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假天子 » 二十三章 燧发枪

二十三章 燧发枪

    明代京军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

    南京京营主要负责在大、小教场操练南直隶诸卫所轮班官军,同时操练的还有南京神机营。但随着朝政腐败、营务废弛、营帅贪残无能,京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林火根听了,同意刘肇基的意见,与其花费大力气去改造那些油滑之人,莫不如重新招兵。

    想了想,他说,“朕准备任命将军为辽东总兵,加授左都督,暂时负责训练淮安那里的河工,待河工成军,希望将军将来直捣黄龙、消灭鞑虏!”

    刘肇基大喜,跪下拱手道,“臣必鞠躬尽瘁、不辱殿下今日之托!”

    林火根将他扶起,两人然后讨论了怎么训练淮安那里的河工,刘肇基讲了自己意见。

    大运河是人工运河,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人力去疏浚,他对河工非常满意,一是因为河工已经初步有了组织纪律性,二是艰苦耐劳。

    林火根也将后世的练兵之法讲了,供刘肇基参考,刘肇基对福王的见识佩服不已,两人聊的甚为投机。

    刘肇基离开后,林火根召见了史可法。

    林火根询问史可法对顺对清策略,史可法直言,目前能保住江南半壁已属不易,收复北方短时间做不到。

    林火根不以为然,但也没有与首辅争执,讲了编练淮安河工、以及准备让刘肇基统兵的意见。

    史可法虽然无意进取,但保卫江淮也需要实力,他对刘肇基印象不错,同意了监国的意见。

    旨意分别下达给路振飞与刘肇基,两日后,刘肇基北上淮安去训练新兵。

    林火根给路振飞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对顺对清策略,以及刘肇基练兵的重要意义,希望他大力支持与配合。

    监国第三天,福王殿下在大学士、户部尚书蒋德璟、工部尚书王铎,和原守备太监、现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陪同下,视察了南京军器局和兵杖局。

    大明掌管军器制造业的具体机构,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辖的军器局以及内府管辖的兵杖局,南北两京皆是如此,

    在南京,军器制造的仓库,比如戊字库和广积库,也是归南京工部管辖的。戊子库储藏的是弓箭盔甲等物品,广积库储藏的是硫磺、硝石等物品。

    在军器局,林火根看到了各式火炮、火枪、抬枪、集束火箭、铁壳地雷、石头雷、陶瓷雷等。

    他将所有火器看了一遍,对大明此时的军工技术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更加感慨,就是这样科技先进的大明,被农民军和鞑子给灭掉了。

    了解了工匠们生活困苦且欠饷长达五六年后,福王当即命人将2568名工匠拖欠的月饷补齐,衣衫褴褛脸露菜色的工匠们跪地磕头,大多数人感动的涕泪长流。

    在视察过程中,林火根特意询问了火器最新研发进展,王姓主事在监国追问下汗出如浆,最后他恍然大悟般,想起来一个人,应付道,“殿下,有一个工匠叫邵斌的,平日喜欢琢磨新式东西。”

    林火根当即让他将人找来。

    邵斌来了,眼窝深陷,瘦骨伶仃,一副精神不济的表情。

    行礼过后,林火根问他有什么新发明,邵斌说火枪,林火根追问,邵斌说,“我研究出来的火枪,用燧石打火,比火绳枪有威力。”

    “燧发枪?”林火根惊讶道。

    他大概知道火枪发展史,从火门枪到火绳枪,之后就是改变打火方式,出现了燧发枪,然后出现击发枪等等。

    听到林火根的话,邵斌惊讶地抬头看了看他,燧发枪?这名字很好。

    至此,他才终于改变了有些木讷的表情,呆了一会儿,他说,“不仅用燧石打火,我研究的枪是从后边装弹的。”

    燧发枪就是用钢铁击打燧石,产生的火花点燃火药,说白了,燧发枪只是改变了点火方式,不再用火绳了,但是眼前这个人还研究出了后装枪?

    “燧发式后装枪?”林火根激动道。

    旁边诸人见监国如此在意且懂行,不明所以。

    邵斌消化了一下林火根说出的名词,慢慢点了点头。

    卧槽!这么牛逼吗?

    “枪已经研制出来了吗?”林火根关切问道。

    邵斌脸色一黯,摇摇头道,“有几个问题……嗯,还差一些。”

    差一些,林火根喃喃道,也许自己能给这位发明家一点启发,枪械大概原理他还是知道的。

    林火根立即让邵斌将他发明的枪取来。

    邵斌拿过火枪,给林火根讲解道,“我已经将点火装置与扳机联动成功,又将火药室与扳机联动成功……”

    林火根仔细观瞧面前的火枪,这枪看着很是粗劣,铳管后边用螺栓密封,木托略向下弯曲。

    有一块燧石卡在一根弹簧击锤上,扣动扳机后,弹簧就会松开击锤,撞击火药池上的金属盖片,并产生火花,然后点燃火药池中的引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

    跟后世的枪比起来,它当然简陋的不行,但比火绳枪已经进步了一大块,林火根看了一会儿,惊讶问道,“为什么不用火门盖?”

    邵斌解释道,“有盖则打不着火,火门盖会隔绝燧石之火星。”

    林火根当即笑道,“弹簧松开击锤时候,同时将火门盖掀开,不就可以了?”

    他虽然不能研制火枪,但他明了枪械原理,以旁观者的角度,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听了林火根的话,邵斌豁然开朗,一层窗户纸就这样捅破了,他惊喜地看着林火根道,“殿下果然是行家!这样一来就不再担心雨水打湿引火药,比之火绳枪,对使用环境的依赖大大降低!”

    “是的,就是这样。”林火根非常高兴,让他研制他研制不了,但是在邵斌的基础上,他的提议当即完善了燧发枪。

    “殿下,你再看看后部供弹,它最大的问题是漏气严重,有没有什么好办法?”邵斌指给林火根看。

    邵斌研发的后装枪是使用可以活动的螺丝封门,操作比较麻烦,而且气密性不好,气体泄漏严重的话,威力肯定不会大。

    林火根看了半天,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便对邵斌道,“孤立刻下令,召集更多能工巧匠,完善燧发枪,令它尽快问世。”

    然后,林火根当场提拔了邵斌的职位,并给与他二百两纹银的奖励,又温言鼓励他继续研究新事物,“不过,依孤看来,邵先生应该立即吃几顿好饭好菜,补充一下体力,养养精神。”

    林火根最后笑道。

    见监国殿下如此和善,不仅旁边的蒋德璟、王铎和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笑了,在场众人都笑了出来。

    林火根内心感慨,大明腐朽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鞑子兵凭借不怕死的凶狠和一身蛮力,就打败了科技水平更高的大明。

    大明军工技术虽然先进,但高层腐朽僵化,内斗严重,根本不能将自己的实力组织起来。

    具体到火器上,因为官员贪墨,造出的武器质量堪忧,导致先进的火器技术彻底被浪费掉,这可真是一种悲哀。

    像邵斌这种发明家正是此时大明极其需要的,或许大明像邵斌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只是谁知道呢?

    看邵斌的样子,平日估计饭都吃不饱,此时的大明官员根本不屑于他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