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银色降落伞 » 第五章 业绩不行抓考勤,产品人抱团自保

第五章 业绩不行抓考勤,产品人抱团自保

    为了替补关菲菲岗位,集团人事部临时安排一个毕业只有半年的人事助理小朱过来支撑一段时间,而这个小朱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熊总的私人助理,他来的第一件真正与专业有关的事就是被熊总安排去统计全中心的考勤数据,并在次日的早会上进行分享。勤勤恳恳的小朱不仅拉出了近3个月的考勤数据,还认真做了图表分析,把在学校里学到Excel技能都使上,为了防止自己在这么多管理层面前出丑,还提前把PPT发给了熊总过目。熊总看到这略显稚嫩但数据详实的PPT,回了两个字“可以”。

    早会上,当小朱磕磕碰碰地说完了PPT里的全部统计数据,在座的总监们都如坐针毡,在安静中等待着熊总的发难。最惨的是曾基泽,产品部明显工作时长要远低于其他部门,反而在请假,调休,补卡次数排名上是遥遥领先。疑心病本就重的熊总先开了头:“曾总监,听完这些,你有什么想法?”

    曾基泽抬头看了看熊总,为难地欲言又止,转头看了看其他人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不得不开口说道:“产品部最近的平均工时的确少了些,但在项目上并没有懈怠的地方,并且李知聪和莫效渊的加班时长在全中心也是遥遥领先的。”

    熊总敲了敲桌子,示意对方停下来,“看来你好像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产品经理的工作属性和研发测试人员还是很不同的,我从来也没有强制要求你们在出勤时长上争个高低吧。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经理都只满足于承接业务方提出的一些基础的改善型的功能,从来没有提出什么对公司,对业务真正有价值的项目。这点你认不认同?”

    曾基泽愣了一秒钟便赶紧点点头,熊总于是继续说道:“产品部既然产出不及预期,我觉得这和工作时长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比起研发测试,他们太舒适了,也就养成了满足于眼前被分配的任务,而没有更近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我建议啊,每周弄两个晚上,组织一些主题研讨会。不开研讨会的时间,可以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产出一些规划材料,你看怎样?”

    曾基泽微微瞪大了双眼,然后沉默地点点头。

    “曾总监,你作为产品部的负责人,有没有觉得自己在管理能力上表现的很平庸呢?产品项目的方向是我在给你指导,现在连日常下属的管理也要我来手把手教,这么看做这个产品部的负责人,很轻松嘛,远比我这个总经理舒服的多嘛!”话说道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上演了无数次,如果当事人不做任何挽救性措施的话,怒火很快就会被转移到下一个人,而现在的情况下,曾基泽似乎并没有回应的迹象。

    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顾达权开口了,“我们研发一部最近在项目上没有之前那么忙了,所以不知产品部开展研讨会的时候是否方便让我们部门的一些资深专家一起参与下?”说着把头转向了曾基泽。

    “欢迎,欢迎,一会会议结束我就着手安排此事。”然后看向熊总说道:“感谢您直接指出我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会积极着手去解决,希望能在短时间里有明显的改善。”

    曾基泽觉得这样的回复应该就能让熊总从自己这里翻篇,但他还是失算了。看对方没有入套,熊总只能自己引入本次会议的主题,“能有改善自然是好的,不过我看你现在下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今年毕业的管培生你们部门应该占了5个吧,据了解他们正常进度都有些慢啊。小朱,你也是今年毕业的吧?”

    “是的,熊总。”小朱突然被点名,赶紧回应道。

    “你看小朱,调到我这里才两周吧,现在都已经能在中心管理层会议上做汇报了。曾总监,你要加油啊,你总不至于比我还忙吧?要是你精力的确不够,我也不勉强。明年公司重点会有所调整,我还是希望你能一直承担更重要的事情,至于今年重构的那些系统,都让各自产品经理负责吧,年前在他们当中选个负责人。”熊总停顿了一下,把目光投向坐在最远处的贺栋,“中心在扩张,我们很需要不断发掘像贺栋一样积极主动且有想法的管理人才,让我们中心持续产出更有价值的项目,不然,如何向CEO解释每年这么高额的成本呢?”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的低下头。从会议室出来,顾达权拍了拍曾基泽的肩膀,“换个角度看也是好事,听说明年重点在零销中心,你可以不用再长期出差耗在这里了。”曾基泽抿了抿嘴唇,点点头,“权哥,今天谢谢了。”

    曾基泽能做到产品总监的位置上,必然不纯靠运气,他也是有两把刷子的,那就是PPT和出差,但这两个技能都是服务于领导们的,在下属的管理方面他可算是乏善可陈。不走运的是,他下面的那些产品经理们各个桀骜不驯,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原本散沙般的一群人却因为长期出差同甘共苦,反而搭建了更牢固的队友情谊。好在,他们也没有想要干掉自己这个领导的意思,而是躲在管理层的盲区里划水摸鱼逍遥快活,上级安排的任务他们也是尽力做好,实在做不好的也是因为客观因素,以他曾基泽的能力,这样的团队是驾驭不了的。

    当天下午曾基泽就在产品部门内会议上转达了熊总最新的精神主旨,并分享了测试部内部选举新一任测试总监的流程,“请参与供应链重构的产品经理们在两天内内部选举出一个负责人,提报给我和人事助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么?”

    “如果我们选不出来呢?”开口的是向林。

    “关于这个熊总也没有做指示,你们先选吧,实在选不出来多半他应该会挨个找你们谈话。”

    “谈话?谈什么?”莫效渊一脸不屑的表情。

    曾基泽笑了笑,“他要谈什么你们也清楚,目的肯定是为了让你们选一个负责人出来。我建议你们早点定一个,也省了中间过程,反正结果都一样。”

    “我们选出来之后呢,就一定是这个人么?”这次是李知聪。

    “不出意外应该会是,当然熊总应该还会再综合考虑下。也不是所有后选人他都会同意,毕竟已经有贺栋这样的珠玉在前了,标准肯定是越拔越高的。”说道这里反而露出了一脸无奈。

    李知聪同向林、莫效渊还有其他产品们相互交换了眼神。待曾基泽走后,剩下的产品讨论了起来,张宝伟和胡思理是不参与本次选举的,因为他们并不负责供应链重构的任何模块,而且明年零销中心会成为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他们却对这次内部选举充满好奇,或许能为明年他们升职竞选提供借鉴,所以也坐在一旁看戏。

    “有人想做这个负责人的么?”向林问道,“想当的早点说出来,我们可以优先考虑。”

    “老向,我们这群人里,你和老莫的资历最深,就算我们有这个想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嘛,要不你俩中间出一个人吧。”说话的是楚小满,人称满姐,过去半年一直在集团子公司的各个项目上出差,平素里为人爽快八面玲珑,工作上砍需求吵架也是一等一的水平,所以她的威信很高。

    “满姐,你真不考虑么?做了总监就不用再画图跟需求了,你不是最烦那些研发和你抠细节么,多好的机会。”莫效渊帮腔地忽悠道。

    “你看看曾总监,这一年来白头发长的,你满姐我风华正茂,可别祸害我啊。”接着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李知聪,“要不你上?你学过管理学,最近两个项目做的也挺好,理由充分,无可指摘。”

    李知聪赶紧摆摆手,“我不行,我也不想,还是让老莫和老向出一个人吧。”

    莫效渊看看向林,又挨个问了一遍在座所有参与选举的产品经理,“资历浅也没关系,这个岗位其实更需要的是输出材料的能力,我们是真不想做这个总监,倘若你们谁上去了,我们也是会积极配合的,不用担心。”就这样连哄带骗,依旧没有一个人给出正面回应。

    “老莫,”楚小满打断了莫效渊,示意差不多了,“我们晚上就开始投票吧,等会你弄个链接扔群里,截止明天上午9点,不投票的也算弃权。”这场选举动员会就算结束了。

    吃完晚饭,莫效渊打开统计结果一看,所有人都完成了投票,依次排名:莫效渊(4)、向林(3)、楚小满(1),李知聪(1),弃权(2)。站后面的楚小满和李知聪见此结果忍不住都笑了出来,坐在前面的老莫和老向立刻转头看向身后,“我弃权了。”“我也弃权了。”满姐和知聪赶紧否认。

    “你是不是投给了我?”老莫盯着老向。

    “你不也投给了我?”老向回瞪着老莫。

    “真的要笑死了,老莫你就从了吧。”楚小满拍拍老莫的肩膀笑道。

    “那断然不可能,明天早上肯定会先找我谈话,待我严词拒绝了之后,你们仨一个都跑不了。”

    “我们这样做,会成功么?”李知聪有些拿不准。

    “别担心,你还不了解熊总么,升职这种事情,他必然是拿来当做天大的恩惠,若是你拒绝了他,只会觉得你这人不识抬举,烂泥扶不上墙,不仅不会强按着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以后更不会再找你画饼了。”满姐似有经验地说道。

    曾基泽驾驭不了的团队,熊总也同样驾驭不了,但是他比起曾基泽具有一个很大的特质——盲目自信。次日上午晨会获悉产品部已经光速选出了莫效渊,甚至丝毫不掩饰心中得意,不惜花费半小时来发表感慨,捧自己决策之英明,踩他人管理之无能。曾基泽自然是一言不发,只有在熊总要求下午安排莫效渊来沟通时才点点头,并表示自己下午还要去参与业务部门系统复盘会议,就不一起参与沟通了。得了新人自然就忘了旧人,挥挥手表示你自便。

    原本定的是下午2点进去沟通,硬是等到了下午3点多,莫效渊才被喊进熊总办公室,还未坐定,就听到熊总开始一番滔滔不绝的自夸和画饼,听了10多分钟,老莫觉得差不多了客套完,该进入正题了,便言辞恳切地说道:“熊总,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但是我这次是被迫选上来的,我自己觉得能力不足,承担不了这份职责,还请您能理解。”然后双目直视对方,生怕错过一个表情细节。

    熊总先是瞪大双眼停了半秒,接着蹙着眉头扯了下嘴角,然后恢复了傲慢神态,故作轻松地说道:“我喊你来沟通也是为了综合考评一下,就像面试的复试,复试。你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我其实也这么认为,毕竟做管理层,首先要的就是自信,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了,那肯定是做不好管理的,气势上就矮了一大截。平日里你还要多向贺栋,向薛梓豪学习学习...好了,你先出去吧。”

    莫效渊回到工位上便向其他几位汇报了自己的成果,到了晚上向林被邀请进了办公室,这次曾基泽也在。熊总似乎是总结了经验,上来就先问向林的态度,向林把准备好的推脱之词一字不落的说了一遍,很快就被熊总挥挥手请出去了。这么快就结束倒是让向林他们很意外,更意外的是,熊总并没有再让楚小满和李知聪去“复试”。内部推选负责人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官方说法是:熊总觉得候选人还需要再进一步观察考核,所以暂时先把供应链模块的产品都划为直接向熊总汇报。

    消息一出,除了曾基泽和胡思理,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郁闷。李知聪他们不开心是因为不想和熊总过多的接触,李宝伟不开心却是因为这么好的机会没有落在自己的头上。向林开玩笑地给他支招,“这有啥,你可以自己争取啊。熊总最喜欢会写PPT会汇报的主动型人才,而且我看你和熊总具备很相似的特质,一定会志趣相投...”听的一旁楚小满和莫效渊连连说老向太损了。

    其实,以张宝伟的职级能向熊总主动争取的机会寥寥无几,加上这次产品部调整导致熊总管理幅度变宽了,大量的时间耗在与这群资深产品们斗智斗勇。所幸张宝伟凭借着同款盲目自信的精神,终于在等来了转机。临近元旦的某个下午,在熊总主导的产品部门Q4季度总结会议上,他以主动回应的眼神,滔滔不绝的口才,准备充分的精美PPT,在当下死气沉沉的气氛里,成功脱颖而出,获得了熊总的钦点,从此每天早上总监们的早会里,多了一个基层代表,这个基层代表甚至还参与了2019年度信息中心规划和预算的制定。

    能赋予张宝伟这样大的权力,自然是另有所图,熊总经常在与那群不听话的资深产品开会时,盛赞张宝伟的出色表现来拉踩鞭打在座的其他人。无奈根本没人吃这套,反倒是大家把熊总那些溢美之词都完完整整地转述给张宝伟,进一步促成了两人长达3个月的蜜月期,那个时候张宝伟每每谈及此事,都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伯乐,对熊总的慧眼识金更是大加歌颂,活干也就更加卖力。

    张宝伟虽然很努力,但是能力的确有限,远未达到产品总监的水平,这一点熊总心里很清楚,可是那群资深产品经理占用了自己大量的时间,现在又不能扔回给曾基泽,无奈之下,才想到了薛梓豪。薛梓豪和莫效渊一样是辉煌集团的老员工,信息中心合并前一直是原技术中心的供应链组的技术负责人,不仅技术过硬且学习能力强,最大的优势是他和那群难搞的产品这半年来合作了五六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很顺利,还都没有投诉,业务方和产品们对他评价也都一致的好。这样优秀的人在熊总眼里反而是个威胁,到目前薛梓豪在资深专家职级上已经干了2年多,距离总监只差一步,就算熊总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现在不得不用这个来画饼了。

    薛梓豪对熊总却是怀着一份敬仰之情,在张宝伟之前,薛梓豪是唯一参与中心管理层会议的非总监级员工,熊总每次公开演讲,都能看到薛梓豪坐在下面认真做笔记,熊总安排的任务他也是一丝不苟的完成,可谓是恪尽职守。所以在这次熊总提议让他兼管供应链产品的时候,他更是心怀感恩的接下了,甚至都没有等熊总开口聊一聊潜在的升职加薪。

    得知这个消息后,莫效渊和李知聪是最开心的,这个安排一来让他们不用每周再去给熊总做一对一的工作汇报,二来他俩正在一个重要项目即将上线的紧要关头,近两周程序员们和产品因为各种需求延期的问题天天干架,汇报给熊总,对方直接当做没听到,这下好了,大家都归薛梓豪管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对项目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