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怂恿宋徽宗造自己的反 » 第三十一章 狗屁的粮贱伤农

第三十一章 狗屁的粮贱伤农

    此时的赵括正在做什么呢。

    他正在给赵佶、章惇两人出主意,解决粮食便宜可能会造成的问题。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皇家船队带回来的粮食远比想象中的多,而且后续还有很多船队继续往回运粮,远远超过京城地区剩余粮仓的储藏能力。

    所以赵佶想做点好事,将多余的粮食以略高于成本价卖给百姓。

    这个价格实际上要比京城附近地区的粮价要少四分之一,十分惠民了。

    至于为什么要高于成本价,赵佶也是要从内库支出的,总不能让船队白跑一趟,什么都赚不到吧。

    担心会有些不妥,赵佶便和章惇串通一番,找了个借口将此事告诉了赵括。

    赵括一听,这是好事啊,没有反对。

    确实是好事,但是稻米数量有亿点点多,这可不能说出口,以免露馅。

    正当赵佶苦思冥想找办法之际,章惇想到了好的办法。

    “赵括啊,我们主要是考虑到以后我们执掌天下了,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大量卖便宜粮会不会导致粮贱伤农啊。”

    听到原因后,赵括想都没想,坚决的回答道:“狗屁的粮贱伤农!”

    想起自己和小媳妇卖掉辛辛苦苦种的新鲜稻米,去换价格更低也能吃饱的陈粮,他挥舞着双手,激动的喊道。

    “农民卖粮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然后买更便宜的粮食吃饱肚子!”

    “要是粮食的价格足够便宜,他们还回去考虑怎么填饱肚子吗?”

    “不会!他们会先买足够的粮食,保证自己的底线,然后去考虑怎么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的好一些,能每天有肉吃,有新衣穿,孩子能去上学。”

    说到这,赵括叹了口气,情绪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有饭吃,有衣穿,这就是我华夏的百姓,他们的愿望就是如此的淳朴简单,只要统治者满足了这两个要求,他们会为你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看看做到这一点的汉武帝吧,老了之后,迷信神仙,热衷封禅和郊祀,巡游各地,挥霍无度,并多次卖官鬻爵。”

    “但是哪怕他犯下的过错如此之大,放在别的王朝肯定要造成王朝覆灭。”

    “然而一道罪己诏一出,善良的大汉百姓还是原谅了他,就因为他曾经带给了百姓温饱的生活,人们期待他能重新英明下去,改变现在的困境。”

    赵括的话让赵佶和章惇两人悄悄低下了头,一名君王,一名宰相,他们两个该做的太少了。

    注意到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闷,赵括拍了拍手,重新吸引两人的注意力。

    “好啦好啦,是我太激动了,不过大量粮食的输入,确实会影响到农民的生计,更别说以后还有土豆地瓜这些高产作物的出现,反正我们早晚要面对这些问题。”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为他们寻找其他的赚钱途径,来消化大宋庞大的劳动力。”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各种各样的工厂。”

    “工厂?”*2

    两人非常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赵括笑着继续道:“我们来玩个问答游戏吧,这个游戏主要考察你们对于大宋主要行业的了解。”

    游戏的说法引起了两人的兴趣,他们想看看赵括在卖什么关子。

    “这个时代大宋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有哪些?”赵括问道。

    熟知政务的章惇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十分了解的,他率先说道。

    “我们出口商品主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漆器、纸张这些东西。”

    “那么一般会获得什么样的货物呢?”

    这个问题,赵佶比较清楚,因为海贸送进宫的东西,大多要标明来源地,他回答道。

    “与高丽贸易,大多以人参、药材为最多,其次是各种布匹、漆、铜器、虎皮等,与占城、三佛齐、大食等国,则是以香料和宝石为主,现在加上了稻米。”

    赵括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赚钱吗?”

    “当然赚钱,双方的东西也都深受各自有钱人家的喜爱,都能卖出一个好的价格,就是我们这边的商品比较稀缺,茶叶到还好,丝绸和好一点的瓷器数量有限,而且还很贵。”章惇说道。

    “所以这些商品的成本价也很贵,为了赚钱,才会加价到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多购买对吗?”

    章惇点了点头。

    赵括笑着说道:“尽管有钱人占据了大部分财富,但这个世界上有钱人还是少数,他们不可能花费太多的财产用于享乐,所以我们贸易的真正客户群体应该是那些一般家庭,他们的手里也是有不少闲钱的,当然大宋也是一样。”

    “如果有一种商品,即便宜数量又多,而且实用性和美观程度也不错,会不会占据市场的主流呢?”

    “肯定会!”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赵括终于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所说的替代品便是棉布。”

    “棉布?”两人心生疑惑,那是什么东西。

    赵括拍了一下脑袋,想到现在棉花不叫这个名字,立马解释道。

    “就是木绵织成的布。”

    木绵虽然干净轻便,在种植面积上,也仅此丝麻,属于第三大天然纤维作物。

    但产量有限,而且用它来织布可是很不简单的,单单去籽这一项就很费劲,只有穷人为了过冬,才会在衣服里装填含有棉籽的棉花,还不能装的太多,否则衣服还会太重。

    因此物以稀为贵,所以此时的棉布可是属于奢侈品的,比丝绸便宜一点有限啊,难道赵括解决的办法?

    赵括看出了章惇脸上的疑惑,笑着给出了解决办法。

    “我可以给出新的去籽工艺,传授新的纺织技术。”

    接下来赵括所给两人详细讲述和示范的东西,来源于一百多年后的黄母黄道婆所创造的一切。

    黄道婆不识字,不会作图,但她改进了单人棉花脱籽机,做出了搅车,这领先了美国人的轧棉机五百年,她还发明的脚踏式纺织机,将手工效率提高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