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那些事儿之英雄无双 » 第22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22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守城小队见此情景,急忙拿起武器将曹操围住,怕其逃脱。

    曹操心中暗暗叫苦!心想怎得如此倒霉,竟被守城小兵认出。更没想到捉拿他的海捕文书和画像,下传的如此之快。

    心中想着是否杀了这几个小兵夺路而逃,可放在平时倒也罢了,此时体困马乏,又无兵器,若要反抗,只怕凶多吉少。

    正思考间,那队伍长对其说道:“恁可是那刺杀丞相类曹操?”

    “……”

    “吾从许昌而来,前去洛阳经商,路经此地,何人曹操,吾怎认得?”曹操怒斥道。

    听此人这么一说,张恒也犹疑起来,毕竟曹操此时模样,与画像相差不少。

    但拦都拦了,先押回县衙让县令大人见见再说,万一真是曹操,那不立大功一件吗!

    想通此处,张恒带人捆了曹操,向县衙押解而去。

    来到县衙,通报县令。县令命人将曹操押到大堂审问。

    曹操大声喝道:“我乃客商,复姓皇甫,尔等无故拿我作甚?”

    县令定睛看了曹操一阵,又沉吟半晌,说道:“吾之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就是曹操,汝不必再隐匿避讳!来人,将这厮下进大牢,明日便解去京师领赏。”

    县令又命重赏守城军士小队,张恒带人大礼拜谢,领赏而去。

    深夜,县令命亲随暗地里取出曹操,带到后院进行审问。

    县令喝道:“我素来听闻丞相待汝不薄,汝何故做此大逆不道之事,自取其祸?”

    曹操心想:“这县令深夜带我到后院审问,岂非多此一举?此刻又出言责备我刺杀董卓之事,莫非诈我不成?其中定有缘由,反正横竖一死,我当见机行事,或许另有生路!”

    于是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自行解去领赏便是,何来废舌多言!”

    县令听曹操如此回答,便心中大定,于是屏退左右,说道:“汝休要小觑于我!我非那些个俗吏可比,只是无奈未逢明主耳!”

    曹操一听,喜从心来,又故意装腔说道:“吾祖宗世代皆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近来屈身常侍董卓左右,非吾投贼,实乃‘缓兵之计’,以寻机诛之耳!今事不成,实乃天意也!哎……”

    果然,那县令听得曹操此番言语,态度急转,问道:“孟德此行将欲何往?”

    曹操此时已经确定,这县令绝非董卓之人,便回道:“吾将归回乡里,代新帝暗发诏书,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实乃吾之所愿也!”

    县令听到此处,便不再犹疑,上前亲自解开曹操身上捆绑,扶其上座,再回身拜道:“公真乃天下忠义之士也!”

    曹操不敢托大,赶紧回礼问县令姓名。

    “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深受公之忠义所感,吾愿弃官,随公而逃。”县令回道。

    曹操大喜,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当夜,陈宫收拾行囊,带足路上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又各背上一把宝剑,乘马直奔谯郡而去。

    行了三日,到了成皋县境地,只见天色已晚。

    曹操用马鞭指向前方树林深处一座宅院说道:“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早年结义兄弟。我二人去其家中打探一下消息,且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出发如何?”

    陈宫说道:“如此最好!”

    于是二人来到院前下马扣门,说是来拜访吕伯奢。

    吕伯奢出而相见,看来人竟是曹操,大吃一惊,急忙将其带进内院。

    进了里屋,着急说道:“我听闻朝廷遍行海捕文书,捉汝甚急,汝父亲已去陈留避难,汝怎得会来到此处?”

    曹操将刺杀董卓的来龙去脉如实相告,又言说途经中牟县被捉一事,再转身说道:“若非陈县令大义相救,侄儿已粉身碎骨矣!”

    吕伯奢听完,心惊胆颤,其中所历风险,怎能轻易言表。

    于是对陈宫以礼相拜道:“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且在此处宽怀安坐,今晚便在草舍下榻一晚,明日一早再行赶路不迟。”

    说罢起身出门而去,许久归回,对陈宫说道:“老夫平日里贪嘴,家中已无好酒,且容我去西村沽一樽好酒相待。”

    说罢又匆匆出门而去。

    曹操与陈宫在房内久坐,忽然听到院子后面有磨刀之声传来。

    曹操猛地一惊,起身悄声道:“吕伯奢非吾血亲,此去甚是可疑!我二人当去后院探听虚实。”

    陈宫听后亦是惊疑不定,便与曹操一同悄声步入草屋后堂。

    只听见有人边磨刀边说道:“待我磨好快刀,咱们一起动手,将其绑了杀之如何?”

    听到此话,曹操坚定说道:“是也,我二人性命危矣!为今之计,当先下手为强,不然必遭横祸。”

    于是拔剑就向草屋内冲去,陈宫见已至此,亦拔剑紧随其后。

    二人手持宝剑,冲进屋内,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性命。

    杀了草屋之人,又怕有漏逃之人走脱消息,便挨屋搜去。

    二人搜到厨房,见有一猪被拴在此处待杀。

    陈宫当即羞愧难当,掩面说道:“孟德多心,我等误杀好人矣!”

    说完便急急出门上马,夺路而去。

    曹操见事已至此,亦无言语,也上马随陈宫而去。

    行出庄外不过二里路,但见吕伯奢骑驴而回,驴鞍前桥悬挂两瓶好酒,自己则手捧果菜而来。

    却见曹操与陈宫要骑马而去,便急忙问道:“贤侄与使君何故急急离去?”

    曹操答道:“侄儿身背重罪,不敢在庄上久住。”

    “贤侄怎能如此见外!吾已吩咐家人宰一猪款待,贤侄、使君还是同我一同回庄,吃饱饭食再行赶路不迟。”吕伯奢出言劝道。

    曹操不再答话,转身催马便走。

    吕伯奢无奈,只得骑驴向家中赶去。

    曹操行不数步,忽然停马不前,沉思片刻,便拔剑返回。

    赶至吕伯奢身前,喊道:“那边来者是何人?”

    吕伯奢转身望去,曹操一剑刺来,将其杀落驴下。

    陈宫尚未反应过来此事,曹操已杀吕伯奢复而转回。

    “适才因我等误会而行大恶,孟德这又为何?”陈宫又惊又气问道。

    “公台怎能不知,吕伯奢回到家中,见家人尽丧命我等之手,安肯善罢甘休?倘若呼唤左右邻舍,又报官来追,我二人必遭其祸!”

    陈宫心中五味俱陈,痛声说道:“知而故杀,是为大不义也!”

    曹操冷声回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一阵凉风吹过,直吹透了陈公台的心里……

    二人不再言语,只是闷头赶路。

    走到夜间,见路旁有一家客栈,于是进店打尖歇息。

    当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陈宫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地也睡不着觉。

    望着窗外明亮又孤冷的月光,沉思道:“我以为那曹操是个忠义之人,所以才弃官跟他,怎料却是个狼子野心无忠不义之徒!今日若留他性命,于国家社稷恐有后患!”

    想明此处,陈宫悄然起身,见曹操已在床上睡熟,便拔剑出鞘,欲将曹操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