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创世:我有一颗世界树 » 第二十六章 群道

第二十六章 群道

    很多时候,世人往往把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

    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习惯上有时也称道教为道家、黄老。严格来说,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

    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

    至于“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实体。顾名思义,“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道”,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

    蓝星历史上,不乏得道高人脍炙人口的传说逸事。

    早一点的有汉代张道陵,东汉葛洪,近一点有希夷真人,吕祖,林灵素以及张三丰。

    自太宗灭佛,尊武当为国教之后,佛门势力被大大打击,民间也多有崇道之风。

    清玄等人回归蓝星后,翻阅大量前人典籍,不管是《南华经》、《阴符经》还是《周易参同契》,虽不涉及灵气吐纳、运转之法,但在肉身修炼、道心打磨、心灵修持方面,还是给这些翻江倒海的紫府修士触类旁通,豁然开朗之感。

    这些先人虽受限与无灵环境,早已化为黄土,但是求道之心坚定,对自身的审视,道性的打磨都横贯古今。

    如是生在灵玄,个个都得是紫府,甚至突破紫府之上的境界也尚未可知。

    便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娱乐信息冲击感官,大顺深山老林也存在一批苦修之士,不练气而练心,不修灵而修真。

    这些求道之心坚定的道人无疑是一批宝贵的财富。

    仙道前路尚待开辟,这些有着灵气供应,日后保底练炁的真道之中,不知有多少惊才艳艳之辈,不知日后能开发出何等惊艳的修法。

    正所谓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瞎子以耳代目,所以听觉灵敏,聋子以目代耳,所以眼光锐利。

    蓝星无灵,故蓝星道人对于心性的修行探索也胜过灵玄修士一筹,取长补短,互有增益。

    清玄在回归现实后,便接联系现任道教协会的会长,武当掌门虞老真人,一番论道,便是清玄也受益匪浅,有拨云见月之感。

    道人不像曾经的僧人不事生产,都是在道观周围开垦田地,种植五谷、蔬菜。

    武当、楼观道、阁皂宗、全真道这四大门派各自从自家主脉、支脉、别传之中挑选优秀弟子、修道种子,入住清玄的洞玄灵真天。

    一边开拓灵田、种植灵草灵树,一边吞吐灵气,打磨肉身境界。

    在洞玄灵真天大型灵脉的充足供应下,三百余名大顺朝道教最精华的道人都已初步淬炼了皮肉。

    武当洪太安,楼观道钱希夷两名二十多岁的年轻道人一骑绝尘,皮肉大成,触摸到了筋骨境界,冠绝道门年轻一代。

    年已过百,原本时日无多的虞老真人被清玄以法力细细调理身体,清除五脏六腑积累的毒素,平日又有灵气滋润。

    如今仿佛焕发了第二春,面色红润,讲解经义的声音中气十足。

    “《阴符经》有言,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朵听到杂乱声音就会精力动摇,眼睛迷于浓艳色彩就会神光松弛,嘴巴不停多说就会内气散失,精、神、气一伤,就会心绪迷乱。”

    “但是,眼睛总是要看,耳朵就是要听的,口是一定要讲话的,它们不可能绝对静止,只在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人才能静观自然,心归淡泊。”

    “因此我等道人首讲修心养身,无欲理事而不为身心所累。”

    “我辈邀天之幸,有洞天福地供给修行,更要注重修心,不被强大的力量控制,不在修行道路上迷失,失了初心。”

    玉阶之上云气滚滚,被扩音法阵加持下的声音震得激荡不已。

    “弟子谨遵真人教诲。”

    羽衣星冠,华茂春松的洪太安与钱希夷行个道礼,结束了老真人今日的授课。

    讲话间,高空一道虹光自峰顶而来,清玄散去法力,飘然落地。

    将一个明黄储物袋递给最前方的钱希夷:“希夷,这是我仙盟丹部炼制的黄芽丹,总计五百瓶。”

    “这些时日大家开垦灵田多有耽误修行,等下你给大家分了吧。”

    黄芽丹,练炁修士服用的黄龙丹的下位平替丹药,主材的百年黄精、百年灵参辅以灵果炼制,对肺腑甚至血髓境界武者修炼都有裨益,在仙盟庶务堂兑换得五十贡献点一瓶。

    作为仙盟轮值委员,清玄大手一挥,给洞天中的每名道士都编入了仙盟,虽然是六级之中最低一等,不享受任何仙盟福利,但是凭借贡献点可以从庶务堂兑换灵物、修法。

    不过穿越者好歹可以凭借上缴官网奖励点兑换仙盟贡献,道人们种植的灵田才播种月余,没人任何产出,自然无法折算贡献。

    因此除了几名被委员会特邀给仙盟穿越者上课的真修有些积蓄,大部分道门道人腰间身份玉佩中都是空空如也,望着庶务堂兑换榜单上的种种灵物流口水。

    时至今日,钱希夷只吃过道门长辈们赐下的几颗培元丹,更高级的黄芽丹连丹香都未曾闻过。

    不过对于清玄来说,寻常丹药早已不放在眼里,贡献点?作为仙盟轮值委员,每年规定的俸禄就有一百万贡献点。

    “多谢清玄师叔祖,祝师叔祖仙福永享。”

    钱希夷接过储物袋,拜了再拜,下山朝着弟子们居舍而去。

    清玄现实年岁只高钱希夷几岁,不过在道门辈分极高,与虞真人同辈,平日里以师兄弟相称。

    “是个修道种子,若不是这孩子早有师承,贫道都想降至收入门墙了。”

    清玄看着龙行虎步的钱希夷,十分感慨。

    “师弟是个爱才的,道门有你,实乃我道门幸事啊。”

    虞真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踏着平稳的四方步迈出传道殿,奇道:“师弟怎么突然回来了,莫非是校事府那边......”

    “正是。”清玄点点头:“谈好了,校事府负责串联各大集团,一个月内在妙华宝圭天建筑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并将妙华宝圭天空闲的土地全部开发。”

    “仙盟付出的,一百万亩灵田,二十万仙城居住人口名额,以及几部微不足道的法门罢了”

    一百万亩灵田听起来多,实际上不到七百平方公里,换来世界最强国的倾力相助,一个月铸就一座城池,对于姜汋来说可以接受。

    若是在外界,姜汋或许还惧大顺朝廷三分,但是洞天之主身合洞天,举手投足有洞天之力加持。

    便是灵玄界紫府修士提着上品灵器而来都讨不到好,自然不惧大顺倾国之力下的种种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