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大朱红楼之宝钗传 » 32 岁寒三友

32 岁寒三友

    太子沉吟片刻道:“水县主这一首五绝,二十个字,字字都以水作偏旁,且无重字。大妹妹这一首,只有十四个字以水为偏旁,还有重字。照题目规则来说,自然是水县主技高一筹。可是大妹妹这一首情思细腻,更加朗朗上口。一句淡淡离人泪,更加打动我。要我说,都是第一。”

    大公主撅着嘴说:“太子哥哥也太会活稀泥了吧!若是你给朝廷点状元,难道也封两个状元不成?”

    太子笑道:“为朝廷选拔人才,标准又不一样了,得看这状元和榜眼将来要做什么,不能只看文采选人。就拿刚才这两首诗来说,若是给国子监选祭酒,我自然选第一首,格律好,立意好。若是给翰林院选掌院,我便选第二首,辞藻好,情思好。”

    大公主无奈道:“太子哥哥,我服了你!”

    薛宝钗:……太子殿下,不愧是皇上最心爱的儿子。

    论外在的相貌身材,三殿下和太子殿下不分伯仲。

    论内在的底蕴气度,三殿下差了太子殿下好大一截。

    水冰心一脸仰慕看着太子道:“果然高论。太子殿下雅好诗词,擅长书画。我们适才念了诗给太子殿下赏鉴,不知太子殿下可有佳句,也说给我们长长见识。”

    太子笑着出了个主意:“不如这样,大妹妹和水县主加上我,就在此地,一柱香的功夫,一人做一首诗。然后一起赏鉴,如何?穆县主同东平一样更喜武事,做个评判便好。”

    穆霜华水冰心都说好,大公主立即紧张地向薛宝钗靠拢,小心翼翼地问:“咱们在竹林,那是每人做一首咏竹诗吗?”

    太子看着竹林说:“我每次来这竹林都咏竹,若兰和紫英只怕听得都要吐了。我们既然有三人在此,便咏岁寒三友吧!我咏松,大妹妹咏竹,水县主咏梅,如何?”

    论身份,太子最尊贵。

    序年齿,太子最年长。

    这还用得着问么,自然是他说了算。

    薛宝钗傅秋芳夏金桂履行伴读职责,根据太子的指点去翠篁楼内,找到了文房四宝。

    拿到外头放在竹桌上,便开始铺纸磨墨。

    大公主咬着唇道:“既然咏竹,我要四处走一走,好好看看这竹子,方有诗兴。”

    薛宝钗刚要举步跟过去,太子看着大公主笑了:“大妹妹想要四处走走找诗兴,尽管自便。只是你的伴读需留在这竹桌边,为我伺候笔墨。”

    大公主顿时变了脸色,看着薛宝钗,眉头皱成了个八字。

    薛宝钗只能暗示主子:“公主还记得您在端午节做的绿豆糕诗谜吗?诗歌以咏志,我笔写我心。白居易作诗必求老妪能懂,浅显直白,雅俗共赏。不是只有格律工整、词句高雅、含意深远、曲高和寡才是好诗。”

    水冰心拍手叫道:“不想薛女夫子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一点儿也不女夫子的话!公主,你有这样的女夫子随侍在侧,耳濡目染,想必差不到哪里去。我已有了,秋芳,替我铺纸研墨,我先写出来抛砖引玉!”

    太子笑道:“水县主果然才思敏捷。我也有了,笔墨伺候。”

    太子之前留薛宝钗为他伺候笔墨,是防止她给大公主做枪手。

    此刻一发话,薛宝钗立即铺好纸,研好墨,恭恭敬敬将笔递了过去。

    傅秋芳也为水冰心做好了准备工作,跟着穆霜华的夏金桂恨得直咬牙。

    这般贴上太子殿下的好机会,却便宜了薛宝钗!

    只是这薛宝钗惯好装女夫子,这么好的机会也未必知道把握,真是糟蹋了!

    太子和水冰心饱蘸浓墨,刚提起笔,一阵微风徐来,吹动了宣纸。

    薛宝钗和傅秋芳见桌上没有镇纸,一起伸出手去,帮主子们将纸角按住。

    太子一眼瞥见薛宝钗按住纸的手腕上,笼着大公主赏她的红麝串。

    皓腕如雪,手串如血,红白相映,格外动人,不禁看得呆了一呆。

    水冰心伏案挥毫,傅秋芳伺候笔墨,大公主忙着构思,薛宝钗不敢抬头,都未留意。

    太子赶紧收回目光,收敛心神,将一首五绝写完,方从眼角打量了薛宝钗几眼。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

    以冰雪为肌,以秋水为神。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太子心道,此女倒是不俗。

    一时水冰心和太子都写完了,摆在一处,互相诵读起来。

    咏梅水冰心

    冷香俗兰麝,雅色胜黄金。

    不欲争春宠,独伴冰雪行。

    咏松洪玄德

    手植庭前松,不与百花同。

    懒争一季艳,四时皆葱茏。

    大公主自觉脑子都便秘了,不耐烦地说:“你们一个懒争一季艳,一个不欲争春宠,这是什么,夫唱妇随么!”

    水冰心面红过耳地叫道:“公主慎言!”

    大公主吐吐舌头不说话了,太子笑道:“水县主,大妹妹只是在拖延时间,你勿上当。明珠,再做不出咏竹诗来,就要受罚了!”

    薛宝钗站在太子身后,对着大公主比划了几下。

    大公主如捞到救命稻草一般,揣测片刻,挥毫而就。

    咏竹洪明珠

    竹笋肥且厚,最宜五花肉。

    好菜配好酒,长日乐悠悠。

    写完之后,大公主得意大叫:“我心里怎么想,诗就怎么写!太子哥哥,好不好我不管,横竖交差了!”

    薛宝钗不动声色漂移走位,从太子背后转到了大公主身边。

    太子瞥了薛宝钗一眼,笑着对大公主说:“稚子口角,天真直白,果然好诗!”

    大公主又道:“冰心,我知道我的诗没有你们做的好,可是我这个人向来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作诗也是如此。太子哥哥不舍得说我,冰心你想笑我就笑好了。”

    水冰心笑道:“诗歌可咏志,可传情,可叙事,可娱人。李商隐诗,隐晦迷离,难于索解。白居易诗,老妪能懂,浅显直白。格律工整词句高雅立意深远的阳春白雪固然好,雅俗共赏平易近人令人解颐的下里巴人也不错。我觉得太子殿下品评得很是,大公主的咏竹虽是稚子口角,却并未错韵,直抒胸臆,天真快活,确是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