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激荡四十年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道

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道

    当初通过徐建军给的名额,进厂子那一批人。

    就比如徐家兄弟俩,其实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底谁才是自己靠山。

    徐吉祥一开始以为是自己二叔徐家兴的关系,结果问了一圈,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过年的时候还旁敲侧击的问了问,结果一头雾水。

    这里的头头好像没有认识二叔的,问其他的,也没人知道,总之他们在这里也没有受过别人欺负,待遇上还算照顾的。

    实在没有头绪,他们也就放弃追根究底了。

    这方面不得不夸赞一下陈自正保密功夫做得到位,当初没有白提那么一嘴。

    就算是这次大舅家找过来,徐建军也是借口找别人帮忙问。

    什么事儿都大包大揽,甚至轻易许诺,往往是出力不讨好。

    人情世故就是如此,别人求到你这儿,容易的你也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费尽周折才终于把事办成,那样别人才会感激不尽。

    但你一个电话就把事情解决了,逼你是装到了,但人家哪里会真的承你的情。只有是又是送礼又是装孙子,好不容易才求到这个名额,那样才显得诚意十足。

    这方面的学问,如果没有仔细揣摩,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踏入门槛。

    说实在的,生发剂厂子,徐建军也就一开始出出主意,后来就来回跑,自己的事儿都忙的团团转,那些无关紧要的根本无暇顾及。

    这次准备塞人,才从陈自正这里大致了解一下。

    厂子里竟然设了个销售科,完全就是画蛇添足,浪费资源嘛。

    因为徐建军从一开始给定的价格就足够高,他享有独家经销权的小日子,目前是101生发酊唯一的销路。

    国内想销售,一般人也买不起啊。

    何况就现在的形势,光是小日子的订单,就接到手软,三番五次的加人扩产能,你把产品往哪里销。

    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往国内每卖出去一件,国外自然就少发一件,那就少赚那一件的外汇。

    就算是厂长武学义答应,陈自正也不答应啊,蚊子腿那也是肉啊,国内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外汇这玩意儿,有些设备,或者新技术,没有外汇那些外国佬们根本不买账。

    厂子能有现在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是什么,还不是能为国家增加那少的可怜的外汇储备嘛。

    这种形式下,你们搞什么内销,完全就是乱弹琴。

    “老陈啊,我很想知道,你们这个所谓的销售科,他们平时都干点啥,有什么具体的任务没有?”

    “能有什么任务,就算他们完成任务了,那也没办法交付啊,现在的订单,让厂里这些人忙的,上下班走路,脚底板都快摩冒烟了。”

    “那你们设置这个科室意欲何为啊?”

    “你以为我没有反对过啊?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厂子效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谁都知道这里待遇福利会越来越好,我也没办法堵住所有伸手的渠道啊,刚好有销售科这个编制,就用起来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我也要塞人了啊,别可别想着堵我。”

    “你塞人,只要人不多,问题不大,我给你兜住。”

    “多什么,就一个人,我娘实在是推脱不掉,我只有为母分忧了,不过咱事先声明,我可不是把人塞进来吃干饭的,像销售科这种舒坦的位置,还是留给那些公子小姐们吧,必须安排到生产一线,如果适应不了,烧锅炉还是食堂打杂,随便你们怎么安排都行。”

    见徐建军说的认真,不像是客气话,陈自正也就答应了。

    “这次去小日子,那边的销售情况摸底了没,这个行情能持续多久啊?厂子的工人虽然拿奖金拿的都挺高兴,但这样长期两班倒,那也容易累垮人的。”

    好像每次徐建军回来,老陈都跟祥林嫂一样,要给个准话,但是每次徐建军说完,他又不敢完全相信,这矛盾的人啊。

    “现在东京的卖场,现有的资源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后期就基本上稳定住这个销量,不过还有京都外的市场等着开发呢,所以说你们加产线上人,完全不用有思想负担,只管搞就是了。”

    “我这不是要为厂子那么多人的吃饭负责嘛,谨慎点是应该的,你要理解我嘛。”

    “我懒得理解你,让老赵开发新品,这事儿忙乎的怎么样了?”

    “最近老赵睡觉都在厂里,他家人虽然搬过来了,不过我看他回去的时间也不多,实在是太忙了,这个不是卖的挺好的嘛,要我说等这个实在卖不出去了,再说新品的事儿最好。”

    “我骂你可别怪我啊,鼠目寸光说的就是你这种心态,不趁着火爆的时候赶紧横向发展,等这个单品过了爆发期,卖不动了,那时候你才想起来更新换代,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也不用舍近求远,光是这同样的配方,就可以衍生出防秃,治秃,护理头皮等多个系列,只要稍微改动一下配方比例,对于赵光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哎,论到战略眼光,我们这帮土豹子,当然没法跟你相提并论了,那好,我让武学义全力支持老赵搞研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肯定把这事儿给做成了。”

    科技上跟人家不在一个世纪,工业能力也暂时没法比,好不容易整出一个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要是不充分开发,狠狠的薅一波羊毛,都有点对不起人。

    因为小日子在割华夏韭菜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不地道,买他们的机器设备,附带一大堆其他配件,甚至过分到卫生间都要按照他们的标准建。

    买过来之后,机器出现问题,请他们工程师上一次门,那维护费用更是上了天。

    国内的企业没少被他们换着花样坑,那套路,你想都想不到。

    甚至有些他们明明知道有瑕疵的东西,就敢明目张胆的出口到国内,到时候维修上花的冤枉钱,他们还能赖到你头上。

    国内也就是吃亏在技术落后,很多东西都是人家说了算,在国际上根本没有话语权,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徐建军在金融市场上这么早布局,就是准备到广场协定的时候,有足够的弹药去血拼,狠狠收割一下小日子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们。

    就当是帮国内这些受气的企业出口恶气,不过收益嘛,还是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