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胡乞活 » 第二十三章:冬日里

第二十三章:冬日里

    庭院之中,月影疏斜,一道人影正慢慢擦去满脸的冷汗,鬼门关前,生死一遭,阮明已然是心底冷意如天上清冷月光一般,相识四五载,他是第一次感觉到这种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是阿!自己曾见到过明公最落魄的样子,估计也不会再见到他最荣耀的时刻了,今时不同往日,也不知是明公变了,还是我阮启亮变了。

    坐在偏房门前的台阶下,看着清冷的月光,想着陈年旧事,心下五味杂陈,一时间竟感觉脸上竟然有水迹,本以为是冷雾化水落在脸上,拿手摸去才发现,虽是内心不曾悲伤,却已是眼泪布满双颊,便连胡子都粘连在一起了,一时也不曾发觉。

    这时身后温和的童音响起,同时还伴随着一声嗤笑

    “启亮先生这是怎么了?”

    “哈哈!我认识先生十余年了,第一次看见他躲在角落偷偷哭鼻子”

    正是李悯与邓克一前一后的从偏房中出来,前者满脸关切的神色,后者则是抱着膀子,正戏谑的看着他。

    “明,在月色下想起昔日旧事,一时感慨,悲从中来,不能自持,让小公子笑话了。”

    阮明起身向李悯告罪,却看也不看身侧的邓克

    “定是我大兄言语之中的不忿伤及先生之心了,虽不甚了解大兄为人,但通过与二位交谈也能有所得知,此事也定是因我而起,悯,在这里先向先生告罪了!”

    说罢便深深行礼,此时邓克听得李悯这话,也是连忙致歉,又是向着阮明好言宽慰,待到阮明情绪稳定了,李悯这才让身请阮明房中一叙。

    众人在偏房也不分主客,只是一同席地而坐,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毯子,一张长几上摆着各色茶具,又是喝过一阵子热茶汤后,听得阮明将李农刚才的话语说出,三人一阵唏嘘,又是宽慰阮明后,邓克也是心下戚戚然,终于是下定了决心,三人立誓结为同盟,日后共同进退,若邺城生变,便据守坞堡,按照李悯的计划行事,又对邺城局势共同分析到后半夜,三人才和衣抵足而眠。

    第二天在与邓克道别后,邓克便出府去执行李农的命令去了,李悯与阮明如同想要逃离这主苑一般,叫来一个车夫架好牛车便往自己的西跨院去了,放下心防,有了共同的目标与志向后,二人便熟络的相谈甚欢,就连牛车停到西跨院的大门处时,二人都没能反应过来。

    这半月内,阮明就居住在李悯这西跨院,差事自然已经向李农请辞,只专心忙活乞活部众之事,李悯也是将自己的房中不断堆砌着各色书籍,二人每日谈论天下局势,读书品茶,也是自在,阮明也是自知李农心事,便也减少跟李农会面的次数,只有李农召见,才会稍微露个面,李悯更是寻来弓箭靶垛,李悯便整日读书,论势,射箭,在根骨的加持下,李悯每次射箭都进步神速,很快便达到了心手合一的境界,让教授李悯箭术的虎子一阵阵的郁闷,感叹二人的区差别。

    期间也是多次每日拜会李农,对方听到他在练习箭术,便差人打造一柄更像是玩具的小弓,几斛同样短小的簇羽竹箭,更是找了一匹不过不过半岁的小白马,只盼着如同哄孩子一般的手段,让李悯别再烦他,李悯自然很开心,又差铁匠送来特制的两个小马镫,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这小马不过是驽马,即便跟他一起长大,也只能代步,无法作为战马伴随他上战场。

    当中有几日,也是再次拜会了卫瑄,在几日中谈诗弄赋,在不经意的剽窃了后日大家的名篇后,与卫瑄的关系也是日益熟络。

    日子平淡如水的一日日度过,转眼已是十二月份了,但李悯心中却是越发的不安,连他在府中都已经得知了孙伏都、刘铢操演军马已经月余,怕是这几日便要从凤阳营入驻铜爵园的胡天神祀,然后想着挟持皇帝石鉴,埋伏石闵、李农,然后被反杀,然后就是血腥的杀胡令。

    一闭眼,仿佛都能听到耳边的喊杀声与惨叫声,仿佛都能闻到空气中浓的化不开的血腥味儿,对于杀胡令这个后世毁誉参半的事件,李悯自然有自己的理解,从眼前来看,挑动民族情绪,激化民族纠纷,无异是石闵这等军阀头子拉拢汉人的最优解,相比缓慢的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胡汉民族融合来说,这办法确实让汉人不再麻木,敢于反抗胡人的压迫,更是让之后的胡人政权减轻了对汉人的奴役,间接的促进了民族融合,但从长远来看,暴力屠杀也只会解决一时的问题,却不能温和的过渡,这也是石闵提早给自己准备好的坟墓。

    依照自己现在这一点点能力,也只能通过阮明派诸多像张五这样在邺城中的心腹挨家挨户的劝解已经安定下来的乞活流民,劝他们趁早迁移到太行山中的坞堡,粮草已然准备得当,只需安心开荒,屯田驻守便也能获取短暂的安宁,但显然如同阮明与邓克劝过自己一样,乱世人贱,离乡更贱,饶是嘴皮磨破,也才将将凑够五百户千二百人之数,只能这几日让人放弃邺城周边,赶往冀州周边县郡招揽流民。

    通过阮明告知,他已然了解到,太行山中屯的粮食物资,够三千人使用一年,便授意阮明能招揽多少人口算多少,哪怕到时候再扩建坞堡,也要跟时间赛跑,能救一个算一个,如果宫内生变后还是不好招揽汉民,那就从胡人中挑选冶炼,打铁,渔猎这类掌握技艺的诸多匠作人才迁往山中,危急时刻,哪怕是掳掠,也要把人掳掠到山中。

    “时不我待阿!公子,这几日听说冀州内外的大族已是收到了风声,纷纷在险要之地修筑坞堡,囤积粮食,好早做打算。”

    “飞禽走兽都有趋利避害的心,更何况那些流传数百年的家族呢?我也听到这消息了,就连咱们在山中的坞堡,诸多坞堡正在兴建之中。”

    李悯与阮明在堂前,看着李老顺与狗儿爷俩正在翻好土的这小块地中,翻找着石子与异物,更是把一条正在东面的草蛇从地里拽出,然后二人哈哈大笑的将沾着泥土的草蛇举到春桃面前让后者帮他们炖蛇羹,后者被吓的花容失色,赶忙就往李悯身后躲,李悯与阮明则是站在堂中看着几人在堂中追逐,玩着老鹰抓小鸡,脸上都挂着笑意,这时虎子从院外走进来,李悯看他神色,便让老顺三人退去,虎子便对李悯阮明二人耳语一番,李悯与阮明相视一笑,开口说道:

    “看来皇帝陛下已经坐不住了,要先下手为强了。”

    “原来龙骧军不过是明线,而这事儿才是暗线!”

    二人又是笑笑,看着这肃杀冬日里难得的温暖的暖阳天气,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而在偌大的邺城中,阴影中隐藏着的人们正带着各自的心思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