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皇太子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想法超前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想法超前

    “殿下这纲法确实很不错,只不过要想让那些富家贵族接受,怕是不易吧。”吴邯身为当朝宰相,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哦?宰相大人何出此言?”聂欢问道。

    “这纲法虽然制定的很细致,但是毫无疑问牵扯到这些人的利益,要想他们接受,恐怕……”吴邯的话也惊醒了大臣们。

    是啊,要是这些富家贵族不接受基金会,总纲写的再好也没用。

    李旭对大臣们的反应点了点头,看来黑山学堂他们也没白上,这么短时间就看出了重点。

    “太子,你可有方法?”李承嗣看着李旭的表情,猜到了李旭肯定早就想到了办法。

    群臣闻言,齐刷刷地看向李旭,眼睛里充满了迫切。

    “父皇慧眼如炬,儿臣确实有办法让他们不得不接受!”

    “请殿下示下!”

    “皇……皇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尽管李堃不想说话,但他知道现在正是他跟李旭缓解关系的时候。

    众大臣也是疑惑地看着李堃,二皇子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

    看着百官的目光,李堃老脸也是一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嘿嘿,难道各位大人忘了,朝廷可是黑山以及各地矿产公司的最大股东?”李旭对李堃的转变开始也是一愣,随后也不想吊着大臣们。

    “既然是最大股东,那么就有权决定这些商人的股份。”

    百官眼睛一亮,心中暗呼:高明啊。

    “既如此,那基金会成立一事就交给太子负责。”李承嗣对自己这个儿子颇为满意。

    “儿臣领旨!”

    “还有一事,昨晚从大武境内来信,上官浩平率援武军将士为大武收复全境,已回到大秦境内,现在算算时间,应该就在这两日回到京都!”

    顿时朝野上下无不狂喜,四面战场已经有两处凯旋,这对于整个大秦来说,是最鼓舞人心的消息。

    “至于那些烈士,武朝皇帝希望将他们葬在大武,因此设立了援武烈士陵园。”

    “陛下,让我大秦烈士葬在异国是不是有些不妥?”吴邯眉头一皱,小心问道。

    “太子以为如何?”看起来李承嗣还是很在意李旭的意见。

    “儿臣以为并无不妥,这些烈士是为大武而死,葬在大武可以尽显我大秦风范,同样也会有利于两国间的友谊的稳定和发展,他们是两国关系的见证者。”其实李旭又何尝不想让这些烈士们回家?只不过为了两国关系的大局,只能这么做。

    所有大臣闻言,都觉得李旭说的很有道理,虽然他们有些不忍。

    “嗯,就按太子之言!”

    “除此之外,儿臣提议在皇城内建一座烈士纪念馆,再选一出建立纪念碑,以供大秦百姓瞻仰,另设每年仲秋廿十二日为烈士纪念日,用于吊唁烈士。”

    李承嗣思索了片刻,也都接纳下来,他现在对李旭可是无言不从了,这样让得其他几位皇子眼热不已,尤其是李传,眼睛更是要喷出火来。

    对此,李旭也是很兴奋的,相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李旭的想法绝对是超前的,也终于让大秦接受了,换作是谁都会充满自豪感。

    回想起这大半年的心酸,李旭心里更是感慨不已。

    李旭相信,等学堂开遍大秦,大秦百姓解放了思想,大秦这条沉睡的东方雄狮,将会以气吞山河之势屹立在世界之巅。

    自从李旭来到这个时代,他所做的一切超前的改革都是为了前世的近代屈辱史不再发生,大秦不再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辱,大秦百姓不会再受到帝国列强的迫害。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话语权,这就是李旭极力推崇改革的原因,而现在他的这些想法终于被越来越多的接受。

    “如今国库充盈,儿臣提议提高大秦官员的俸禄。”

    “哗”朝野上下无不哗然,随即百官脸上都露出大喜之色。

    李承嗣闻言也沉凝起来,给所有官员涨俸禄,需要花费的银子可不在少数啊。

    “那以太子之见?”

    李旭看到李承嗣犹豫起来,就猜到了李承嗣担忧的事情。

    “儿臣以为,可以将百官的俸禄提高一成,此外每半年进行一次百官测评,测评分为优秀、良好以及一般三个等级,测评成绩越高,奖赏也就越丰厚。”

    李承嗣闻言,瞬间明白了李旭的意图,这是要激发这些官员的工作效率啊,工作激情上去了,这些官员也就没时间瞎搞了。

    李承嗣尽管很想同意,可惜还是担心国库的银子支撑不起来。

    “呵呵,父皇不必担心国库,儿臣既然敢提出这个方法,当然也想到了应对之法。”李旭宽慰道。

    “好,就依太子所说!”李旭摆了摆手。

    “陛下圣明!殿下英明!”群臣哪怕知道李旭的意图,此时依旧狂喜不已,毕竟谁又会跟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