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78章兄弟会面,直言不讳

第178章兄弟会面,直言不讳

    “喏!”

    下人应声离开。

    张伟带人离开后,在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随后翻看张兴民留下来的一些文件。

    这些都是他在京都整理出来的情报。

    京都这些年还算比较安定。

    刘彻也算是一位明君。

    成为宰相后。

    他不过对症下药而已。

    “不仅如此,这人甚至贪污受贿,只要证据确凿,定能让其下狱.”

    为了能让张家继续延续下去,他必须得走权臣的路子。

    只要好好培养张兴民一定能独当一面,甚至可以引领张家走上巅峰。

    他们也可安然于世间。

    仗着刘彻对他的宠爱,再加上自家夫人和大汉皇后有亲缘关系。

    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张兴民贸然对公孙敬声动手,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公孙贺也是特别聪明的人。

    刘彻为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例,甚至让他加封列候,从而任职宰相之位。

    之前是逼不得已。

    但凡他的手段狠辣一些,出手果决一些,把没必要的事情和人一一铲除。

    公孙贺可没那么简单。

    这些东西只要交给刘彻,刘彻一定能将他们血洗,然后将朝堂清理干净,对他们也是有所帮助的。

    对刘彻更是唯命是从。

    刘彻用公孙贺要比用其他人方便很多,且公孙贺和皇族本来就有关系。

    在外胡作非为,放浪形骸。

    这是他这段时间感悟出来的。

    大部分人都散尽家产。

    公孙贺现在正值刘彻宠幸。

    公孙敬声完全是因为家族萌荫,这才有了破天的富贵。

    他也是孤注一掷,自断其臂,才让张家商行成为皇商,在张家商行的带领之下,大汉的皇商现在已经遍布整个大汉郡国。

    得为张家拼一把。

    他也不会对朝中有功之臣动手。

    这小子从出生之时,他就知道此人的属性。

    想对公孙贺动手。

    张伟想到什么,眼中浮现出一丝别样的色采。

    “公孙贺的儿子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不把法纪放在眼中,胡作非为,骄奢Yin逸.”

    让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

    他这几天,一直在找公孙敬声的麻烦。

    也让外面的人知道了大汉的情况,有不少人前来朝见,京都之中多了一些国外之人的身影。

    也是因为他确实很有能力。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要是相互配合,甚至可以架空皇权。

    比如公孙贺的死亡时间。

    筛选出来之后,我们便可以直接使用,甚至可以囊括朝中所有朝臣的罪证和他们行贿往来的证据。

    这些情报十分重要。

    这条路让大汉和外域有了接触。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收集情报。

    “哦?”

    张伟并未回应。

    这才能让张家有此劫难。

    对刘彻更是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反叛之心。

    张兴民看着张伟。

    他想要完成他们的计划,就必须靠近刘彻。

    刘彻前期确实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

    但这件事急不得。

    任其逍遥。

    而这些武将在军营之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咱们现在正在收集公孙贺的罪证,当时即使成熟,我想拉他下位.”

    一个萝卜一个坑。

    可有些事情还是按照历史进程在一成不变的往前推进。

    张伟看着张兴民,道:“你想对公孙贺动手?”

    他对这段历史还是挺了解的。

    毕竟,刘彻是一个特别迷信的君王。

    且公孙贺和卫青都是平民,和世家权贵没有任何关系。

    张兴民现在去搜寻公孙敬声的证据,哪怕呈到刘彻面前,刘彻也不一定会发落公孙家族。

    张兴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且他们已经将后路准备妥当。

    他要让张家在军中有一定的话语权,最好能让卫青和霍去病下台。

    他设立了天下酒楼。

    公孙家族之所以这么猖狂。

    公孙贺文武双全。

    他在大汉这么多年。

    为了防止自己在走上以往的老路,他必须得改变策略。

    张兴民也苦口婆心的说道。

    他看着张兴民。

    有时甚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公孙贺也不会成为大汉宰相。

    不过,这人终究还是欲望过大。

    当然。

    在决策上确实有多大的见解,而且善于用人,对百姓也很不错。

    朝中之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完全可以挑起刘彻对这两人的猜忌,从而发怒两人,剥夺他们的军权,让他们一蹶不振。

    张兴民幽幽的看着张伟。

    食邑两千户。

    张伟脸上的神色让张兴民有点不安。

    “大汉宰相一职一直遭人厌弃,公孙贺极有可能是大汉最后一任宰相,众人都说他可以长居此位,且统领百官?”

    哪怕王朝巅峰。

    再过十年,公孙贺就会被卷入巫蛊之案。

    基本上都被刘彻发落了一通。

    他不怕公孙贺背叛他。

    且喜欢封禅和祭祀。

    他知道任职宰相之人几乎没什么好下场。

    他没觉得自己选择公孙敬声有什么错。

    一不小心,一不小心便会尸骨全无。

    如此繁盛之景,他们完全可以乐在其中。

    只是九卿属官之一,还算不上九卿之列。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先取得刘彻的信任,然后再慢慢往上爬,等根基深厚之后,再对其沉重一击。

    让其无法翻身.”

    可生活经历却大不相同。

    点了点头:“我目前正在从公孙贺的儿子入手.”

    这是他入朝堂做的第一件事。

    而且就算他们不动手,公孙贺也活不了多少年。

    让这些人进入朝堂且身居高位,就是想以此来分世家权力,从而削弱世家大族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

    可在晚期。

    他也只会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张伟。

    张兴民急匆匆的从门外走入。

    更是为大汉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

    这都是形势所迫。

    公孙敬声和他们的年岁相差无几。

    不仅仅因为他娶了卫子夫的姐姐。

    他们在商业一途,便有自己的暗线。

    然后回归田园。

    说张兴民是张家的麒麟子。

    这也导致很多商人不堪重负。

    兄长这是什么意思?

    他对这件事了解的不是特别清楚。

    后面只需要掌握大汉的权利,便可以让张家安然无忧。

    他能坐得住,而且善于学习,不惜舞刀弄剑,小小年纪便计谋无双,连张旺景都对他赞许有加。

    要让其成为千年世家。

    就只能从他家人身边入手。

    要不是刘彻强行逼迫。

    看着张兴民在自己面前的一番肺腑之言,张伟突然觉得,张兴民还是太年轻了。

    再加上公孙贺之前吃过亏,知道刘彻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当然,也有吃红利的人。

    且对方是天下酒楼的常客。

    现在已经是公元101年。

    这是他们现在最担忧的事情之一。

    如今。

    当然,张伟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甚至了解了外方文化。

    “咱们不动手,又如何靠近刘彻?”

    从而让大汉的国内越发的鼎盛。

    那些想对公孙贺动手的人都吃了派头。

    在公孙家族对刘彻还有用的时候,刘彻不会对他们动手。

    刘彻的角色明显下降。

    行事骄奢不守法纪,且小小年纪,便被刘彻封为太仆,如今已是九卿之列。

    从此人入手,要比从公孙贺手中入手容易很多。

    上行下效,大汉还算平和。

    他做这些可都是为了张家。

    正是因为相信,他才会对张伟知无不言。

    也做出了一些实事。

    “兄长怎么得知,公孙贺活不了多少时间?”

    也是那个时候。

    更不会对公孙敬声动手。

    张家终究有重新起复的机会。

    尤其是张骞自西域归来之后。

    张兴民的心张伟自然知道。

    会光明正大的让他们退离朝堂。

    “刘彻心中虽对张家有愧,可这么多年过去,他心中的愧疚早已消失无踪,对咱俩的补偿已经是他最后的让步,不可能再对张家有特殊关照,咱们必须得为自己考量.”

    想找这人的证据,十分容易。

    比如张家商行。

    他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兄长是不是有别的打算?”

    偏偏他的这挤药让刘彻十分的安心,这才是让公孙家族在京都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

    公孙贺是把好刀。

    现在他有选择。

    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

    张家商行便不会被刘彻掌握。

    他们现在还年轻,完全没必要急于一时,养好身体才是重中之重。

    从小就表现的和旁人不一样。

    “兄长,这段时间,我去拜见了父亲的故交,毫无例外,他们已经投靠别的势力,不再是张家的内臣.”

    张家要让家族长盛不衰。

    张伟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游历,根本就没入官学,更未入京都太学,对京都的局势不是特别了解。

    眉心微微一动。

    张家这些年在京都越发的寸步难行。

    形势越发的毫无顾忌。

    这条路不好走。

    这人很聪明。

    目前,张兴民应该就在调查公孙敬声的事情。

    且亲近近臣,重用宦官,导致民不聊生,民怨四起,更是流民日益增多。

    所形所遇之事还是太少了。

    看着坐在不远处的张伟,张兴民立刻走了上去,冲张伟点了点头,然后便大大方方的在张伟身边落座。

    张兴民看着张伟。

    刚把这些计划书写完毕,张伟便听到张兴民的声音。

    趁这两人还未回归京师,他必须尽快将此事解决。

    这些年做事越发的谨慎。

    更是和兴国有巨大的差别。

    让他们无力抵抗。

    只可惜,他做了这么多,依旧没有让刘彻改变抑商的决定,甚至还向商人征收极为繁重的赋税。

    大将军的地位甚至堪比宰相。

    他们没忘他们张家的家训。

    “公孙家族一日不除,咱们的计划并没办法开展.”

    张兴民一边说,一边观察张伟脸上的成色。

    且刘彻是个尚武之人,他为了保持自己对军权的掌控,在郡县设置了很多官职。

    张伟一边思索,一边提笔在纸面上写一下自己要进行的计划。“现在查的怎么样了?”张伟也没打击张兴民的信心,反而开口问了一句。

    这也是他入驻军营的原因。

    且公孙敬声虽然纨绔,但做事很有分寸,每次都将首尾扫得很干净,很难让人抓住把柄。

    公孙贺就是个老狐狸。

    “记住,斩草要除根!”

    公孙贺本不想应承,甚至拒绝接受封赏,刘彻发怒之后,他才接受了金印紫绶。

    只要能获得刘彻的信任。

    后面更是发生了震惊朝野内外的巫蛊之案。

    如若张伟不是自己的兄长,他也不会全盘托出。

    只要找准方向,便可以将起捉拿归案。

    不到万不得已,刘彻不会对公孙贺动手。

    他在张旺景的教导之下,十二岁的时候便入京都太学学习,对京都的局势也很了解。

    他之前的决定可能是错误的。

    虽然改变了一些大的局势。

    张兴民现在已入朝堂。

    这才是刘彻的真实目的。

    他们的父亲最高也不过尚书令而已。

    此人很有说话的分量,刘彻对他也十分信任。

    张兴民有些疑惑。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仗着自家父亲和自家姨母。

    并不是因为他们圣眷正浓。

    而是因为公孙贺是真的很有能力。

    总是一再推却。

    “公孙贺活不了多少年,你也没必要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公孙贺的身上.”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合理合规。

    他之所以要对公孙敬声动手,是因为。

    他之前对此人的行径有所耳闻。

    这一次,他们必须孤注一掷。

    期间甚至被夺侯爵,后因丞相石庆去世,刘彻才想让公孙贺成为三公之首。

    只要对方经常去天下酒楼,他便可以掌握公孙敬声的所有行动。

    比如十年之后的巫蛊之案。

    可这家伙从小安逸惯了,根本没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所行所做之事都十分的嚣张跋扈,甚至不将京兆尹当回事。

    不过……

    等时机成熟之后,便可将其绳之以法,然后将罪证呈到刘彻面前,让刘彻法办公孙家族。

    总之,后期是他们张家掌权的最佳时机。

    也知道刘彻最担心什么。

    自从此人成为宰相之后。

    哪怕任务失败,他们也不会全军覆没。

    他在为了这些年,对大汉也确实有一些功绩。

    他之前的手段还是太过于温和。

    反观公孙敬声,小小年纪便位列九卿,还担任太仆一职。

    在朝堂之上,可谓风头无量。

    纯臣行不通。

    “兄长,您回来了?”

    朝堂之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他们想往上爬,就得先把前面的人拉下。

    让位置空出来,他们才有取而代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