一方面压抑了,才能更好的控制压榨同类。而我们也会因此陷入种种的痛苦之中,底层的需要满足不了,谈何上层的需要。

    你们那时候会不会又成为古代的那种包办婚姻,包分配的婚姻,或者一生下来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没有了自我,成天为整个集团做奉献,就像蚂蚁群或者蜂群一样,为了集体的利益没了自己的追求,这样看起来确实是伟大的,但我认为你也得保留一点自我,有感性的情感在,要不人就不能称为人,而是一部机器了。人能造机器,而人还要把自己变成机器,那太不可思议了。

    目前我们的社会来说,需要的确实是廉价的机器,每一个底层的人员都是会损耗的机器零件,你不干有的是干的,物以稀为贵,只有当一个东西很缺少的时候,才会珍贵。就像一般的王朝发展一样,当一个皇帝打下了江山,第一代皇帝,也就是庙号是祖的那些人,大部分采取的政策都是休养生息的政策,让人民抓紧时间繁衍,当人多到了一定程度,就开始出现了各种的矛盾,于是上层也开始享受,从而导致一个个的王朝更替。当然我不知道现在的年代,按朝代来说算什么时候了,以我来看大概是中期左右,还会有发展的劲头,毕竟70多年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有的朝代甚至只有几年的时间。

    上层跟下层的割裂,是造成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也不知道你生活的那时候是不是与我现在生活的一样,前面那篇中我也有稍微提到过一些状况,不过如果一样的话,你也不用想太多,这都是需要经历的,就像一条路一样,有上坡肯定会有下坡,所有事物肯定都会有一个周期,只不过是长短的问题罢了。

    稍微有一点扯远了,不过也就这样吧,毕竟这还是我的地盘,我想扯一些,那就这样吧。关于这首歌,我对名字倒是很熟悉,但是乐队倒是不熟,因为我好像只对这一首歌感兴趣,听过他们其他的歌都不太感冒,就像有的评论区说的那样,更像是网红乐队,目前我们这个时代,凡所有东西前面加了网红,大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这样他们起来的有多快,消失就有多快。

    网红的东西,大都是资本大量注入的东西,资本是冰冷的无情的只想增值保护自己的,也就是说的机械的贪婪的只想利滚利让自己越来越大的。他们忽视了人文的东西,忽视了感性的东西,他们只是想把所有东西都统一化,有一个标准,让所有人服从,让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估量有价值的,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东西是不能用价值衡量的,但这么说的话也是太绝对,毕竟这确实像是一个用钱可以买到一切的时代。

    人只有在自由之中,才能浮想联翩,才能有不断的灵感。如果人一旦处于规则之中,机械之中,那他的这一方面会被大大的限制,甚至他会疯狂,最后打破这样的规则,历史上一个个的不断的农民起义,就是最好的证明,没有什么事物是永恒的,但新的事物总会继承一点旧的事物,然后向前发展的。

    乐队也是这样,是继承戏班子那一套来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戏班子里有专门演奏的人员,也有专门表演的人员。那些演奏的人员中,出现了一个唱的人员,这就成为了乐队。而那些表演的人员也分化出来,成为演员,开始演起了电影。电影也不过是皮影戏的一种继承,都是在这继承中才能发展前进的。只不过现在的戏曲不太吸引人了,而且戏曲里的故事太老套,离现在的生活太远了,所以年轻的人也越来越不喜欢了,而那些乐队的人写的大多都是现在年轻人的现状,现在年轻人的迷茫,所以才能受到追捧。不知道你们那时候还有没有音乐节,或者换了一个名字,现在的音乐节形式,台上的人表演,台下的人跟着一起蹦唱,其实跟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举行的庙会里面的戏班子表演差不了多少。

    我们现在可能对于鲁迅那个社戏的文章还能有所感悟体会,但是等再下去个几十年可能就没几个人能读懂了,而且确实鲁迅的文章在我们看来都有些难懂了,不过有的东西长大之后再去读就好懂了,也是慢慢发展才能懂的。而我现在所称为的艺术,不管是音乐文章还是电影也好,下去个一百年,可能有的都很少有人去看了,只有那些最经典的可能会一直流传,一直有人翻拍,一直能有新鲜的东西进去,才会被人们接受。不过只要写的东西里面包含了感情,那里面的感情都是相通的,都是在未来能让人懂的。

    人总是要新鲜感去维持的,就像前几天我比较喜欢听的那音乐,再回头来听,也就很普通了,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你才会觉得这个人,这个事物特殊,当越过了这个时间段,你回头看也不过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之前有段时间听霓虹花园的歌,那段时间觉得特别好听,各方面都很合我的胃口,有的一些不喜欢的歌在那段时间的加持之下,也被我收藏喜欢了。就像一个人一样,当你们热恋的时候,你可以忍受他的所有缺点,甚至觉得他的这些缺点可爱,但当那个新鲜感过去之后,你就会觉得不可理喻,甚至觉得他的优点都看着那么的不顺眼。我现在再来听他们的歌就是这么一个感觉,有一些不合胃口的收藏的东西,现在再来听就拿不出手了,但那些里面包含感情的除外,因为别人也不是傻子,你做的好不好,对这件事有没有感情,别人是都能分辨出来的。

    如果陷入了机械的生活中,你的一些热情和感情会被迅速消耗,而资本会加速这一过程。换一个说法就是你的灵魂跟不上你的脚步了,这时候你需要的是慢下来,静下来,让自己沉淀一下。但如果你被资本裹挟的话,你是不能由你自己所控制的,你只能前进,因为资本是机械的,只想让自己增殖,其他的他什么都不管。就像一个工作你干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感觉无趣并且烦躁,因为你陷入了机械的生活,并且这样的生活对你没有新鲜感了,你消耗了自己的热情。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个乐队有人会退团,或者大部分的乐队最终会解散吧。他们最近的演出确实太频繁了,歌里面的热情也有所减少了,这也是能够听出来的,当一个乐队开始火的时候,可能也就是他们要走向灭亡的时候,而所有的事物都会走向灭亡,不如在最火的时候走向灭亡。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年轻的诗人或者歌手自杀,会被人怀念吧。就像张国荣,黄家驹、海子一样,他们就是在最美的时候死亡,把人们对他们的记忆定格在那一刻,他们永远不会老,他们永远年轻。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今早我去跑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学他的爸爸,记忆中他爸爸是应该很帅气潇洒的,不过这一次再见到,他已经矮了不少,头发掉了不少,脸色也苍老了不少。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现在我再去看她,她已经不再那么高大了,而且白发也添了几根,就连我现在的头发也有两三根很明显的白发了,时间真的是不饶人啊。但我记忆中爸爸的样子,倒是永远的留在了那个时候,也一直是那个样子,永远年轻,也挺好的。

    2023年10月10日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