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大朱红楼之宝钗传 » 4 后宫编制

4 后宫编制

    大朱权力金字塔,洪氏皇家盘踞塔尖。

    塔尖下头,是开国四王八公五侯。

    五侯者,保龄侯史家,平原侯蒋家,定城侯谢家,襄阳侯戚家,景田侯裘家。

    贾家老祖宗贾母和薛宝钗迷妹史湘云,就出自保龄侯史家。

    八公者,宁国公贾家,荣国公贾家,镇国公牛家,治国公马家,理国公柳家,齐国公陈家,修国公侯家,缮国公石家。

    马太后出自治国公马家,牛婕妤出自镇国公牛家。

    只不过镇国公牛家和理国公柳家,都已经被夺爵抄家。

    三公主最不受宠,就是被生母母族连累。

    四王者,东南西北,金木水火。

    东平郡王穆家,出了文德皇后穆静嘉。

    南安郡王霍家,出了现任皇后霍彤管。

    西宁郡王金家,出了前任太后金鸾。

    北静郡王水家,出了贤妃水之湄。

    穆静嘉霍彤管水之湄三人同年,号称京城三姐妹,是最要好的闺蜜。

    穆静嘉与今上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今上的原配太子妃,一生的白月光,心口的朱砂痣。

    可惜红颜薄命,生下太子洪玄德便血崩而亡。

    今上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封穆静嘉为文德皇后。

    今上的偶像是唐太宗,文德皇后正是唐太宗给长孙皇后的谥号。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候选闺秀的耐心和体力也在流逝。

    薛宝钗依然笔直站着,低眉垂首,不和任何人进行眼光接触。

    她能感觉到,有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

    没办法,天生丽质难自弃。

    薛宝钗懒得理会他人眼光,想着自己的心事。

    皇家女学一共八名宗室女弟子,三位公主之外,还有一位郡主和四位县主。

    今上堂弟忠顺亲王嫡女,郡主洪琥珀,年十六。

    北静郡王水溶嫡妹,县主水冰心,年十五。

    东平郡王穆雷嫡妹,县主穆霜华,年十四。

    南安郡王霍景庶女,县主霍桐,年二十。

    西宁郡王金日侄女,县主金翡翠,年二十。

    现任北静东平两位郡王是第四代,所以是妹妹上学。

    现任南安西宁两位郡王是第三代,所以是女儿侄女上学。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贾家薛家到了第四代,都是江河日下。

    外表花团锦簇,内里千疮百孔。

    家族后继无人,眼看时运无多。

    男子只知享乐,女儿空叹命薄。

    爹爹英年早逝,妈妈寡妇软弱。

    哥哥浪荡纨绔,堂弟堂妹年幼。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

    选好了,不后悔!

    辰正早上七点,有太监从殿内出来,引着第一排四人进去被选看。

    其余的,仍站在殿外等候。

    没有椅子能够坐一坐,也没有纸伞能遮一遮。

    甚至不能变换个姿势,蹲下歇一歇。

    薛宝钗是天生的冷白皮不怕晒,其余的姑娘们未必如此好彩。

    有些姑娘的妆太重,太阳一晒一出汗就花了,又不能补妆。

    薛宝钗反正没化妆,不存在这个问题。

    站得实在无聊,又在心里背起了大朱后宫编制。

    大朱后宫,八个等级。

    皇后,超品一人,母仪天下。

    贵淑贤德,正一品四妃,各一人。

    丽婉荣华,正二品四妃,各一人。

    温良和顺,正三品四嫔,各一人。

    贵人,正四品,共四人。

    美人,正五品,共五人。

    婕妤,正六品,共六人。

    采女,正七品,共七人。

    大朱女官,设有六局二司。

    尚宫局掌管文书收发,各宫钥匙。

    尚仪局掌管礼仪起居,图书档案。

    尙服局掌管服饰印信,符节沐浴。

    尚食局掌管食品药品,筵席御膳。

    尚寝局掌管皇帝就寝,车轿园林。

    尚功局掌管针线珠宝,会计统计。

    宫正司掌管纠察宫闱,处罚宫人。

    教坊司掌管歌舞娱乐,女乐倡优。

    六局首席女官,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

    宫正司首席女官称宫正,教坊司首席女官称司正,皆为正五品。

    六尚宫正司正之下有二十四女典,正六品。

    女典之下有二十四女史,正七品。

    女史之下有正八品才人,正九品赞善,人员无定数。

    此次选上的伴读,就会被封为才人或赞善。

    女官是管理人员,后妃是大小老婆。

    女官如果被皇帝看上,也能转为妃嫔。

    后宫除了后妃女官,还有侍卫太医宫女太监,都是服务人员。

    大朱后妃女官选自五品及以上官宦之家,入选年龄是十四到十八岁。

    大朱宫女不限出身,入选年龄是八到十四岁。

    品级从无品到五品不等,由后宫之主太后和皇后确定。

    五十以上称妈妈,三十到五十称姑姑,三十以下称姑娘,简单好记。

    太监和宫女类似,无品到五品。

    五十以上称老公公,三十到五十称公公,三十以下称小公公,比宫女还要简单好记。

    薛家虽是皇商却无品级,薛宝钗没资格选女官,只能选宫女。

    只是这次皇家女学选伴读并非常规选秀,今上放宽了条件,薛宝钗才有了机会。

    良家女子出身的女官宫女,年满二十五,可以上书请求归父母听婚嫁。

    不愿去者,除非犯了过错被驱逐出宫,一直当差老死宫中亦可。

    如果是罪臣抄家罚入后宫的,除非皇家特赦,否则一辈子都出不去。

    薛宝钗突然想到,大姐姐贾元春入宫已有八年,今年恰好二十四。

    明年她便到了出宫的年纪,也不知道她会留宫还是回家。

    不知不觉,轮到了包括薛宝钗在内的最后四个人。

    站了这许久,大家腿都有些僵。

    随着小太监进殿还必须走得仪态万方,诚然有点难为人。

    薛宝钗暗自庆幸,极简主义就是好啊!

    她腰间只系了宫绦,再累也还是走得悄无声息。

    其他三位就不同了,环佩叮咚,响个没完。

    哪怕站定了,腿抖两抖也能听到动静。

    上首一人缓缓道:“难为这些娇滴滴的女儿家了,站了大半个时辰,腿想必是酸了。”

    语气柔和端庄,薛宝钗盲猜是霍皇后霍彤管。

    一人娇笑道:“皇后娘娘就是心慈。咱们一把年纪了,各种庆典还不是都得站,却也不敢失了规距。”

    语气有点骄纵,薛宝钗盲猜是色冠后宫的吴贵妃吴九韶。

    一人附和道:“皇后娘娘向来宽宏,是咱们的福气。贵妃姐姐保养颇佳,三十六看着像十八!”

    语气有点蔫坏,听着是奉承吴贵妃却点明你已经三十六,薛宝钗不敢猜是谁。

    一人朗声道:“汉家女儿娇弱,不及我们蒙古女儿强壮。”

    这个嘛,应该是去年今上登基后蒙古送来的美女,德妃博尔济吉特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