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狼烟录 » 五十三

五十三

    【永康城兆庭】

    里鲞的檄文早已经传的风风火火,震动了整个兆庭,小皇帝朝上,听着诸位朝臣对此吵来吵去着实烦了,顾断之也受不了这般聒噪,早早就散了朝,反正身为主角的赵俭也不在朝堂之上,说破大天又能如何呢?

    小朝会例行举行着。小皇帝这次先到了书房,这次他倒是没有刻意为难孙德。祝玄通和尹良之前后脚到,最后来的是顾断之,他是脸色最不好看的。他一进来就先开了口。“尔等以为,此事是怎么回事。”

    “若真是赵俭为之,也不奇怪。”尹良之先开了口。

    “看来尹相公对赵俭并不了解啊。”祝玄通接话。“赵俭为人残暴不假,却是欺软怕硬之人,借他个胆子,都不敢如此行事。”

    “祝相公此言差矣,赵俭为人虽不算敦厚,断也不至于说是残暴。”孙德接话,成功把话题内容带偏。

    “我等不是在讨论赵俭为人。”顾断之脸色更黑了。“无论此事是否赵俭图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便是该想想如何应对。”他的这个辅政王也不是白当的,每日就是要在事情之间抽丝剥茧,理清关系,处理政要。主持大局这种工作,也是他的日常。

    “里鲞直指赵俭,不如我们直接将赵俭交出去,便可免除刀兵。”祝玄通开口。

    “浑话。赵俭手中有兵,将他惹急,能有什么好处。”孙德出言。

    “那孙中尉有何高见啊?”祝玄通准备好了他的阴阳怪气。

    “不如,此番便让我中策军一同协防,若是再加上辅政王的兵马,我等也有至少十万兵马,战他里鲞的六万人,还不是绰绰有余?”

    祝玄通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不得不说,孙德所言,颇有道理。

    “若是…若是此番可以让薛大将军驰援,我们便又多几分胜算。”尹良之也补充道。

    “薛大将军盘踞广州,若是等他前来,还要借道白氏,张氏,你觉得他敢吗?”顾断之否定了他的想法。“若是我下旨一道,让各路大将军勤王,诸君意下如何?”小皇帝突然插话。

    “这…”祝玄通想了一下。旁边的顾断之先开了口。“若是想要各路大将军相助,势必借道白氏,若是以围魏救赵的法子,便是要与北朝全面开战了。”

    “更何况圣人如今的诏书,他们便是不接,我们也无可奈何啊。”孙德补充道。

    “此事,我看便是孙中尉的法子最好,便由中策军,赵家军,顾家军三军合力抗敌。”顾断之总结式的准备拿定主意,他看了看小皇帝,却看对方似乎还有话要说,他马上会意。“额,但若白氏趁机发难,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兵北上,我等危矣。”

    他的大转弯,打了在场人一个措手不及。“这症结,还是在白氏。”孙德接话,他上次就提议要收拾白氏。

    “此事,还望诸卿费神,此次危急存亡,务必要拿出一个万全之策。”小皇帝总结发言,将所有人打发走了,顾断之继续留下。

    “元恭有何想法?”顾断之看众人走远,对着小皇帝发问。

    “我与叔父说过,大乱方能大治,我们的机会来了。康宁城势力错综复杂,孙德说的不错,症结在白氏,白氏扼着南方大片疆土和交通枢纽,若是想要合力抗敌,绕不开白氏。”

    “元恭想怎么做?”

    “白氏虽有异心,却总归还是我朝臣,我准备单独下诏,让白氏驰援。”

    “元恭这是何意?”

    “若是诏令天下勤王,白氏不动,其他诸部则都不敢妄动,如此,便无人敢来,我们已然无可奈何,若是单诏白氏,他若仍然按兵不动,便是直接违抗圣令,若引诸部讨伐也是出师有名,白氏是所有人的心头之患,若是群起而攻之,定然一呼百应。”

    “若是白氏只派一些散兵游勇…”

    “他定不会多派人手,但他也断不敢懈怠,若是我等轻易失守,里鲞过了宣州就直指江州,他如何来得及准备。”

    “我等可要做退守会稽的准备?”

    “此战,我等必不会败。“顾和露出了自信的表情。“此役,将是我等重整山河的第一步。”

    “来人,叫赵俭前来。”

    赵俭的日子比陈王还要难过的多,短短几日,他就多了好多白头发,此时,他正在家中,身边围了不少人,有他的儿子赵珏,赵琮,他的弟弟赵括还有侄儿赵显成。与父亲和大伯不同,赵显成是有口皆碑的年轻才俊,是赵家新一代的军事天才,他从小熟读兵法,便是阿翁都难不倒他,更何况是不成器的大伯和阿爷。

    与愁眉苦脸的长辈不同,赵显成,显得更加淡然,倒不如说,他已经开始幻想这是一台大戏,他作为主角,马上就要粉墨登场了。

    “大哥,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括把这些天,都不知道自己说了几遍的问题,又问了出来。

    赵俭很是不耐烦。“我怎知道是怎么回事。江僧尧也不知道从哪得来的消息,闹出这么大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北朝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赵琮跟着说道。

    “是啊,父亲,那些鞑子,占了北方,得了便宜,岂能善罢甘休。”赵珏附和道。

    “非也非也。”赵显成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摇头晃脑的说到。“兵书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当真是蓄谋已久,那其必然有充分的准备,我辈怎敢大意。”

    赵俭和赵括都不由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颇有道理。“真不愧是我赵氏麒麟儿。”赵俭满意的不得了,这是他许久以来,久违的笑容,赵括也不由得露出自豪的神色。赵琮,赵珏也向他投来歆羡的目光。

    他更得意了,继续分析道。“额…这个…”他有点儿忘词。“啊对。中策军中尉孙德曾受我族恩惠,这康宁城还是我赵氏镇守,他顾氏缩在后边的会稽,那里鲞来犯,剑指大伯,是醉翁之意在康宁城,我赵家军若能联合顾断之和孙德,三军统合便有少说十万之众,他里鲞不过六万人,额…”他分析到这里,突然语气软了几分。

    “怎么了?”赵俭关切的问道,他本身听得颇为满意,不知道为何赵显成说不下去了。他见过新朝军队,他就是和父亲从幽州城逃来的,刚看到檄文之时,他确实害怕,还找来了弟弟,讨论了一宿,他当时真觉得是天要亡他赵氏,冷静下来才想到,赵显成可是赵家如今难得一见的人才,他那两个儿子也不算太差,康宁城墙高城坚,又与扬州城隔江而立,他里鲞便是真要打过来,还要跨江而战,他又觉得,一切都还有转机。

    “兵书有言,想要必胜,因倍数与敌。”赵显成回答。

    “侄儿的意思是…”

    “大伯,还望大伯面圣,讲明利害,求圣人下旨,诏各路将军勤王。”赵显成略加思索,一拱手,说的一本正经。

    他们还在里面说的火热,管家突然敲了敲门,声音洪亮。“二位郎君,诸位小郎君,宫里面来人。”

    闻言,他们赶忙出去迎接,来人正是孙德。

    “孙中尉。”赵俭带着一众子侄胞弟,笑脸相迎。

    “赵大将军。”孙德回了个礼。“我此番前来,是圣人的意思。”孙德也没有跟他多套近乎,孙德并非是个白眼狼,他是被赵贵妃看中,顾启提拔上来的人,原本他有意与赵俭保持好关系,只可惜后者看不上他的阉宦身份,不愿与他多亲近,他也不能总是热脸去贴冷屁股,即便如此,孙德还是时不常帮着赵家说说好话,毕竟出了赵俭,其余人对他都还不错,也都觉得互相可以照应。

    “不知,圣人有何指示。”赵俭马上摆出一副恭敬的态度。

    “圣人宣你入宫觐见。”

    “臣领命。”

    完成了工作,孙德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赵大将军,这次北朝来犯,圣人和辅政王颇为忧虑,不知道赵大将军可愿和中策军联合,为陛下分忧?”

    这事说到了赵俭的心坎上,他面露郑重之色。“孙中尉,有相助之心,某甚是感动,兹事体大,还望中尉让我见过圣人,与族中详谈后再做回复。”

    “自然,自然。这里鲞还要有几天才能来呢。”孙德阴阳怪气的给他压力,他赔笑,心中腹诽。

    待孙德离开,他目露凶光。“这阉人,威胁我,如今仗着手中有点儿兵权,真是胆大包天。”

    “大伯莫要生气,孙德之言,不无道理。”赵显成马上过来劝告。

    “罢了,成儿目光如炬,刚说面圣,他到自己找上门了,此番,你便随我一同入宫面圣。”

    赵显成马上欣喜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