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身为太孙,我放肆点可以吧 » 第27章:就是简单的抢个生意罢了!!!

第27章:就是简单的抢个生意罢了!!!

    朱瞻基在笑,笑的景蒙很心慌,更让他心慌的是殿下说的办法。

    不花自己的钱,翻新应天城?

    以他对太孙殿下的了解,这个不花自己的钱,肯定指的不仅仅是不花殿下自己的钱,还包括不花朝廷和皇帝的钱。

    因为在这位太孙殿下的想法里,不管是朝廷的,还是皇帝的,将来都是他的,所以既然太孙殿下说了不花自己的钱,那么肯定就是把朝廷的和皇帝的也包含在里面的。

    那么问题来了,翻新应天城,哪怕是仅仅只是把应天城的路面重新用水泥修建一遍,其花费的钱财,也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的,不花自己的钱,这钱从哪里来?

    “这段时间发动你的思维好好想,把格局往大了想。”朱瞻基见他一脸疑惑,这次却没给他解惑。

    看着院子里已经快要把水泥地面铺设完成,朱瞻基点了点头,然后这才向院子外走去。

    景蒙顾不得继续多想,连忙跟上,几次三番欲言又止,但是每次见到朱瞻基一脸笑意看过来时,又被他生生憋了回去。

    “好了,这件事先不急,你这边只管把水泥生产出来就是,想不出来也没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朱瞻基走在庄子里,看着不远处的农田里升起缕缕青烟,笑着问道:“那边是在种植土豆吧?”

    之前朱瞻基就把土豆种交给了景蒙在负责种植,这次朱瞻基出来,其实本来就是来看看土豆种植情况的,只不过没想到景蒙他们这么快就把水泥弄了出来,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所以直接先来了这边。

    景蒙向朱瞻基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立即点了点头,解释道:“按照殿下交代的,我让他们把附近的干柴木枝树叶收集了起来,现在正在烧制火肥,等到火肥烧好,便可以立即开始种植。”

    火肥,其实就是后世农村里常见的火堆肥,也叫烧火粪,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沤肥方式,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就是将庄稼秸秆树枝树叶之类的和泥土一层叠一层,堆叠起来,有的地方也会加些粪便进去,然后再点燃树枝,经过几天的彻底燃烧后,火肥便算是制作完成。

    这种沤肥方式制作出来的火肥,肥力效果极佳,哪怕是后世各种各样的化肥之类的东西都弄出来了,这样的沤肥方式其实都没能被这些科学技术淘汰掉,直到出现了一个叫做“环保”的东西。

    而火肥的好处也是极大的,不仅可以把土里的害虫虫卵烧死,就是一些土里的病毒也能消灭,而且因为本身就是植物烧出来的,这种火肥不仅富含磷,钾等肥料外,还富含各种铁,钙等微量元素,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农作物的基本生长条件。

    甚至其效果比起一些买来肥料,都是不差什么。

    所以说有时候真不要看不起古人的智慧,穿越到古代教古人种地什么的,不拿点真功夫,千万别装逼,不然真的会被打脸。

    古人缺的绝对不是什么技术,而是高产的种子,就像后世那位伟人,因为繁育出高产的水稻,养活了多少国人?

    朱瞻基也是知道这点,所以在把土豆种植方式告诉景蒙后,便没有过多过问,而现在看样子,一切井井有条他也就点了点头,然后从怀里掏出来几张折叠起来的纸张,递给了景蒙,然后道:“看看这个,今天我来这里,除了看看土豆种植外,其实就是专门来给你送这个东西的!”

    景蒙一脸疑惑接过,打开一看,入眼就是几个大字:“玻璃制作工艺及加工产品!”

    “玻璃?”

    景蒙好奇的问道。

    “和琉璃材质差不多吧,不过玻璃是透明的,看起来更像是水晶。”朱瞻基点头,然后又道:“这东西将是接下来商会主要赚钱的东西之一,另外也是今年我让你们下西洋带去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以前朱瞻基是不懂制作这些的,包括水泥,商会主要的赚钱的方式,其实更多的是管理方式上,以及他这个太孙殿下作为背景。

    不过这样子一来,虽然依旧赚钱,但其实能够赚的也是有限的,主要是没有金手指,他自己搞不出垄断的暴利产品,属实有些给穿越大众们拉低了下限。

    不过好在现在不一样了,十五年没有外挂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而这玻璃也属于他继水泥后,拿出来的第二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技术了。

    毕竟穿越小说看了那么多,谁不知道玻璃这玩意儿是暴利啊?

    别说什么说古代铜镜不比玻璃镜差?先一下了解铜镜制作工艺。

    想想要制作一块巴掌大小的铜镜需要一个成熟的工匠费时费力花费多长时间,才能打磨成那种不比玻璃镜差的铜镜?

    而这只是巴掌大小的铜镜,技术可以算是比较简单的了,然而铜镜每大一分,对打磨的技术,以及耗费的精力就会提升数倍。

    像是后世发现最大的铜镜也不过长115.1,宽57.5,厚度仅为1.2厘米,这就是号称中华第一铜镜的“西汉矩形五钮龙纹铜镜”。

    然而想要制作这么一面铜镜,不说其它工艺,单单是打磨出来,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然而换做玻璃,哪怕是技术不成熟,也不过就是多费几份沙子罢了。

    但是只要制作出来,绝对是奢侈品里面的奢侈品。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玻璃镜在古代的价值,因为铜镜其本身便就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能够取代铜镜,本身就能说明玻璃镜的成功了。

    而且玻璃的作用也并不是只有单单制作成玻璃镜这么一种产品,还有其他的各种玻璃工艺品,同样也是一种当成奢侈品来卖的东西。

    像是什么玻璃瓶,玻璃球,玻璃杯,玻璃雕塑之类的。

    虽然单纯的透明玻璃基本上都没瓷器这些好看,甚至是元朝传入的珐琅漆也就是搪瓷都比不上。

    但是这些玻璃工艺品的制作方式比起瓷器简单啊,就是人工吹,考验的也是工匠技术罢了,而这也恰恰是朱瞻基最不担心的地方。

    不仅如此,玻璃也是可以有颜色的,朱瞻基提供的技术里,不仅有无色透明玻璃得制作技术,还包含了有色玻璃的制作技术。

    而且玻璃这东西不仅可以在大明当奢侈品卖,海外同样也是可以,甚至更贵。

    虽然这个时间点上,国外已经出现了透明的玻璃,甚至很早以前就有上贡到中国的,但是技术上其实并不成熟,一来透明度没那么高,二来制作不了大块的玻璃。

    但是就这依旧成了威尼斯的最负盛名的工艺,靠这东西,现在的威尼斯人可是赚了不少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烧,朱瞻基的想法也不多,就是简单的依靠夸时代的技术来抢个生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