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倚青天笛倚楼 » 第十四章:修行生活

第十四章:修行生活

    陌风静静聆听完风研父亲与师父的故事后,声音温柔而坚定地安抚道:

    “师姐,你父亲的一生正直无比,堪称侠之大者,纵使英年早逝,我相信,那些曾被他仗义相助的人们会永远铭记他的恩德。”

    “至于你的师父,虽然至今音讯全无,但我坚信,凭借他的非凡才能,他终将会圆满飞升的,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佳音传来。”

    风研的话语带着哽咽,沉重地说道,

    “我有时候真的很自责,无力帮助父亲和师父,反而自己成了他们的负担。如果不是父亲担心我,他也不会落入敌人的阴谋而命丧黄泉;如果师父没有我这个牵挂,他或许早已翱翔九天之上了。”

    陌风轻轻一笑,摇摇头,

    语气里透出一丝哲理,

    “师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对你父亲而言,有你这样的女儿是他最大的幸福,他虽然离世,但知道你安好,他的灵魂也会得到慰藉。至于你师父,你是他的幸运之星,念碎吟,石开才是一个碎字,若不是牵挂你,恐怕他也不会创出如此神通。”

    风研听完陌风的话,

    整个人似乎从一片迷雾中走了出来,

    眼前一亮,

    原来一切并非如她所想。

    陌风继续温柔地说道:“师姐,你应该每天都笑容满面,那样他们才能真正安心。我相信,只要你专心修炼,达到一定的境界,终有一日,你能与师父并肩与求仙问道之路上的。”

    风研轻轻一笑,突然步前一跨,环住了陌风的腰:“陌师弟,谢谢你的开导。从今天起,我会加倍努力修炼,你也要一起加油。”

    陌风略显窘迫,却也温柔地拍了拍风研的胳膊,

    两人在这片刻的交流中,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步伐。

    从此,陌风和风研都跻身于刻苦修炼的行列。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

    自从沐阡婉一尝陌风的手艺后,

    便坚决让他主理自己的饮食。

    作为书脉长老的她,

    因职责缠身,长居此地,

    本地的美食早已让她吃到有些腻味。

    幸运的是,陌风的厨艺如同一股清新的旋风,

    让她的味蕾重新焕发活力,

    否则她或许真的会一走了之。

    陌风的厨艺不仅留住了美食,

    更间接留住了他敬爱的师父。

    陌风每天都要巧思妙想,变换无穷,

    精心为师父烹制各种令人垂涎三尺的佳肴。

    虽说辛苦,但他乐此不疲,

    毕竟,烹饪早已融入他的生活。

    特别是沐阡婉还曾花费数日,亲赴天机堂,

    为他定制了一件珍贵的礼物,让他心中充满喜悦。

    最初,他将那支竹笛视为珍宝,

    但当得知师父给笛子起名为“妃汐”时,

    他却觉得这名字有些不对劲。

    “师父,这竹笛做工确实精细,但为何要取名为‘妃汐’?这名字听起来太过女性化了。”

    陌风皱着眉头,语气透露出一丝不满。

    沐阡婉放下手中的书卷,

    淡淡一笑,眼神平静却透着一丝调侃:

    “妃汐,因为这笛子用的是上古稀世之竹——妃汐竹制成。这种竹子如今世上罕见,只留下这一小节,专为你打造。”

    陌风闻言,点了点头,

    似乎对师父的解释有所接受,但内心仍旧有些不甘:

    “但师父,这名字……”

    沐阡婉走到他身边,手指轻抚那根竹笛,语气温和却坚定:

    “陌风,你不知道,这竹笛是天机堂的顶尖匠人亲手打造的。他倾注了数天的时间,只为制作出完美的灵器。名字,不过是外表而已,真正的是你如何去使用它。”

    陌风沉默片刻,终于轻叹一声:“我明白了,师父。我会珍惜并妥善使用它的,不辜负您和天机堂大师的苦心。”

    沐阡婉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满意的光芒:“很好。记住,灵器如人,名字只是第一印象,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力量和如何与之相融。”

    陌风心中虽对名字依旧有些许不满,

    但对这份珍贵的礼物感激涕零。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师父对他期望和宠爱的象征。

    他于是欣然接受了“妃汐”这个名字。

    在繁忙的日常中,

    陌风除了烹饪和修炼,

    还要学习音律,

    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和乐趣。

    但是他在音律上的确无甚天赋,

    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始终徘徊在最基础的五音练习中,

    沐阡婉为他精心定制的妃汐笛似乎都显得有些浪费。

    然而,尽管每次风研都忍不住在一旁偷笑,

    齐瑾玟对他的学习进度却从未表现出不耐,

    总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指导。

    然而在修行的道路上,

    陌风却如同脱缰的野马,

    一日千里。

    经历了一次生死险境,

    并聆听了风研师父的传奇故事后,

    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正如风研之父所言:

    “既然生为人,何不修人道?何必抛弃情感,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天道?哪怕成功,也不过是永恒的孤独。”

    陌风从小就沐浴在父母和邻里的关爱之中,

    他发现自己难以做到绝情弃爱。

    尽管师父期望他能成仙,

    他却决定独自一人探索人道。

    他每天勤加练习沐阡婉教他的楷书笔法,

    但有次突然发现他运用风清辞教他的方法,

    虽然描绘出的字体如鬼画符一般,

    但这种独特的方式让他更加容易与内天地之气相融合

    操控更加的得心应手。

    因此他对风清辞的身份愈发充满好奇,

    他不相信一个落魄的乞讨之人,

    竟会如此高明的修行方法,

    这一方法甚至是远远超过了沐阡婉交给他的。

    这非常不寻常。

    在陌风全身心投入修行的同时,

    沐阡婉时不时地检测他的修为进展。

    每次测试,陌风总是率先发动攻击,

    而沐阡婉则轻松应对,

    常常一招定胜负。

    表面看似轻松,

    但沐阡婉心里清楚,

    自己每次都必须大幅提升实力,

    才能抵挡住陌风的强劲攻势。

    尤其是那一次,陌风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发起攻击,

    其威力竟远超沐阡婉所教授的传统楷书法。

    这让沐阡婉意识到,

    或许不必拘泥于形式,

    毕竟,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让陌风想办法将两者相结合。

    不知不觉中,半月时间过去,

    陌风也已能精准识别六气之辩,

    熟练操控自身气脉,

    内天地也扩展至万里之遥。

    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他修炼的是人道,

    以及他每日前往集市精选食材的期间。

    在市集中,

    他与各色人等打成一片,

    从卖菜的夫妻到酒楼的伙计、厨师,再到卖酒的老人,甚至路边行乞的人,

    他都会停下脚步,聆听他们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有的是生活的苦涩,

    有的是满足和甜蜜,苦甜酸辣,

    人生百态,

    陌风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人情冷暖的道理。

    尽管如此,

    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御风神通,

    沐阡婉迟迟未能传授给他。

    这并非沐阡婉有意为之,

    而是担心陌风修为尚浅,

    怕他一时好奇贪玩,

    冒险出去遭遇危险。

    与此同时,

    自从风研的心结被陌风打开后,

    她也全身心投入到修行中。

    本就资质不错的她,进步神速,

    看着风研刻苦努力的样子,

    齐瑾玟满眼欣慰,这丫头终于开窍了,

    愿意下苦功夫。

    于是,她便将她师父留下的神通,

    念碎吟传给了风研。

    夜以继日的修炼,

    虽然风研暂时还未完全掌握要领,

    但她的功力已经与当初遇险时天壤之别。

    偶尔,陌风、风研和孟子峰会相互切磋,

    讨论修行的方法,印证彼此的进步。

    最初,孟子峰还能轻松击败两人,

    但如今,他们的修为已隐隐超过孟子峰。

    这让孟子峰不禁开始自我怀疑,

    自己苦修数年,竟然不如这两人修行数十天,

    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修炼,

    是否该考虑回归平凡,

    过上简单的生活。

    其实这也不怪他,

    毕竟风研和陌风都已修行十多年,

    如今只是厚积薄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