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踏河山 » 第三十三章 立冬

第三十三章 立冬

    又是一夜打坐,比起之前只能枯燥运行血神经,此时感受着血管中如同潮涌般在奔行的血液,李琛修行的动力都提升了好几倍。

    睁开双眼离开入定,李琛感受着血管仿佛被粗糙的砂砾磨擦,给身体带来的那种由内而外的炙热感,耳中仿佛还能听到体内如同海潮般的层叠之声,奔涌的血液此时成了最佳的力量载体,每一次运行都在拓展与增强着血管。

    而且之前一直寻不到门径的,如何去点亮新的血管也有了办法——现在伴随着叠浪劲产生的“浪涌”在血管中奔行,原本黯淡的自心脏到右手的动脉和静脉皆已点亮。不过亮起的只是主血管,那些细小的分支还有些略微黯淡,尤其是指尖那些细如发丝的血管,每次叠浪劲传导过去都会让一些血管承受不住冲击破裂。

    还好血神经对自身的修复效果也非常不错,并且随着不断修复破损血管的“锻炼”,李琛敏锐的发现血神经的进度在涨到6.5%之后,血管的修复速度已然翻了一倍,尤其是掌中的血管,在不断破裂和修复的淬炼中,已能抗住三叠劲了。

    没错,李琛花了不到三天的功夫便把叠浪劲修到了LV2级,不过到了2级之后,他发觉因为血管强度的关系,熟练度已不像之前涨得那么快了,好像是进入瓶颈期了一般。

    有些涣散的眼神重新凝实,李琛起身摘下外袍披在身上,今日恰好是立冬,昨天季和堂的管家便差人通知他别忘了今日中午要去喝扁食汤祛寒气。推开窗户瞅了眼外间日头,李琛大大伸了个懒腰,听着身上原本端坐一夜变得有些艰涩的骨节发出爆豆般的声响。

    打开客房门,此时整个三楼只有李琛所在的这一间客房还有人,走到廊中伸手搭在栏杆上,居高临下看向下方原本人声鼎沸,此时却只有小猫两三只的大堂。

    整间客栈因为到了冬日,连平时勤快得恨不得脚下抹油的伙计,都坐在桌前用手撑着脑袋打着盹,柜台后穿上厚重棉袍的掌柜也不见催促,而是双手笼在袖中依着柜台,朝向门外同样是人丁稀少的石板路发呆,不知心里在想着什么。

    听到楼梯上传来动静,原本还蔫耷耷的伙计顿时来了精神,起身迎到楼梯口:“李客官,这天气出门要不要再加件衣服?若是没有准备,柜上有别的客官押着的棉袍,都是晒过日头的,保准没虱子。”

    “若是李客官嫌棉袍沉重,柜上还有皮袍,上好的兔皮也有,鞑靼的羊皮袍子又暖又轻省。”

    李琛缓缓摇了摇头,身负内力之后,是再也不会像原身记忆中那样凄惨了——因身体孱弱,一到深秋便恨不得把自己裹成个粽子,可就算穿得再厚,一个不小心也会染上风寒,往往整个冬日便与鼻涕和低烧为伴。

    此时坐在柜后的掌柜也被动机吸引过来,伸手揉了揉眼角搓掉眼屎,起身对走过来的李琛拱了拱手劝道:“李客官可别小看了这苍莽山,每到冬景天从林子里吹来的寒气便像是要钻进骨头缝里一样阴损,一不小心要是给那邪风得了便宜,每到天冷这膝弯便像是有千把刀在刮擦似得,折磨的人连动都难。”

    此时跟过来的伙计也帮腔劝道:“李客官怕是南方过来的吧,咱们这边冬天可冷的很,就算不愿穿行动不便的棉袍,给关节上绑些垫子也好,我们店里备着的都是镇西刘家娘子封的,针脚密实不说,绑带也恰到好处,绑在膝上无论是跑、跳都不碍事。”

    冲着两人摆了摆手,李琛笑着推辞道:“两位的好意我心领了。”

    离了这间客栈,李琛走到街上深深吸了口带着淡淡马粪味儿的清冷空气,体内血神经自行运转,让只穿了一件寻常长衫的他也是感觉如在春日晒着太阳般,浑身都暖洋洋的。

    听着身后传来脚步声,李琛回头看到伙计手里拎着个食盒走了出来,见到驻足在外的李琛,伙计笑嘻嘻打招呼道:“李客官这是要去季和堂了吧?”

    自来熟得越过李琛上前领路,伙计边走边说道:“每年立冬和冬至两个节日,季和堂都会在门外支开大锅,煮着扁食汤。每人去了都有一碗,还允按人头给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带一碗,我这就是顺带给我家掌柜带回来。”

    “哦。”李琛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

    走在前头的伙计满面红光,略微跳高了调门:“李客官别嫌我眼尖,昨日我便看到季和堂的伙计过来了,怕是去请您喝扁食汤的吧?”

    也没等李琛应声,伙计便竖起大拇指夸道:“要说这个季和堂,真真的是这个!我年岁赏浅,听老掌柜说在他爹那时候,就有了季和堂了。那里的郎中比起其他几家医馆来,无论是谁来瞧病都只收一个大子,药也比别家医馆便宜不说,煎出来也是小病一副见效,两三副便能拔根,大病更是能施针救命......”

    听着眼前的活广告一路都在夸季和堂,李琛想到林仙说的必收诊金那规矩,忍不住问道:“这当阳镇怕也是有出不起诊金的人吧?”

    闻言驻足回头看向李琛,伙计没瞧出他脸上没有讥讽神色,才点点头认真答道:“一个大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咱们穷人家去,季和堂的掌柜往往会在抓药时不收或者是少收药费,有的好事人细细算来,还能沾些便宜。”

    “那剩下的医馆呢?”

    “早就没了,那帮子只知道冲着兜里银钱叮当响的人笑,穷人腿断了瘫在门口看也不看一眼,成日敲骨吸髓的还觉得不够,恨不得让人签卖身契的腌臜货,在老掌柜能说话那年就塌的塌散的散了。”

    也是说得兴起,走得满面红光的伙计把前襟扯开了些,嗓门愈发嘹亮:“就说这每年的扁食汤吧,扁食自然是个个带肉,那煮扁食的汤水也都是滋补的药材。而且平日每到初一、十五,季和堂里还煮山楂水,每人去了都能讨一碗喝,夏天喝了生津解渴,冬景天喝了驱寒败火。”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不知不觉绕过最后一道街口,已是远远能瞧到笼罩在氤氲烟雾中的季和堂大门。两口大锅在门口左右排开坐在刚砌的灶上,下方松木柴燃得正旺,几个身形给蒸汽笼罩若隐若现的伙计,正用手里长柄勺在锅中不住搅拌,免得倒进去的扁食沾在锅底。

    此时在两边大锅外已有了排队人群,专门负责的伙计站在搭起的长桌旁扯开嗓门吆喝着:“大家伙都别挤啊,天冷了骨头硬,这时候摔倒了可容易伤着人!咱们按着往年的老规矩来啊,谁家来了都有一口,按着人头还能给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端一碗回去!要是有乡亲邻里给做个证,再端几碗回去也成啊!都别挤啊,桌上有备好的碗和筷子,空手来的自己来找我要啊!”

    “李客官,要我帮着排队吗?你且去灶边暖暖,说清楚没人撵你的。”

    笑了笑拒绝热心伙计的好意,李琛背朝着手走到季和堂一侧的角门前,早已有熟悉他的小厮远远见到他便先一步打开角门,把他迎了进去。

    轻车熟路的走到林仙院外,李琛越过院墙看过去,那本该凋零的叶子在寒冷冬日却越发翠绿,瞧着像挂了满树的琉璃、玉片似得。

    院门大开着,林仙背对着门口,不知在桌前忙碌着什么,还是端坐在一旁的李霓裳见到李琛在门外张望,出声把他招呼了进来。

    走入院中忍不住又看了看那棵树,李琛伸手抚上粗糙树皮,隐隐感觉到自那棵树上传来的抗拒之意,也恰是在此时,停下手上动作的林仙大呼小叫道:“哎,李琛里给我离它远点,要是今天掉了半片叶子我就把你脑袋拧下来!”

    看到李琛应声放下手,又眯起眼远远瞧了瞧树上枝叶未变,林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招呼起来:“别在门外傻站着了,要等到下雪之后,那些叶片上挂了冰霜才好看,风一吹更是叮咚作响如听仙乐。”

    走到门口冲着两人见礼,李琛这时才注意到屋内散发出的羊膻味,以及桌上摆着的炭炉和坐在其上内里水花翻滚的铜锅。

    “正好,扁食过会再吃!昨日长风的人特地过来给霓裳送了些鞑靼的羊肉,当天现宰的,搁了一夜放干血水正是拿来煮暖锅的好材料!”

    “长风他们从鞑靼接了那个公主回来了,他们回神都走的不是当阳镇这一路,我听来送肉的人说,大概是要赶在年前把人送到。”

    听着李霓裳细声细气的解释,李琛脑海中又不禁回忆起了那咚咚作响的战鼓和插满了旗子的战车,心里感叹一声前世听得都是和亲,结果到了这一世反而是逼的外族送人过来讨好求和了。

    想到此处,李琛看了眼面前小碗里的佐料,又看了看旁边桌上片的如纸薄,肥瘦均匀的羊肉片,也不知是混了几样滋补药材的蒸汽有些熏眼睛,还是想到了前世种种,莫名的眼眶有些发热。

    “好了好了,都呆着作什么?水开了快吃肉才是!琛儿,霓裳不方便,你可伺候好了你师叔!”

    “林先生放心。”

    “我自己便可,又不是没长手脚。”

    “病人要听话!”叉着腰恶形恶状得冲着李霓裳喝了一声,林仙坚持了一息便放下手嘻嘻笑了起来。

    正在李琛伸手夹了一筷子肉,刚要放入铜锅中时,外面却突然传来了本该在前面分发扁食汤的掌柜,有些着急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