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怂恿宋徽宗造自己的反 » 第四十五章 卢员外的到来

第四十五章 卢员外的到来

    这就是人的天性,面对唾手可得的东西从来不会主动放弃,不是吗。

    就这样,这次风波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沈宝财三人被抄家,诛三族,涉案官员们的罪行也被西厂公布了出来,这让原本的舆论瞬间倒向西厂,让梁师成在私下里得到了一个好名声。

    不过宋徽宗终究顾忌文人的力量太过强大,没有按照赵括建议的那样,只是除去涉案官员的功名,并没有涉及他们的直系亲属。

    另外赵佶也因为估计到粮食输入的问题,暂停售卖暹罗占城稻米的举动,暗中策划粮仓旧粮置换的政策。

    不过这一切都和赵括无关,之后的这段时间他在和不久前刚加入的“玉麒麟卢俊义”商讨军队战略建设的话题。

    据赵佶交代,“玉麒麟卢俊义”是赵佶钦定的未来兵部尚书,无论是智谋还是勇武都还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让他先跟赵括学习一下未来兵部所需要的职能。

    吃完午饭,喝了点茶水,赵括便开始了接下来的讲解。

    赵括对着“玉麒麟卢俊义”说道:“卢员外,我们以后要进行的作战方式将会和以前大大不同,同样,在战争上的准备也和以往相差甚远。”

    在火器未发展起来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走向除了参战的人数、战马和武器装备外,剩下的就是将领自己的个人发挥,当然要是不怕死的话,可以让后方的君主指挥前线的将领作战。

    其中拥有战马的骑兵在战争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供养一支优秀的骑兵部队,加上一个勇武的将领,可以在关键时刻扭转战争的整体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有名的军队,大多都是骑兵的缘故。

    但在火器时代,个人的作用被削弱到了极致,人数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大,更多看到的军队中的技术兵种,和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

    除了火烧和水灾这种无法避免的计策,冷兵器军队基本人为的攻击手段都可以被有效的防范住。

    “在我看来,未来的兵部应该称之为国防部。”赵括说道。

    卢俊义问道:“赵先生,国防部是何意啊?”

    赵括开口解释道:“国防部,是国家中央政府中负责掌管国防与军队事务的军事部门。是为了战争和军队规模扩大,适应动员和组织国家各方面的力量及统一领导、指挥各个军种的需要所形成的全新机构。”

    “除了履行兵部该有的功能外,部内一般还设有参谋、装备发展、后方勤务等机关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卢俊义注意参谋两个字,心想赵先生还是年轻啊,打仗怎么能像开国那样纸上谈兵呢,便委婉的提出异议。

    “赵先生,难道以后的战争要按照国防部参谋机关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准备吗,一般来说前线的情况时刻在变化,这么做是不是太过死板,会有些不妥啊。”

    赵括明白了卢俊义的意思,他脸上挂着微笑细细解释道。

    “卢员外,我所说的参谋机关或者说参谋部,不是和宋廷初期那样按照后方指示的图本,那样打仗的。”

    “参谋部更像是一种军队幕僚部门,靠的是所有将军的智慧。”

    “一场战斗,一般只会有一名主帅对吧。”

    卢俊义赞同的点了点头。

    赵括继续说道:“而一起上前线的副将,他们的能力大多不如主帅,这就会导致战争的走向主要依靠主帅的指挥,没有人能一直保持完美的状态,就像刘备,打了一辈子的仗,为了不让蜀地的水军遭受炎热的天气影响,居然让水军上岸,驻扎在阴凉的树林之下。”

    “这固然舒服了士兵,可也葬送了他们的性命。若是诸葛亮在他身边,定会全力阻止刘备的行动。”

    “那么,如果在开战之前,军方所有的高级将领包括那些因病和太老无法上战场的老将,在参谋部将这场战争进行攻防的模拟演练,互相扮演攻守双方,将所有的可能性方案都详细的分析出来,并作为备案在前线使用会怎么样呢?”

    剩下的话不用赵括继续说下,卢俊义自己就想到了结果。

    前线的将领所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战前所提供的预案,看着对方的出招照搬拆招就好。

    这样的话,即使是一名并不出色的将领,只要他的反应迅速,就可以轻易将战争的整体局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那么即使对方是诸葛孔明再世,也很难对这个将领的攻防做出太大的影响。

    因为对方实际所面对的不是这一个人,而是这个国家所有高级将领。

    毕竟一个人怎么强大,也很难比上一个国家军方所有人的智慧结晶。

    单单这一点,骄傲的卢俊义就对赵括有些服气了,这种远大的目光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想的出来的,心里也暗暗将对方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

    赵括可没想到对方的心理活动有那么丰富,他也没有对方想象的那么强大,这些都是后世天才们总结的精华,而他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搬运工罢了。

    在慢慢消化这段信息后,卢俊义举一反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赵先生,这个指挥部是不是可以再细分到更下一级别的军队,由他们安排相应的作战方案,来给更下面的这些将校来处理。”

    赵括欣慰地点了点头,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古人的智慧。

    “没错,下属作战军队同样可以设置类似参谋部的机构,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人才,组不起参谋部,但可以配备两到三名的作战参谋,负责给指挥作战的将领提供相应的预案。”

    就一场战争而言,古代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只是近代标准的火器部队,它的作战外因还没有完全从天时与地利中摆脱出来。

    因此,在抛去无法预测的天时外,剩下的地利就是决定作战方式的非常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