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我是史文恭 » 第26章 快速发展

第26章 快速发展

    史文恭练了一会字,就去睡觉了,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和几个徒弟一起练完功后,来到聚义厅吃饭,扫视了一圈,发现方婷几人在,然后他和石宝也一起走过去。

    看到新成员赵倩,问道

    “在山上怎么样?还习惯吗?”

    “谢谢寨主关心,我很适应,也很开心,姐姐们对我很好,山寨里的其他人也很和善”

    赵倩乖巧的样子,让人看不出她昨天晚上还是个偷窥狂。

    史文恭点点头,适应就好,方婷看到他来了,端起碗两口就把粥喝光了,然后说了声

    “我吃饱了”

    转身就走了,史文恭一脸懵逼,咋了这是?昨天不是还挺好的吗?然后转头看着一群正在憋笑的吃瓜群众,连方伯都在抚须轻笑,看来应该也知道了。

    史文恭反应过来,应该是被昨天他们撞破好事生气呢,女孩子脸皮薄吗,能理解,可是这群罪魁祸首,还有脸笑?史文恭冷笑的看着他们,你们死定了。

    看着史文恭让人毛骨悚然的笑容,一群人赶紧低头吃饭,吃完赶紧跑,可史文恭怎么会放过他们。

    首先是石宝,让时迁去附近村庄踩好点,然后吕方和杜迁一路,郭盛和宋万一路,两路人马轮番下山劫掠,不过石宝就惨了,他是指挥使,史文恭安排他,每次有队伍下山都得他亲自带领,也就是两路人马轮换石宝一个。

    石宝一天忙的脚不沾地,连和李婉儿约会的时间都没,不但没有,每天早上还要接受史文恭的亲自操练,每天都被打的鼻青脸肿的,连时迁他都没放过,每天都得来接受训练,可怜的时迁,也就轻功可以,武艺那是稀松平常,史文恭哪怕是不使用绝招,他都撑不了十个回合。

    不过特训还是有结果的,时迁明显感觉到自己武艺在提升,真是痛并快乐着。

    山寨每天上山的人都络绎不绝,有仰慕史文恭名声而来的,也有附近村庄听到梁山义军的名声来投奔的,更有义军下山剿灭了地主土豪以后,追随义军上山的,短短半个月,山寨增加了上万人,现在已经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参军的更是有数千人。

    要不是考虑到石宝结婚在即,史文恭都还不打算放过他,山寨终于可以来到休整期了。

    山寨也兵力大增,现在有水军三个满编营,由阮氏三雄带领。

    步兵八个满编营,现在又出现新的问题,头领人手不足,史文恭计划等石宝婚后,自己就下山去召集人手。

    骑兵还有两个营,可惜没有骑兵将领,前段时间劫掠了一个马队,获得战马四百多匹,最近打土豪,在各地主家里还搜刮了两百多匹战马。

    史文恭以三百骑为一营,组建了两个骑兵营,其余多出来的马匹给各个头领都配备上,多余的都给了时迁的斥候营。

    时迁的斥候营也升级成了斥候都,人马分部在梁山最外围,负责打探各方消息。

    朱富的酒店在水泊梁山四个方向都开了一座,如今他手下连厨师,打杂的,还有护卫,打探传送消息的,还有采买货物的,加起来足有五百多人,朱富就是梁山对外接头的负责人。

    史文恭还恶趣味的给他封了个官,〈梁山义军驻宋大使〉

    朱富又不懂,还以为是啥大官,乐呵呵的接下来了,把史文恭都逗笑了。

    史文恭还把缴获的一百多套铠甲拿了出来,拿出一百套组建了一个亲卫队,其余的分给各个头领。

    亲卫队都是从各营经过比武大会挑选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

    史文恭亲自训练,并传授他们武艺,这些人以后就是亲卫了,负责保护义军高级人员安全的,史文恭把前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照搬了过来,给他们制订了严密的训练计划,对他们进行了魔鬼训练。

    军队进入了休整期,在各个关隘都驻扎了一个步兵营,一边防守,一边训练。

    马军和剩余的步兵营放在后山,在训练的同时还能防守山寨,维护秩序。

    山上还组建了两个预备役营,都是五百人编制,这是为了以后的主力军准备的,现在没有那么多头领,预备役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山寨秩序,如今的山寨人满为患,哪怕参军的有六七千人,剩下的百姓都还有一多半。

    卢俊义已经把酿酒师派了过来,并且还送给他一百个家丁,还有五万贯钱,信上说是这两个月的分红,史文恭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师兄资助他的钱财,分红一个多月怎么会有这么多?

    师兄对他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真不知道怎么报答,史文恭腹黑的想到:要不然就拉上山吧?

    师兄还说,贾氏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起名叫卢天成,史文恭赞叹道,真是个好名字啊,自己就没这个细胞。

    史文恭从缴获的财物里挑选了一件纯金打造的长命锁,又挑选了几件贵重的物品,写了一封信,先恭喜师兄后继有人,又把梁山大概的情况给他说了一遍,并且希望他能举家搬迁过来。

    现在梁山上梁山两万多石,金银财宝折算下来几十万贯,卢俊义每月那点分红,他已经看不上眼了,再说卢俊义来了以后也能参股嘛,不用做事,投点钱就能见利何乐而不为?

    近万百姓上山,给后勤增加了大量负担,幸亏百姓都很纯朴,只要安排好就没人闹事,再加上预备役维持秩序,这让后勤压力大减,可就算这样,后勤众人每天也忙的脚不沾地,累得要死。

    史文恭把杜迁,宋万,朱贵都安排到后勤了,这几个武力值太差,但是又忠心耿耿,以后就负责后勤事宜,和山寨安全问题就好。

    史文恭还成立了一个,梁山商业集团。

    该集团采用众筹的方式,让大家捐钱,以每个人捐的多少来决定股份多少,不用参与管理,掏钱就行,百姓也可以掏钱参股,年终统一进行分红,各头领手里都有钱,对史文恭也信任。

    至于说怕史文恭骗人?怎么可能?哥哥要钱,开口就是,我到厨房给你拿,何必用这么多弯弯绕绕?平白让兄弟之间的情分淡了不是?

    该集团下辖,梁山酿酒厂,玻璃制造厂,罐头制造厂,肥皂制造厂还有梁山商队。

    梁山义军占据百分之五十股份,史文恭占据百分之十股份,方婷作为具体管理者,占据百分之五股份,其余的股份按各家投资比例划分。

    梁山集团成立当天,四大厂同时动工剪彩,义军首领和众头领都出席了剪彩大会,这个重要的时刻,当然要普天同庆。

    梁山上上下下,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山上大摆筵席,众人好生热闹了一天。

    酿酒厂不用说,就是采用史文恭提供的蒸馏技术,对酒水进行深加工,然后供应梁山所用,剩下的还可以用商队销往各地。

    玻璃厂这个就比较有难度了,史文恭的认知里,玻璃用沙子烧的,具体怎么烧的他不明白,就让工匠自己去探索,没想到还真的烧制成了,不过烧出来的坑坑洼洼还五颜六色的。

    不过好歹是成功了,也能烧成瓶子状,这就可以了,能用就行,也不用太好看,史文恭让工匠们继续研究,并且加大产量,现在虽然没有蔬菜,但是可以制作肉罐头。

    罐头厂就一件事,制作罐头,梁山泊八百里水域,鱼资源很是丰富,百姓捕捉来的鱼卖到工厂换钱,然后工厂再把这个鱼腌制成鱼肉罐头,到冬季水域就会结冰到时候就没有鱼类了,罐头就派上用场了。

    梁山周围的好多村庄都被义军光顾了一遍,打完地主,把财产带上山,然后拿出一部分分给当地百姓,百姓们对义军是感恩戴德,也让义军的名声传播的更远了。

    梁山得了实惠还得了名声,一举数得,这一波史文恭赚麻了呀。

    地主们的资产更是丰厚,金银财宝,古董字画,堆积如山的粮食自不用说,有些地主家里还有战马兵器,耕牛骡马挽马更是多,还有各种家禽,猪,羊,鸡鸭鹅等等,都被义军带上山。

    有用的就留着,没用的就杀了做成肉罐头,天气慢慢变热了,肉食可不容易存放,养着有浪费粮食,做成肉罐头就没这个顾虑了,别的不敢说,几个月的保证期还是有保障的?

    香皂制作简单,制作出来以后受到了梁山人民的一致好评,这可是好东西啊,还能洗脸还能洗澡,洗完以后浑身上下香喷喷的,端的是个好物件啊,这些东西以后都会成为梁山的标志性物品。

    商队就比较麻烦了,得找一个武力值高的人护送,还得找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管理,本来朱富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惜还得管理酒店,走不开,朱贵嘛,太老实了,不适合。

    史文恭再一次感叹人才还是太少了啊。

    后勤众人叫苦不迭,以前才一千多人,还管理的过来,现在连军队带百姓,一万多人,这些管理人员都是旱鸭子上架的,哪里弄的来,就是经验最多的方伯,以前也只是管理知州大人府上的事情而已,现在真有点管不过来了。

    这让史文恭找人才的心情更紧迫了,不过也不在这几天,马上石宝就要结婚了,等石宝结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