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银色降落伞 » 第一章 无效会议强制出差,优秀人才纷纷跑路

第一章 无效会议强制出差,优秀人才纷纷跑路

    2020年初的疫情扰乱了辉煌集团许多业务中心的既定计划,但是熊总不是个畏难的人,只要是牺牲别人就能达到目的事,他绝对不会犹豫。在总部下发通知暂时执行为期两周的远程办公时,熊总在大年初九,独自开车600公里从老家回到了东耀市。在14天的隔离期间,由于他无法自我消化焦虑的情绪,无法独立思考CEO会议上的重要指示,无法果断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总监们被迫过上了007的日子,从早上8点开始远程开会讨论到凌晨,结束了之后还要按照会议中明确的事项调整好PPT,然后次日上午再继续新一轮的讨论。

    想来总监们是不懂熊总的心思,PPT是按照昨天的要求改好的,但是熊总今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原本以为经过一个春节长假,大家都会以全新的面貌开启新一年的奋斗,然而只有熊总自己是那个精力充沛的,总监们以最快的速度纷纷再次陷入迷惘和摆烂的状态,面无表情地说着假大空套话来敷衍熊总的激情澎湃。

    忍无可忍的熊总又一次想起了张宝伟,虽然他并未能发挥鲶鱼效应,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张宝伟加入呢?新的玩法油然而生。当天下午,熊总就让每个部门安排2-3个基层人员参会,基层人员也是有选拔要求的,在过去一年里做出明显贡献的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言语中暗示着,这次参会其实也是后续选拔管理性人才的一部分。参会人员数量的增加更是严重拉长了会议时间,降低了会议效率,所以会议按照项目再一次进行了拆分。这一拆分不得了,参加会议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原本李知聪是根本不会被选中的,但是碍于正在负责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也被迫每天上午要参加项目例会。讨论一些与本项目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的议题,参加了两天之后,李知聪实在忍无可忍,找了莫效渊吐槽。莫效渊发了个无奈的表情,然后把知聪拉入了一个微信群。原来他们之前就参加会议的人早就拉了群,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如果只是这样苦中作乐,日子还能勉强熬下去,毕竟重点项目一般会在3月底正式敲定并开始落实,3月就是那个最终期限,而且截止目前都是远程办公,不论怎样都比面对面挨骂受得伤害要轻不少。但,压垮骆驼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出差。

    开工2周之后,符合条件的员工陆陆续续开始去公司办公,熊总更是觉得自己不远百里不畏疫情地奔赴工作一线是一种值得歌颂的伟大事迹,开始暗示总监们可以来东耀市出差办公,再遭到多次拒绝之后,逐渐演变成要求重大项目人员必须出差,否则视为缺勤。此话一出,算是彻底凉了大家的心。曾基泽是第一个提出离职的,那天他开车带着胡思理和张宝伟一起去总部出差,在陪同熊总给CEO汇报完毕后,直接递交了辞呈。熊总意外地没有做任何挽留,而是让他去找人事走流程,然后把胡思理喊进了办公室,一谈又是一个下午。

    曾基泽离职流程处理的很快,交接工作也是在当晚回到明华市后,打包了一份文件给了胡思理就结束了。待熊总问及胡思理交接是否顺利时,他是这么回答的,“曾基泽也是刚从供应链模块转到零销模块,所以了解的也不深入,之前的汇报工作和材料整理我都有参与,对目前工作开展应该不会有影响。”听了此话,熊总便在流程上点了同意。三天后,李知聪、向林他们在明华子公司的工位上,看着曾基泽在办公室里一身轻松愉悦的收拾自己的东西,然后和大家一一告别。

    熊总会让曾基泽快点离职,是想最大程度降低对其他人的影响,但是到此时已经于事无补了,三周后楚小满也提出了离职,紧接着又走了两个资历浅的产品经理,到了4月初向林也提了离职。看着身边玩得好的饭搭子们一个个都要走了,李知聪心中焦躁不安,虽然也想赶紧换个公司,以免继续承受随时随地来自熊总的压迫,但是满姐的一番话开导了自己,“你刚开始做供应链不到一年,而且你的职级和资历相对较浅,某人不会把你放眼里的。这个系统是我们一起搭的,在业内看也是具备优势的,你完全可以再沉淀一年。疫情之下工作都不太好找,如果你现在着急跳出去肯定谈不到一个好价格,还会让你失去磨炼的机会。”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李知聪要结婚了,原本需要筹备的事情就很多,换了工作不仅假不好请,还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在与女友商量之后选择了留下。

    向林离开时把重要工作交接给了李知聪,这对他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虽然刚接手的一个月里与研发和运营产生了不少摩擦,但很快也熬过去了。同时间内,研发部门也不断有人在离开,他们倒不是因为需要参加折磨人的会议,也不需要出差,而是因为熊总力排众议强力推行的中心组织架构变革。

    这份架构变革方案是年前规划并上报集团公司的,仓促的时间里赶制的方案必然存在诸多未细化或无法落实之处,总部集团自然是知道的,加上疫情的突发因素,所以并未要求现在就开始推进规划落实。但熊总不这么认为,他坚信如果能在月度高管会议上展现自己的超强的管理能力,一定会获得CEO的嘉奖。所以,他在没有专业人事经理的辅助下,凭着自己的想象力,产出了一套乾坤大挪移式的架构调整,各研发部的负责人被重新分配了新的系统模块,自然他们所领导的团队成员也跟随着一起换。别家公司如果某些系统做的不好,大概率是换个负责的领导,淘汰几个干的不好的。但在这里,不论好坏全都被换,一时间,大家开始猜测熊总此番的动机,能不惜牺牲系统稳定性,无视程序员们的怨声载道,做出这般明显是为了调整而调整的安排,应该是另有所图。

    李知聪一直没有想明白熊总到底唱的哪一出,直到向林离职后的一周,大家在群里闲聊时拉齐信息才明白,熊总一直在为某几位总监的职级调整做铺垫。可失算的是,集团预期今年销售不太乐观,计划只对部分核心人员做职级调整,传言连薪资普调也准备取消了。失去了升职涨薪希望的同时,基层研发人员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做了一年的系统拱手让人,还得去接别人的烂摊子,为这点碎银子真不值当,有些人找到涨薪的机会立刻就走了,有些人划水摸鱼混日子等拿到绩效奖金再跑路。

    4月初绩效奖金如期发放,信息中心也迎来了新上任的人事经理池星斗。为了应对每周都有人在提离职的刺激场面,池星斗从熊总那借来了小朱,每周来明华市出差3天,集中进行离职面谈。在他俩不懈努力下,到了6月初,信息中心在明华的团队很快就减半了,但是空缺的岗位都一直没有新人接上,留下的人也是勉强维持着日常工作开展。遇到缺人的时候,顾达权和姚富贵总会找池星斗询问招聘进度,得到的回答要么是公司没有指标,要么说已经在招了,还没有合适的。

    相比之下,楼上的零销中心却一直在加速进人,冷清了许久的17楼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慕他人门庭若市,叹自己门可罗雀,本就好奇心很重的吴来仕特意去招聘网站搜了搜,这才发现信息中心招聘的岗位都是要求在东耀市办公,这个消息迅速传开了,它像一块硬泥巴被扔进了潭水里,溅起了水花,惊动了鱼儿,也埋下了泥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