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身为太孙,我放肆点可以吧 » 第22章:殿下,我们成功了!!!

第22章:殿下,我们成功了!!!

    接下几天没有朝会,朱瞻基在接到自家爷爷抄书的命令后,自然也明白老爷子的意思。

    这《范文正公家训百字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这么明显的话显然是在点自己挑拨自家二叔三叔的事情。

    而自家那两位二叔三叔也没讨到好,毕竟自己虽然有挑拨的嫌疑,但是事实上也是实事求是,也没说是冤枉了谁,或是诬陷了谁,甚至某种程度来说自己才是那个受害的,是自家二叔想要栽赃嫁祸,被自己戳破了计谋,可能最冤枉的就是三叔朱高燧了,两头受害不说,被罚的时候也没把他忘记。

    不过也还好,这《范文正公家训百字文》也是和这名字一样,不多不少,一遍刚好一百个字,十遍也就一千字,一百遍也才刚刚一万字,速度快点,也就一天就抄好了。

    不过朱瞻基也没急着立即就抄写,而是把景蒙叫到太子府里安排了一番,又特意让人去大街上买了许多小型的瓷器,木器书画之类的小物件,以及几只朱瞻基叫不上名字,在大明这个时期也是极为稀少的小动物,或是幼崽,或是还未孵化的鸟蛋。

    接下来的几天里,朱瞻基就把自己关在了原本自己住的那个院子里,让人守着大门,他自己则专心致志的摸起了小黑洞,依然是按照老规矩,反正他也不白摸,或多或少都会塞回去一些东西,而那些弄来的稀少动物,也不时会丢一些过去。

    虽然不知道对面的具体情况,但是想来这些动物被人发现后肯定会好好保护起来的,至于造成的影响就不在朱瞻基考虑范围之内了。

    零零碎碎花了大概三天的时间,朱瞻基重新将买来的所有东西全部置换完,期间也把十遍《范文正公家训百字文》抄写了下来。

    当然他也不止只抄写了这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文》,同时也把《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上面记载的一些有用的东西,全部换成这个时代的文字。

    弄完这些,他又把这些天从小黑洞里弄来的东西简单的整理一遍,该扔的扔了,重要的东西,放更安全的地方后,这才走出了院子。

    太子府前院,朱瞻基把抄写好的《范文正公家训百字文》交给自家老爹,朱高炽一边检查,一边抬眼看了一眼朱瞻基,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这次知道厉害了吧?”

    “嗯?”朱瞻基正有些无聊的吃着桌子上的糕点,听到这话一愣,挠头都没想明白,这“知道厉害”是个什么意思,忍不住问道:“什么知道厉害了吧?爹,你这话是个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朱高炽把十张抄写好的文章,轻轻整理了一下,然后往朱瞻基旁边的桌几上一放,伸出圆乎乎的食指在上面点了下,意味深长道:“我都和你说了,让你平日里对你二叔三叔恭敬些,你这孩子就是不听,现在被你爷爷罚了,你怎么哑了?还把自己关院子里?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就你不知道天高地厚,你二叔三叔也是你能去离间的?放别人身上,你知道这叫啥不?离间天家骨肉,这是要杀头的大罪,也就是你爷爷,只是罚你抄上几遍文章,你小子就偷着乐吧。”

    “哎?”朱瞻基被朱高炽说的一愣一愣的,回过神来,这才终于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搞了半天,自家老爹这是以为自己这几天把自己关在院子里,是自己被罚抄几遍文章,罚的自闭了?

    “不是,爹,这都是什么跟什么?你这也太能联想了吧?算了,我懒得和你解释。”搞清楚原委,朱瞻基都无语了,随口转移了话题,换了个他感兴趣的问题问道:“爹,问你个事啊,这几天二叔那边有动静吗?”

    朱高炽先是狐疑的看了一眼朱瞻基,见自己儿子好像真不像是自己想的那样,就放些心来,随口问道:“你二叔那里能有什么动静?不是正被你爷爷禁足着吗?”

    “噗,他真就禁足了啊?”朱瞻基听到这话,立即就笑了起来,把朱高炽笑的一愣一愣的,问道:“你这孩子,你二叔禁足,什么真的假的?你有个什么好笑的?让你爷爷知道了,小心又罚你抄这文章。”

    “没,没笑什么!”朱瞻基连忙摇头,想想还是先不把这件事解释给自己老爹听了,就站起身道:“爹,那你自己玩,我得出去一趟了。”

    说罢,也不给朱高炽反应的时间,朱瞻基直接就向外走去,独留朱高炽一脸疑惑不解,想也想不明白,只能嘀咕了一句:“这孩子,整日里搞得神神秘秘的。”

    不过他就一点最好,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眼看着朱瞻基要出了门,立即喊了一句道:“对了,瞻基,你娘昨天就说看上了一个姑娘,这几日正在打听情况,说是姓胡还是姓孙来着,你有时间了自己也去看看,免得到时候定下来了,你又有意见了。”

    “知道了,爹!”朱瞻基声音传来,人已经走了出去,朱高炽见此只能悻悻地嘬了下嘴,然后又嘀咕了几句什么。

    而另一边,朱瞻基出了太子府,立即就有早就安排好的马车走了上来,上了马车,也不用朱瞻基吩咐,马车便径直往城外行去,和上次不同,这次因为要出城,朱瞻基身边的护卫不少,一些百姓虽然看到是朱瞻基的马车,但是旁边跟着护卫,也不敢靠的太近,倒是没再有人喊他了。

    应天府城东,朱棣前些天让人转交给朱瞻基的庄子,就在这里,这庄子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皇庄,有的也叫做是宫庄,可以说是明朝特有的东西了,一来是给宫里增加一些收入,二来也是给一些人作为赏赐之用,也就是传说中的赏赐谁良田多少亩多少顷这种。

    平时这些地方都是由宫里安排的太监监管着,算是太监里面难得的一个即轻松,又油水丰厚的位子,不过朱棣把这地方交给朱瞻基后,朱瞻基就让景蒙直接安排了商会的人接管了过来。

    老爷子不是小气的人,给朱瞻基的这处皇庄面积并不小,差不多有三千多顷的面积,按照一顷一百亩换算,三千多顷就是差不多是三万多亩将近二千万平米的土地,放后世这就是三四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加起来的面积。

    不过这处皇庄也不全都是田地,朱瞻基大致的坐着马车走了一遍,就发现这处皇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是耕种着的,剩下的地方除了一条径直穿过皇庄的小河用以灌溉外,就是一片稀稀疏疏的林子,林子边缘位置则是一片住在皇庄里的佣农,大概有一百户左右。

    朱瞻基的马车到来,让这些用户有些紧张,得到消息的景蒙带着人急匆匆赶了过来,见到朱瞻基立即上前行了礼,还不等朱瞻基说些什么,就见景蒙一脸兴奋道:“殿下,我们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