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怂恿宋徽宗造自己的反 » 第五章 造反吧,公明哥哥!

第五章 造反吧,公明哥哥!

    两天后,宋江(赵佶)准时出现在大牢内。

    在牢头离开后,赵佶假装激动的说道。

    “括弟,真的如你所言,辽朝天祚帝侮辱了女真酋长们,柴大官人的手下打听到,女真人们对此十分愤怒,宣称要复仇,却被完颜阿骨打压了下去。”

    赵括强行按压住内心激动的心情,问道。

    “公明哥哥,我再问一遍,你相信天意吗?”

    赵佶信誓旦旦的说道。

    “我相信,括弟。”

    赵括想到这片大地十几年后发生的惨剧,深深吸了一口,坚定的说道。

    “公明哥哥,上天告诉我,十几年后,现在的女真人将会彻底夺走淮河以北,并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虐杀我们汉人,而上面这群人不思进取,只想着偏安一方,根本不顾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死活。”

    “为了我们的女人不被异族肆意凌辱,为了我们的孩子挺直脊梁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一残酷的未来,重新恢复汉唐时期的荣光,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公正的待遇,每天吃饱三餐。”

    “所以,公明哥哥,你准备好了吗?”

    赵佶想到自己经历的那些惨状,握紧拳头,咬紧牙根,严肃的说道。

    “我准备好了,我必会重铸汉人荣光!”

    之后,赵括仔细询问了赵佶现在的所有财产和人脉信息,发现首要的钱和粮方面是面前最大的问题。

    钱可以按照水浒传中的方式,调查几个为富不仁的士绅家庭,进行抢劫和绑架,但是粮食这东西太难办了。

    百姓手里的粮食只勉强够自己吃,私人又不可能大规模买粮,而各地粮仓一旦遇到危险,就会引起地方官员高度紧张,这事关他们头顶上的帽子,肯定会派军队搜捕。

    另外,哪怕搞到粮食,也需要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储藏,这个地点还要在己方的控制范围之内,还必须足够大,能够储存至少够一万人食用一个月的粮食,符合这种标准的一般是一些较大的荒山,还有就是有权势人家自己庄园里的仓库。

    赵括想了一会儿,突然发现眼下正好有一个可以完美解决问题的人,柴进。

    “公明哥哥,能不能先把柴大官人拉进我们的队伍?”

    赵佶本来也在找理由,帮赵括完成粮食的问题,听到他的话后,这才反应过来。

    对呀,虚构的柴进可以解决目前的难题。

    “应该没问题,只要我将上天告诉括弟的天意转告给柴大官人,在他验证相信后,一定会加入我们的行列。”

    赵括点了点头。

    “那就没问题了。”

    为了更加取信于柴进,赵括还将水浒传中有关柴进的一些秘密以天意的由头告诉给了赵佶,让他进一步取信柴进。

    隔壁的赵佶脸色古怪,强行平复心情,表示知道了。

    在将柴进纳入到队伍中后,赵括发现前期的发展规划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时赵佶适时的提出了自己为赵括设想的问题。

    “括弟,粮食储藏地方解决了,但是柴大官人作为后周皇族后裔,在大宋之内大量买粮不是长久之策啊,一旦时间过长,哪怕进行上下打点,也肯定会引起部分人的注意,说不好要以此作为要挟,强夺柴大官人的部分家产。”

    赵括点了点头,说道。

    “公明哥哥,你说的没错,这不是长久之策,让我再好好想想。”

    粮食,粮食,哪里买粮不会引起注意,对了,海上丝绸之路!

    赵括感到十分庆幸,幸亏自己来到的是海贸十分发达而且不禁海的北宋,如果是在大明,出海,那相当于和整个大明世界作对。

    “公明哥哥,柴大官人有属于自己的海上船队吗?”

    赵佶眨了眨眼,心想水浒里柴进有没有船队我不知道,但是我有啊。

    于是立马扯起谎言说道。

    “有的,柴大官人,有一只规模可以的船队,要不然柴家也无法支撑他如此豪迈的作风。”

    赵括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

    “那就好办了,按照正常的海贸,用大宋的丝绸瓷器,去向占城和暹罗换取他们的稻米。”

    “大部分船只装载稻米,小部分运输香料,然后回国后,将三分之一的稻米按照粮价卖给百姓,另外三分之二隐藏起来。”

    “这样一来,既可以短期内收集到粮食,也能掩盖住大部分粮食的去向,说不定因为运卖粮食这种利润微薄但是造福百姓的事,柴大官人还会受到朝廷的口头嘉奖。”

    赵括轻笑一声,继续说道。

    “不过,买粮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在占城暹罗购买稻米时,让懂粮食的人,在当地寻找优秀粮种带回来,我们自己找地方种植,应该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海南岛、云南南部、雷州半岛、交趾南部等地区种植。”

    赵佶十分关心这个问题,不过这属于他的知识盲点,连忙问道。

    “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占城稻在大宋境内很多地方都有种植,产量也很好的。”

    赵括微笑的说道。

    “这些地区的气候属于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在气候环境上和占城暹罗相差不大。”

    说到这,赵括意识赵佶可能听不懂这些名词,简单说道。

    “就是,天气和占城暹罗差不多,所以也可以像它们那边一样,一年三熟,而不是苏湖地区的两熟,这样我们就不用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冒着风险买粮了。”

    “只需要在这些地区挑选最合适的地方,购买土地,自己种粮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赵佶将赵括所说的话记了下来,下定主意,待会从占城和暹罗送来的贡品稻米中挑选粮种,安排人去这些地区试验种植,看看能不能达到一年三熟,真要是如此,也可以给大宋提供不少粮食,提高抗灾能力。

    赵括不知道隔壁的赵佶此时在想什么,继续补充道。

    “海南岛、云南南部、雷州半岛、交趾南部这些地区可以排除,地方太远太偏,还很危险,先打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这些地方。”

    赵佶立马答应下来。

    “没问题,括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