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身为太孙,我放肆点可以吧 » 第38章:您随便赏我几十艘宝船吧!!!

第38章:您随便赏我几十艘宝船吧!!!

    “让他们说不出话来?”朱棣一怔,随即忍不住轻笑了一声,一脸不相信道:“这倒是稀罕了,嘴长在他们身上,咱这些年杀也好,关也好,就没见几个怕,一个个嘴硬的像那什么?对,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怎么?你还能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说不出话来?你别说,咱还真不信!”

    说着话,他还摇了摇头,他是对那些文人有着极深的了解,这些人压根就不怕死,或者说压根有些人就是冲着求死来的,虽然不可否认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装出来的不怕死,但是只要碰上一个两个来真的,就得换成他头疼死了。

    因为对这一部分人来说,你要杀他,那还真就是成全他了,青史留名不要太简单了,但是不杀,这些人又像是一群苍蝇一样,咬不疼你,但是能把你臭死,偏偏这些人还名气极大,影响极深,一言一行都有无数人为这些人传播。

    所以朱棣对于朱瞻基口中能够让这些人闭嘴的话,那是丝毫不信,不是太难了,而是压根不可能。

    “嘿!”听见朱棣说不信,朱瞻基忍不住笑了一下,直接道:“那您给我七天时间,到时候我保证,这个大明只有您想让谁说话,谁才有机会说话,您不想让谁说话,就是他喊破了喉咙,也不会有人理会他!”

    “你小子别给咱说大话!”朱棣有些不满道:“你要是真能办成这件事,别说是七天,就是七十天,爷爷也等的起,但是这种事情是这么简单的吗?”

    要是朱瞻基说什么土豆亩产数十石的事情,虽然朱棣会怀疑,但是至少朱瞻基真拿出了土豆这种东西,然而这让这些读书人闭嘴的事情,当年自家那老头在世的时候也不是没干过,杀了多少人,颁布了多少禁令,但是事实上又起了多少作用?

    只不过是让这些人风声鹤唳了一段时间,等到老头子一走,人亡政息,这些人立马又跳了出来,虽然他也杀了不少人,但是终究比起老头是差了不少,现在换成自家这个孙子,不是他瞧不起自家这个大孙子,就是他这个皇帝亲自动手都不可能,更别说是自家这个大孙子还只是个皇太孙了。

    “爷爷,反正就是试试嘛,您也不亏什么,我又不需要您帮什么忙,到时候您只要坐着看着就成,等到我把事情办成了,您自然就知道结果了。”朱瞻基直接就道。

    他说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报纸弄出来而已,这东西其实本来应该早就被他弄出来的,不过之前年纪太小,也没加封太孙的身份,朱瞻基很明白,自己当时要把这东西弄出来,十有八九很快就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主要是报纸的事情其实本来也没啥难度,最大的困难无非就是印刷以及纸张上,但是这两样对大明来说还真不是啥大问题。

    而且古人也不傻,他要是把报纸弄出来,估计要不了几天就会有一堆人跟风把这东西搞出来,说不定别人搞的比他这个“原创”都还流弊,也不一定。

    到时候别说是报纸原本的作用了,搞不好自己都得反而被这东西束手束脚了。

    所以朱瞻基一直拖到了现在,一来是因为现在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堂堂的大明皇太孙,一般人还真不敢得罪他。

    二来现在随着玻璃,水泥两样东西的出现,再加上后世的各种书籍的知识补充,不仅仅是在文化底蕴上,或者是在经济上,朱瞻基都有了一定的底蕴。

    两者相加,最次到时候他都能让自家爷爷直接下一道禁止其他模仿者的旨意。

    所以朱瞻基这才决定把报纸这个大杀器直接搬出来。

    不过当然他也没直接说出来,主要是报纸这玩意儿的作用实在太大,手里控制着报纸,完全就相当于控制了天下的喉舌。

    朱瞻基不相信自家这位爷爷看不出来,他怕自己要是把报纸的事情直接说出来之后,第一个打报纸主意的估计就得是眼前自己的这位爷爷了。

    也只有在自己手里先把报纸这东西先搞出来,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到时候就算是老爷子想要,也至少表面上不好直接拉下脸来。

    谁让老爷子其他的都还好说,但是对于死要面子这点也和大多数人没区别,先在自己手里把报纸弄出来后,到时候他肯定不好意思来问自己要。

    而听到朱瞻基这话,朱棣这会儿也有些迟疑了起来,不用他帮任何忙?也不用做什么事?

    “那你想要什么?”

    朱棣没忍住,直接就问了出来。

    以他对自家这个大孙子的了解,怎么可能有这么好心的时候?

    想要这小子办个事,不威胁两句,更是想都不要想,这会儿又怎么可能主动揽事了?

    “哎,爷爷瞧你这话说的。”朱瞻基先是故作不满,然后话语一转道:“我就一个条件,到时候我这件事办成了,您就下道旨意,不许任何模仿就成!”

    “就这么简单?”

    朱棣直接忽视了朱瞻基前半句,对朱瞻基后半句话也是有些怀疑,他总感觉朱瞻基在打着什么注意。

    “爷爷您要是心里过意不去,给我随便赏几十艘宝船也成。”朱瞻基闻言立马就道:“您是不知道:这想要建一艘宝船,也太废材料了,铁料什么的都还好说,但是那些木料,特别是上了尺寸的,现在是一根比一根难找!”

    朱瞻基这话倒不是随便说说,宝船不是那么好造的,就是那些需要的木料就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

    主体的位置上,几十年的木料压根碰都不要想着去碰瓷,最起码的都是上百年的老料,而且对木头本身的材质也是有着极高的要求。

    木头稍次一点,就不可能把宝船建造出来,就算是建造出来了,也只能是当成个摆设,别说是出海了,就是大河大江里稍稍遇个风浪都得散架。

    但是这样的木头可不好找,几千年的砍伐,现在剩下的一些上了年份的木头,基本都被各家当成了宝贝,再加上现在又要修建顺天府,就算是朱瞻基想要找一些来,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这些天景蒙也不止一次跟自己汇报过这些事情,朱瞻基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找老爷子了。

    没办法,这些木头,大明难找,但是南洋那些国家可不少,郑和这些年没少往回拨拉,不然上百艘宝船也根本不可能弄出来。

    不过朱瞻基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朱棣立马就直接翻脸了,脸一板就道:“这事儿你想也别想,想要下西洋,不仅你得把土豆给种出来,船的事情,也得你小子自己去解决。”

    “嘁,小气!”朱瞻基撇撇嘴,小声鄙视。

    朱棣也不恼,更不理他,宝船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自己孙子,也别想打自己宝船的主意,想要就自己造,他那些宝船可是事关自己的底线,北伐也好,顺天修建也罢,还是一些其他的事情上,都离不开这些宝船下西洋带回来的钱财。

    不过他也没打击朱瞻基的积极性,稍稍想了想还是道:“这样,你那商城的事情,我就先答应你了,到时候你那商城开张,我便去一趟,顺便去看看你种的那些土豆,至于你说的那个不让其他人模仿的旨意,我也可以答应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