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 第二百零四章十一交流会(三)

第二百零四章十一交流会(三)

    “你说之前的那个手表,是不是那个大个子弄坏的?”

    两人走着的时候,易筱月问他道,她似乎还不相信有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不是很明显吗!从刚才古玩店老板的表情以及态度就能看出来,人家肯定不会没事找事了!”

    就算没有曾经的记忆,看见这样的情况,武元胜也相信古玩店的老板没有说假话。

    他自己店里的东西,肯定都是清楚的。

    “故意把东西弄坏,就算他买了,不是也要花钱找人修理吗?”

    在店里,她应该也是觉得不适合说这些,所以离开后,才跟他又提起了这事,问出了她的疑惑。

    “人家肯定有熟人或者直接是亲戚啥的会修手表,拿去修根本就花不了啥钱!”

    看着她带着些许天真的样子,武元胜有点哭笑不得,她把别人都想得太好了。

    刚从学校出来不久的人,大多还是比较单纯善良的。

    等她在社会上多见识几年,经历多了,或许就会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

    “你要是这么说,那也有可能!”

    毕竟真有熟人会修这个,他们合作做这样的业务,就能说得过去了。

    “古玩里卖假货的人很多,等会儿到了古玩城,你去逛那些地摊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物品,其实都是一些仿品。

    以前是越高档的物品,仿制的可能性越大!现在是啥物品都仿制,不分高不高档了。

    就连两块钱一个的铜钱、铜元,都可能是仿的!”

    既然过来逛,他肯定要把一些情况先提前跟她说一下。

    “嗯!这个我听说过!”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古玩城的大门口。

    “今天来这里的人好多啊!”

    在门口看了一眼,路的两边到处都摆满了地摊摊位,看着那些摊位以及来来往往的人,易筱月又对他说道。

    “是挺多的!十一活动,应该是邀请了一些外地人过来。”

    他刚才听见里面摆摊的人说话的声音,有外地人的口音。

    这种交流会活动,一般都会邀请一些外地人参加。

    13年的时候,古玩行业大环境好,那时喜欢逛古玩市场,买古玩的人比较多,很多人全国各地买货、卖货。

    两人聊着的时候,走进了大门。

    “小伙子,看看有没有啥喜欢的东西!”

    刚到第一个摊位,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就对他说道,这人他有点面熟,是当地人,不过没怎么打交道。

    “我先看看,要是有需要的,我跟你说!”

    说着话,武元胜看了一眼他的地摊上的东西,不是太多,瓷器、铜器,纸类藏品、木器、各种玉石制品,钱币等都有。

    这些物品,真真假假混合在一起。

    看了一会儿,他在里面发现了一对瓷质的“鼓”形镇尺,比较精致。

    这鼓形镇尺高约7公分,最宽直径约8公分,上下面直径约6公分。

    镇尺是青花瓷的,面上都画有花卉的图案。

    武元胜把它们拿了起来,入手感觉很厚实,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两件物品应该是真品,清末民国时期的东西。

    “老板,这对镇尺多少钱?”

    把它们重新放在地摊上,他顺便问了一下摊主,要是价格合适的话,他打算买下来。

    这种鼓形的瓷器材质的镇尺,不算多见。

    放到摊位上而不是拿在手里不放,也是为了说明这件东西,自己可要可不要,让摊主不要乱喊价。

    “一对给600块钱吧!清中期的物品,包真!”

    地摊老板想了一会儿后说道。

    “600有点贵了,其实我跟你一样,也是搞收藏的。给你400吧,我也不对半还了!”

    他也想过对半还价,但那样的话,地摊老板肯定不会出售,毕竟东西对,错得太远,人家肯定不会卖。

    “你再加50!我这对镇尺你可以让一些懂行的人都看了之后再买,我说包真就一定保真!”

    摊主还是想让他加点价。

    “就400块钱,200元一个,不少了!行我就付钱,不行就算了!再说我买下来,怎么也要有点利润吧!”

    武元胜一副他不同意就准备离开的样子。

    “好吧!那就400块钱,早上开张的生意,你拿去算了。”

    摊主稍微思索了一会儿,就答应了下来。

    付了400块钱,让地摊老板把它们用报纸包好装了起来,然后他拿着东西就跟易筱月两人又往里面的摊位逛去了。

    “这里有一个刺绣好好看啊!”

    往里面又逛了几个摊位,易筱月指着一处地方对他说道。

    顺着她指的方向,武元胜看了一眼,发现确实有一个被木框装裱了的刺绣特别美观。

    这件物品是长方形的,长约40公分,宽约一尺。

    刺绣绣的是花鸟图案,花看上去是莲花、莲子。鸟有三只,两只在振翅飞翔,一只站在莲花旁。

    无论是花卉还是鸟,都用不同颜色的线绣上去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特别的自然。

    绣工很好,整付刺绣看上去很协调,没有不好的地方。

    他看了一眼这个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刚才听他说话的口音,像是外地人,省城那边的。

    “老板,你那个刺绣多少钱?”

    易筱月喜欢,他就问起了价格。

    之前在拆迁区,他也买过好几副十字绣,刺绣,不过都没有这个绣的好。

    “那个2000块钱!你看了边框的木料没,是黄花梨的,这可是好木料!”

    老板没有说里面的刺绣好不好,而是直接说了边框的木料好。

    刚才只顾着看刺绣了,他也没有仔细看木框。

    老板这样说,他把这件物品拿了起来,好好的看了一眼木框,发现它真的是黄花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