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97章刘彻薨逝,张家登台!

第197章刘彻薨逝,张家登台!

    “轰隆隆!”

    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前一秒还晴空万里,后一刻便阴云密布。

    张家府宅之中。

    张伟和张兴民相向而立。

    两人看着窗外大雨,一时相顾无言。

    时间过得太快。

    一晃眼,二十年已过。

    他们已经从弱冠之年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

    甚至成了张家的顶梁柱。

    在这期间,张伟和张兴民都已成亲。

    且两人都为张家做下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张兴民。

    迎娶廷尉的大汉之后,张兴民并没有停歇造人大计。

    一共纳了五房小妾。

    现在已经子孙满堂。

    大儿子已然成亲。

    他们这一脉,又多出了好几十个人口。

    距离下一个目标,已经快要完成了。

    至于他自己……

    张伟想到这些年发生的事,忍不住苦笑。

    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自从虎牢山的事情解决之后。

    刘彻对他便十分信任。

    交给他的任务也越来越多。

    仅仅半年时间,他就成了寺正。

    在执金吾内,他升官绝对是最快的。

    后面更是平步青云。

    短短五年时间,他就直接成为光禄卿,位列九卿。

    还是光禄勋之首。

    直接跟随在刘彻身旁。

    护卫刘彻的安危。

    深受刘彻重用。

    不仅仅是他。

    就连张兴民,现在也是九卿之一。

    上一任廷尉离开之后,张兴民毫无例外的成了这一任的廷尉。

    张兴民上任廷尉之后。

    便开始大刀阔斧。

    做出了很多有利于大汉发展的事情。

    刘彻对张伟和张兴民都十分满意。

    对这两人也十分的倚重。

    十几年前,霍去病突然感染风寒。

    而且是在外面游历之时感染的风寒。

    直接药石无救,还可能是被耽搁了。

    总之,在送回京都之前,就已经没了。

    卫青得知自己的外甥离世之后,也是一病不起。

    没多久便一起跟着去了。

    卫青和霍去病以前以后离开,让大汉痛失两位大将。

    北方匈奴见此情形,竟然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张家已经被刘彻迫害。

    张家主将也已全部阵亡。

    目前还没有培养出可以顶门立户的将门之材。

    卫青和霍去病是大汉的中流砥柱。

    这是最稳重的基石之一。

    可这两人竟然在五年内相继去世。

    这对刘彻和大汉都是莫大的打击。

    刘彻得知霍去病和卫青相继离世,自然倍感悲痛。

    但无济于事。

    只能把重心放在军中。

    他是一个有铁血手腕的帝王。

    但他的儿子却没有继承他的威武霸气。

    虽然他这些年时常巡游在外,朝中大事都已交由太子。

    太子也确实做得很不错。

    可太子太过于优柔寡断,而且容易听信旁人的耳旁风。

    并不是一位大能之君。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为太子扫清一切障碍。

    能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基为帝。

    可惜……

    刘彻活的时间太长了。

    且刘彻现在的疑心病很重。

    皇后现在已经不受刘彻宠爱。

    再加上有人从旁挑拨,父子之情也越发淡薄。

    “兄长,您真的要随陛下去别苑吗?”

    回忆往昔,张兴民扭头看着张伟,开口询问。

    陛下现在年事已高。

    已经经不起波澜。

    现在外出。

    恐会有生命之忧。

    张伟盯着外面的人瓢盆大雨,点了点头。

    “这次之行,我必须去,京都之事就交给你了。”

    张兴民望着张伟。

    然后点了点头,神情坚定。

    他们在京都布局这么长时间。

    也是时候该行动了。

    三日之后。

    张伟随刘彻去往别苑。

    太子按照往常惯例,监国。

    不过,现在的朝堂之中,有一个人的声望正盛。

    便是江充之流。

    江充和太子以及为皇后有嫌隙。

    太子现在的声望日益增高。

    而江充和太子有旧怨。

    江充害怕太子登基为帝之后,迫害自己,打算先下手为强。

    趁着刘彻巡游之时。

    在太子的寝宫之内行巫蛊之事。

    企图栽赃嫁祸太子。

    并将此事秘密传递给游历在外的刘彻。

    张伟收到情报之时,刘彻已经有了动作。

    他将自己病重的消息传了出去。

    太子一听,刘彻病重。

    害怕刘彻在这个时候废弃自己的太子之位。

    还会有生命之忧。

    便矫节捕杀江充。

    最后事发。

    太子逃离皇城,不知所踪。

    刘彻回归朝堂之后,对太子下达了追捕令。

    太子不堪受辱,直接自杀。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发生了很多大事。

    张伟和张兴民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张伟已经有心理准备,可看到血流成河,还是心有悸动。

    他其实有能力阻止这一切的。

    可他却没有阻止。

    反而任其发展。

    太子并没有逃离自杀结局。

    太子死亡之后。

    身为燕王的刘旦,得知此事后,立刻离开封地,准备回归京都。

    诸侯王擅自离开封地,可是大不敬之罪,无召而归,是要下狱问斩的。

    燕王私自回归,刘彻忿怒,直接夺了对方的封号。

    刘旦见自己被敕夺封号,更是气不过。

    昭帝即位后,直接联合青州刺史,准备直接逼宫。

    然后被昭帝派人镇压。

    可这人贼心不死,伙同霍光政敌,准备再次逼宫。

    失败后,昭帝对刘旦进行了训诫。

    刘旦不堪受辱,也落得一个自尽身亡的下场。

    ……

    前87年。

    刘彻病危。

    身为刘彻宠臣,张伟和张兴民自然再列。

    看着躺在床榻之上,奄奄一息的刘彻,两人心思各异。

    刘彻是个雄才伟略的帝王。

    早些年更是十分英明。

    做了很多利国利民之事。

    为大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晚年的刘彻却有些疯狂。

    甚至猜忌心重。

    还喜欢四处游玩,不顾国事。

    太子和燕王死亡之后,刘彻后继无人。

    最后传位于幼子刘弗陵。

    时年八岁的刘弗陵直接登上皇位。

    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

    其实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刘彻临终托孤。

    将张伟和张兴民同时任命为辅政大臣。

    让他们辅佐新帝即位。

    张伟和张兴民自然没有不从。

    又忙碌了大概一个多月。

    张伟和张兴民,这才有了停歇的机会。

    朝中之事已经稳妥。

    张伟和张兴民都以身居高位。

    这两人现在都已经是辅政大臣,在朝中地位极高。

    无人敢违抗其命令。

    回到张家之后。

    两人先是祭拜了祖宗。

    然后便来了书房。

    张兴民看张伟的目光有些复杂。

    想到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张兴民幽幽说道:“兄长,我们这样做对吗?”

    这一切看似平常至极。

    可都是他和兄长操纵的结果。

    无论是江充,还是其他人?

    其实都有他们在背后运作的结果。

    要不是他们推动,事情也不可能发展到这种地步。

    为了能让张家成为权臣世家,他们是不是做的太过了?

    这一次。

    他们的行动让大汉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而且出现了很多变化。

    的确让他们措手不及。

    张伟看着张兴民:“你后悔了?”

    “别忘了咱们当初来京城是为了什么。”

    “如果你想走纯臣的路子,肯定会和咱们的父亲一样,最后不得善终。”

    “我们是要打造千年世家,又不是要依附于皇权。”

    “之前不过是逼不得已。”

    “现在的局势这么明朗,张家在军中已经有足够的人手。”

    “公孙家族已经被我们全部拔除。”

    “没有人再是咱们的对手,我们不应该为张家考虑吗?”

    他做了这么多事。

    就是想让张家成为千年世家。

    他之前的路确实走错了。

    只可以和皇权之人称兄道弟。

    但没必要舍弃自身。

    要是当一个纯臣的话,他们就没办法做他们想做的事。

    更不可能让张家成为千年世家。

    因此,他只能剑走偏锋。

    张兴民沉默了。

    他知道张伟为张家做出的事情。

    也知道张伟为张家作出的贡献。

    只是……

    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张兴民开口询问。

    “陛下已经登基,张家商行是不是应该也改变一下?”

    “从商之人并没有什么低贱的,在兼顾农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展商业。”

    “要是将张家商行脱离皇商队伍,是不是可以将其发扬壮大,还可以给百姓提供一条生路,让他们的生活能更好一些?”

    张兴民说道。

    这些年。

    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张伟亲自操刀。

    他不过在旁边辅助而已。

    张伟很强。

    他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只能去做旁的事情。

    发展民生。

    这些年,他在民生和农业这一块已经有了极高的成就。

    只要给他时间。

    他一定可以让大汉同时兼顾商业和农业。

    大汉这段时间四海升平。

    人口大大增长。

    目前,大汉国力强盛。

    绝对是周边第一强国。

    虽然霍去病以及卫青将军去世之时,北方匈奴有异动之举,但已经被他们全方位的镇压。

    目前没有任何隐患。

    完全可以发展民生。

    “你决定了?”

    张伟看着张兴民。

    既然张兴民要走这条路,他自然不会阻止。

    看来,要让张家成为千年世家,还得由他自己来做。

    “我决定了!”张兴民点点头。

    他认定的事情也不会变。

    他觉得自己出生的使命,便是为大汉的百姓负责。

    他要让大汉的人过得更好。

    让他们衣食无忧。

    让他们可以生活在一个繁荣的世界里。

    张伟看着张兴民,之后点了点头。

    “那你放手去做!”

    既然张兴民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不会阻止。

    这些年,张兴民过得也挺压抑。

    解决公孙家族就已经费了他们很大的力气。

    公孙家族在被刘彻训斥之后,也低调了一段时间。

    但也只是一段时间而已。

    陈家的事情被暴露出来之后,公孙家族在京都的地位日益下降,甚至还得罪了几位刺史。

    这让他们的名声坏到了极致。

    再加上公孙敬声的不服气。

    甚至偷拿军中之物。

    且中饱私囊了大量钱财。

    此事捅到刘彻面前。

    刘彻大发雷霆,直接下令,让公孙敬声下了大狱。

    公孙贺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请求追捕朱世安,用以赎罪。

    可对方被捕之后,竟然揭发了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且巫蛊诅咒刘彻的事情。

    刘彻对巫蛊之事十分忌惮。

    因为刘彻本来就信奉封禅。

    认为天上是有神明的。

    现在有人诅咒自己,刘彻自然不会姑息,直接将公孙贺以及公孙敬声全部下了大狱。

    同年,这两人直接死于大狱之中。

    不仅如此,为了以正视听,刘彻还抄了公孙家族的财产,甚至灭了他的三族。

    下场极为凄惨。

    那一年。

    京都血流成河,死亡人数不知凡几。

    解决了公孙家族之后。

    张伟便开始布局。

    然后利用刘旦,让其起兵谋反。

    最后被刘彻训斥。

    然后死于封地之中。

    他虽然熟知历史。

    也知道后面的走向。

    但却没有多加干预。

    只是在后面稍微推动了一下。

    事情并按照原先的进程发展。

    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

    幼子即位,是他们掌权的最好时机。

    张家发展的还不是特别强大。

    他要在刘弗陵在位的时候,让张家得到空前的发展,要让张家成为让皇权忌惮的存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去了。

    张兴民看着自家兄长眼中的火光,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可什么也没说。

    只是冲着张伟点了点头,然后便离开了张伟的书房。

    张伟见张兴民离开后,忍不住挑了挑眉。

    成家立业之后。

    张兴民的心性成长了很多。

    可却变得优柔寡断,做事犹豫不决。

    后面知道自己的决定后,竟然果断退出,专注于民生。

    虽然对大汉有利,但却与张家无益。

    见他如此纠结,张伟也没想过要劝。

    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他现在说再多都是白费。

    还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

    刘弗陵才刚刚登基为帝。

    他身为辅政大臣,手中的事情还多着呢。

    可没这么多闲工夫和张兴民在这边谈论相关的事情。

    除了张伟以及张兴民成了辅政大臣以外。

    还有霍光大将军。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

    这两人都有大能之才。

    和他们同为辅政大臣,此人也是一个十分难缠的主。

    刘彻对霍光十分信任。

    甚至让他成为辅政大臣之首。

    还让他成为大司马?

    掌管天下军马?

    可见刘彻对他的信任。

    想要独揽朝政,这人必须除掉。

    张伟想到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眉头微微皱了皱。

    后面才是真正的挑战,只有将其他几位辅政大臣全部解决,他才能独揽朝政,才能继续他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