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最后一个全能好男人 » 第三十三章 北魏,西秦,南楚

第三十三章 北魏,西秦,南楚

    话说在东胜神洲存在着一百多个国家,其中实力最强的有三个国家,北魏,西秦,南楚,其余国家诸如南越,东瀛,宁国,楼兰皆是小国。

    唯有北魏,西秦,南楚争雄正盛。

    其中各国顶尖智慧代表人物是北魏丞相司马亮,西秦丞相诸葛恭谨,南楚大将军周懿。

    司马亮身在北魏,可他的心思却在整个东胜神洲。司马,诸葛,以及周,无不希望天下一统,完成丰功伟绩,青史留名。

    司马亮早期时期是琅琊郡名门望族,兄弟几人都接替自己的父亲去朝廷任职,唯独司马亮认为时局不稳,就赋闲在家,拒不出任北魏魏王曹权任命的官职,而是在家读书。

    曹权听闻司马亮的名声和才气特别仰慕,一直想要司马亮出山。

    于是带着自己的亲信前去拜访司马亮,司马亮每次都闭门不出,曹权吃了几次闭门羹后恼羞成怒,直接将司马亮抓到了自己的家里。逼迫他就任官职,司马亮知道曹老板非要自己去上班不可,于是答应了曹权,一直跟随在他的帐下做一名主簿。

    司马亮一直是做的文职工作,但是特别聪明,曹权特别喜欢他,但是又特别忌惮他,现在自己可以压得住他,如果自己不在了,他的继任者能斗的过司马亮吗?曹权曾对自己的儿子曹禅说过,司马亮,你必须用他,但你又不得不防着他。

    曹禅也特别喜欢司马亮,因为每当曹禅向司马亮询问意见的时候司马亮总能给出让曹禅意想不到的答案,而且在曹权众多儿子的争宠中司马亮也给了曹禅很多有用的建议。

    曹禅是一个看起来能力一般,相貌平平,韬略文采都一般的人。武力比不上大哥曹阳,文采比不上三弟曹文,机灵比不上四弟曹理。

    曹阳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替曹权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在战争年代里曹权最喜爱的儿子,可惜曹老板在一次宴会中遇到了刺客暗杀。曹阳为了掩护自己而被刺客刺杀。这样曹权就痛失了最佳继承人和最得力的帮手。

    曹文是文采最高的,不仅是在曹家,也是在整个北魏,乃至整个天下,曹文的才情天下无双,穿越朝代和历史,也都是无比鲜活和闪耀的。可惜,在曹禅面前,曹文显得比较书生意气,主要是追求华丽美好,待人接物也严格遵守书中的经典规矩,而曹老板是一个信书又不唯书的人。

    甚至可以说曹权就是一个不拘泥于教条和经验的人。曹权的起点只是一个宦官的干孙子,靠着这一层关系,做了六扇房捕快,由于比较机警,做事也很踏实。后来曹权做了京城守卫队中的一名小伍长。由于刚正不阿,得罪了违反京城夜间道路行驶规定的大官亲戚,所以被辞退了。曹权失业在家,没事就看看书,打打游戏,上个网,就这样在家啃老了三年。

    曹权的爸爸觉得曹权这样在家也不是个事,于是托关系让他去青阳县县衙去当个差。这次曹权拧不过自己的父亲,然后去了青阳县。由于自己特别嫉恶如仇,他把当地的豪强整得是鸡犬不宁,寝食难安。这些豪强都盼着曹权升官拍屁股走人,于是纷纷找关系让人把曹权调走。后来曹权升任校尉,入了军藉。

    造化弄人,这样才有了后来的戎马生涯。

    曹权做了校尉,也不改往日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的秉性。每日勤奋工作,练习文武。

    曹权为人豪放,性情机警狡猾,曾有人评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他的治理能力可谓翘楚精英。

    很快,在军队中他的治军能力也很突出。

    大多数部队都比较平庸和松散,提拔官员也都是提拔世家贵族,而那些真正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没有得到重用。

    而曹权完全不讲关系和家庭背景,有能力有武力谋略的人他就信任和重用。

    大将军何雍见曹权可堪大用,于是提拔他到了京城,做了司隶校尉。

    正值京城的十个太监蛊惑灵帝,造成了很多祸乱,也有各地黄巾军起义。于是天下各处都在发生叛乱,百姓流离失所。

    何雍的妹妹是皇帝的妻子,皇帝一死,就让他们的儿子继位,是为哀帝。

    哀帝年幼,主要是由何将军主持朝堂。

    何将军何雍,原本是一个屠夫,因为自己妹妹貌美,有幸被选入了宫。后来被灵帝看上,贵为皇后。何雍这才被提拔做了将军。

    而灵帝去世,大权就归了何皇后以及何将军。何雍治理国家毫无经验,一直依赖曹权和袁表。

    袁表是何人?河北袁家,四代公卿。袁表就是袁家二公子,袁里是大公子。两人素来不合,因为袁表生的是高大威武,气宇轩昂,谈吐优雅,龙姿凤表,天生就是富贵相。

    而袁里作为大公子,理应作为家族老大而管理宗族。但他生的矮小瘦弱,多被袁表所轻视。而且他们的父亲更疼爱袁表,所以安排他去了京城,而将袁里留在河北。

    袁表,有人评论他是“凤毛鸡胆”,就是看着他威风八面,实际上毫无见识和谋略。

    而何将军也是比较肤浅,在曹权何袁表之间,他更愿意听从袁表的建议。

    袁表见局势不稳,就建议何将军从边疆调兵回京,亲闹作乱的十个太监。还建议调遣董强回京。

    曹权知道了后急忙建议何将军不可从边陲调董强回来。

    第一,从边疆调兵回京,祸乱会产生。

    第二,董强为人凶残暴戾不是什么好人。

    第三,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强如果不听调遣,并把持朝政该如何应对。

    这是曹权给何雍做的分析,另外,诛杀奸人只需要派出一队人就行了,何须动用军队。

    何雍没有听从曹权的建议,发出了调董强进京的命令。

    董强接到电报欣喜若狂,即刻发兵3万进京救驾。

    何雍甚至冷落,羞辱曹权,认为曹权是宦官的后代,在维护宦官。

    曹权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