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诀永道 » 第21章 贼军

第21章 贼军

    赤国皇城之内。

    内城之中,一处雕梁画栋的宫室内,一名年轻将军此刻正寻欢作乐,逗得那几名夫人花枝乱颤、意乱情迷。

    “报!”

    门外一兵士忽得喊道。

    年轻将军一脸不悦,高声道:“何事?”

    “报将军,李将军要找的美人,我们找到了!”

    年轻将军这才把头抬起来,几名夫人顿时娇声埋怨不迭,他却没有理会,从容穿好衣服,一把推开妇人们,走了出来,面色欣喜:

    “果真如此?与那画上之人一般无二?”

    那兵士大声道:“据……据下面的人讲,简直比画上的美人还要美……”面色欣喜,显然为领了大功兴奋不已。

    年轻将军听言,却是面色一沉,一抬手,重重打在他脸上:

    “混账东西,本公子见过的美人不知一万也有几千,让你们按照画像来找,有这么困难?

    “偏偏还编出什么比画像还美。我要的是一模一样,明白吗?

    “一群废物东西,浪费时间。”

    年轻将军厌恶地看了他一眼,方才淡淡问道:“那女子现在何处?”

    兵士吃了一巴掌,脸上都红肿起来,却不敢有丝毫怨言,道:“在将军指定的那翠香楼中,被守城的几个兄弟看护起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个道士,连那女子一起,好像是师兄妹。”

    年轻将军闻言,这才有了些兴趣,双目之中闪过一丝兴奋光芒:

    “原来还是个小道姑?如果果真不是老大要的那人,那么本将军自己收入房里,倒也未尝不可。”

    这才慢悠悠瞥了兵士一眼:“叫那翠香楼的王婆把人带来了见我。”

    说罢转身进屋,不到片刻,屋内春声再起。

    ……

    姜凡出了酒楼,瞥了那两个兵士一眼,看见他们懒洋洋看了自己一眼没再理会,心下有些明白过来。

    看来这兵士们,所要监视的并非是自己,而多半是燕玉儿。

    不过凡夫俗子,能对他这个已经脱胎换骨、炼气有成的仙人来说,构不成丝毫威胁。

    当务之急,是要打听打听赤国情况,找到燕玉儿的父母,帮她把心魔凡瘴祛除。

    同时……姜凡眼神闪烁一下,心中暗道:“此番出行,师父定然会勃然大怒,就是不知会如何惩戒……”

    出了门来,来到街上,只见人烟稀少,房屋散乱,尽管已经整顿了不少时日,仍有许多残垣破壁、流浪索居者。

    街上做生意的老百姓不多,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些烟火气。然而最过显眼的,还是那些时不时出现的、带着横刀利剑的、趾高气扬的戎装军士了,流民们避之犹恐不及,为这萧瑟的街道景象平添一分肃杀之气。

    “乱世啊,乱世。”姜凡感叹道。

    再走几步,只见一处小桥下,河流已经干涸,几个乞丐蜷缩在此地,身上的衣物也不知穿了多久,满是尘土秽物,皆是皮包瘦骨、满脸土色。

    其中却有一人,虽然年事已高,却是脸蛋细腻、手脚柔嫩,身下垫着一层干草,正闭眼蜷缩休息;身上也干净些,不与其他几人滚在一处,姜凡顿时打起了兴趣。

    “老丈,劳问?”

    姜凡走至那老人身前,抱了个拳道。

    那老者转过身来,懒慢地看了他一眼,双眼之中一片灰蒙,已有死志。

    “小道士?”老者眼前一亮,似是被姜凡不俗的外表所惊,随即光芒很快消散,厌烦道:“你个小道士,贼军进城的时候不来参战,如今乱军得势,天下太平了,倒是露面了,消息倒是蛮灵通的。哼,看来平民百姓,果然不如山林老道来的自在。”

    这老道出言讽刺,显然是看不起这些乱世避战、独善其身的修士。

    姜凡没来由吃他一激,却不生气,嘻嘻笑道:“老丈高见,山林野人再如何,倒也确实比乱世黎庶过得自在些。”

    老者摆了摆手:“你这小道,别来胡闹!”说着转过身去,便要再度入睡。

    姜凡急忙阻止,拱手道:“敢问老丈此处地面如何?小道我一路奔波而来,要往西边佛陀圣国而去,但是不知此间境况如何,劳烦请问。”

    老者听了,这才转过身,干草席上撑起半边身子来,有些惊讶地打量了姜凡几眼:“你这小道,看不出来,竟然还有此等志气?那佛陀圣国可远在万里之外,没想到你生得白净,不料竟有如此抱负。”

    “是啊,修道、修佛乃是相通,小道我路经此地,见兵多民乱,恐怕自身难保,还请老丈解惑则个。”

    姜凡笑吟吟道,目光却是清澈坚定。

    “罢了,罢了!”

    老者环顾左右,确认并无兵士往来,这才轻声道:

    “小道士,你可不要胡乱跟别人说起,我告诉你啊,这赤国之内战乱方歇,有三不好惹。

    “第一不好惹,便是带刀的,这个自不必讲。

    “第二不好惹,便是那些个流民亡命徒,若是与他拼起来,不但连家业都给他败坏了,就是性命都不一定保得全。老汉我看你面善,这才嘱咐你,你看我如今破落,也是当初那贼军进城之时,那些个街上流民王八蛋,早馋我门面,趁机抢了去!”

    老者说着,抹了抹眼睛,又道:

    “这第三不好惹,便是当地酒楼里、红楼里那些卖酒赔笑的。”

    姜凡听着,眉头一挑:“老丈是说那些个卖身与人的歌舞女流?”

    “正是。”

    “这是何解?”

    提及心酸处,老者眼睛有些红,声音呜咽道:“小道长不知,我原本家境虽不富贵,好歹日夜经营布匹、贩卖丝织,也是一份产业。

    “定西王进城,原以为是个仁义之师,哪知道却是放肆任士,洗劫五日。街上那些平日里便馋我家业的流氓乱民,趁乱一哄而上,把我偌大个门面洗劫了个干干净净。我内人不堪其重,悬梁而亡;后来,饿得实在没奈何,只得将小女卖与翠香楼主事的,那好歹也是个活路。

    “那翠香楼原本定的是十两银子,后来那李将军见了,径直将小女定了,养在那翠香楼里,原定给我的十两银子也只得了一两,小老儿争执不过,被他们赶将出来。”说着,老者把手上袖子一捞,露出斑斑血痕来,触目惊心。

    “看看这两日银两花完,我拼搏半生,一番家业,此刻妻死子散,还有什么奔头!不如一死了之罢。

    “那红楼女子,若是老汉我年当力壮,定然要跟那贼叛军打个你死我活;只可惜如今……唉!”

    原本老丈只是打算提点提点这小道士,却不知为何,越说越苦,把诸多伤心事都倾诉出来,此刻越发觉得肝肠寸断、心痛难忍。

    姜凡看着老者,心中有些不忍,问道:“老丈你是说……那些个青楼女子,老鸨龟公,都是背后有贼军撑腰不成?”

    旁边的几个人略微听见些只言片语的,都已经早早避了开去,看两人的目光如同看死人一样,根本不敢上前。

    有一两个贼眉鼠眼的,不怀好意跑开了去,显然是要去告官了,姜凡看在眼里,没有言语。

    老者恨声道:“除了那伙入城贼军,还有谁人来?往年皇帝纵然不是什么英明之辈,好歹也有我一口饭吃;这定西王进城之后,全城做些买卖的,死的死逃的逃,你说说,小道士,这还有什么奔头!”

    姜凡笑道:“老丈豪情!也不怕贼军把你拿了去吗?”

    “怕什么?老小儿我家破人亡,都是败这伙贼军所赐;要不是你问起这两句,我即刻就要寻死去的。你这小道来了也好,也算有个人听我唠叨唠叨。再见了,小道士,下辈子若有机会,别再来赤城受罪呦!”说罢就要离开。

    姜凡一把拉住老者道:“老丈,我也是个有些本事的,不如你跟我来,去那翠香楼看看,说不定也救得你家小女出来,一番机缘、两条性命,你来不来?”

    这老头子家破人亡、妻死子散,端得可怜异常。

    若是能把那女儿救出来,把那银两讨还给这老头子,也算是一大善事,活生生的两条人命,姜凡还是有些上心的。

    毕竟对他而言,这些只是举手之劳。

    同时,还能借机牵上定西王李家的线,打听打听燕氏父母的消息,一举两得。

    老者本已要转身离去,闻得这话,眼神狐疑地在姜凡身上打转:“小道士,不是老丈我看轻你,那翠香楼可不是等闲之地,入城贼军可不是好惹的,有那一家子姓李的做后台,就算你这小白脸有些本事,我又怎能白白害了你性命?”

    姜凡一笑,并未言语,径自抬起右腿:

    “老丈看好了。”

    随便找了一块坚硬岩石,口中轻喝一声“哈”,运起灵气,右脚便往那石头上重重一踏,啪的一声,石头碎裂而开。

    老者见了,面露惊诧神色,瞠目结舌:“看不出来,你这小身子板竟然还有这般武艺!”随即目中终于流露出一丝光芒,犹豫一会,又叹了口气道:

    “小道长,你既有如此本事,我却不能瞒你。定西王军中,那姓李名平安的魔头,听说可是万人之敌,一路势如破竹,连杀前朝官军、并两路联军,可是威名赫赫,你可不能为了老丈白白送了性命。我看哪,这事还是算了吧。”

    姜凡笑了,道:

    “学得文武艺,若不能因循内心所为,与那蝇狗、蛇鼠之辈又有何两样?老丈放心,小道我自有分寸。”

    这老者若是仍有死志,那便是已经被吓破了胆,姜凡自不会去管他,毕竟战乱时节,这种人口买卖、屠城劫掠之事,再多不过,若是要管,一万个姜凡也是管不过来的。

    所作所为,顺心罢了。

    “走吧,老丈。”姜凡笑道,一挥手,正要转身离去时,忽得停下了脚步。

    只见前方几名兵士匆匆赶来,带起一阵黄尘纷飞,停到二人身前,满脸横肉,凶神恶煞般道:

    “就是你们两个口出狂言、自寻死路?好啊,原来还是个小道士!”

    兵士们身边站着两个乞丐,正是两个姜凡方才还见过的、躺在地上的人,此刻看着他们二人,露出饥渴的光芒:“就是他们,刚才我们亲耳听见的,这两个一口一个姓李的,辱骂我们新朝!”

    他们的眼中露出饿狼般凶光,也不知告这一状能给他们多少粮食。

    姜凡心中叹了口气。

    面对穷途末路,有的人仍保持着内心的良善,不愿为了自家之事牵连他人;有的人却把任何一丝活下去的希望紧紧抓住,不管是否会陷他人于危难之中。

    无关对错,只是选择罢了。

    兵士们听了,越发凶狠,噌的一声拔出刀来:“拿下!”

    老者见了,吓得面色如土,手脚顿时软了,跌倒在枯草席上。

    “老丈,看好了,小道我有没有本事保得你们周全。”姜凡回头笑道,随即赤手空拳,大踏步朝着那几名横冲直撞而来的兵士走去。

    “啊呦,小道长……”老丈紧紧捂住了双眼,不敢再看,身子已经瘫软在地,瑟瑟发抖不止。

    耳边却传来几声粗犷的痛呼,随即是几道沉闷的重物倒地之声。

    继而只听见几声仓皇的喊叫,是那两名乞丐的呼喊:

    “不好了,道士杀人了,道士杀……杀人了!”

    忽得再没有了声音。

    老者急忙睁开眼,却看见一道挺拔的身影,随意地拍了拍手,面皮白净,脸上带着干净的微笑,冲着自己笑道:

    “如何,老丈?”

    那小道士脚下,七零八落躺着几道身影,竟然是方才那些趾高气扬的兵士、狗仗人势的乞丐们,胸膛微微起伏,显然只是昏迷过去了。

    附近有人家的,早已在兵士来时,就把门户闭了。

    远处有些人远远看见,也是早就躲了开去。

    老者不可置信般揉了揉眼睛,随即沉吟一会,终于咬了咬牙,眼中射出火焰般光芒:

    “好,总是比这窝囊一辈子好过!”

    姜凡笑嘻嘻一拍手:“那便好了,老丈高姓?小道我脚力快,你可得跟紧些。”

    “不敢,姓赵。小道士,要死老汉我也陪你一起死了,不杀他三两个贼军,老汉我心里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