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医生:我在手术室词条无限合成 » 第四十一章 危难时刻!化工厂大爆炸(求追读,求收藏)

第四十一章 危难时刻!化工厂大爆炸(求追读,求收藏)

    急诊科,手术室外。

    姜明副主任刚刚完成了一例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病症是坏疽性阑尾炎,他使用了常规的三孔腹腔镜技术,一个主操作孔,一个副操作孔,一个观察孔。

    在创口的缝合上,他采用了美容式缝合,总体而言效果不错,但是还是会留有疤痕。

    最近姜明正在开展一个课题,那就是如何做到近乎无创的实现,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

    按照他的计划,这种美容式的阑尾炎切除术,拥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市场,也是这一次,他准备押宝冲击主任医师的课题。

    只是,这段时间以来,他的进展都不是很顺利。

    “如何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做到更小的创伤?”

    姜明思索之间,突然手机震了震,打开来看了之后,竟然是在魔都震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堂兄姜丰发过来的。

    “小明,跟你说个好消息。前几天我和禾城卫视的蔡主任交流了一下,他手上现在有一个《健康之路》的节目正在筹备,届时会邀请禾城的医生作为嘉宾。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你不是在研究急腹症领域,阑尾炎切除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你现在抽时间做个准备,到时候准备一份资料给我,我给你推一推。”

    “阑尾炎本就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具有天然的推广和科普的价值。要是你把握住这一次机会,很有机会拿下禾城市一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虽说我不是太看好市一院这个平台,但是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跳板。”

    作为医学世家,家里面从医的人很多,姜丰和姜明属于从小玩到大的,所以,只要有好事情姜丰都会想着自己的堂弟。

    看着姜丰的信息,姜明想了想,倒还真是一个好机会。

    “知道了,丰哥。”

    “你要是再叫我小明,我就把你拉黑了。”

    姜明对于这个称呼有着生理上的不适反应,从小到大,各种关于小明的笑话和段子,让他不厌其烦。

    “好的,小明。你有什么思路可以跟我说说,我帮你把把关。”

    姜明叹了口气,对于姜丰他真是无可奈何:

    “我现在正在研究一个美容阑尾炎的新术式,要是能够做出来,我觉得上这个节目就是如虎添翼。”

    姜丰一会回过来:

    “小明,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美容式阑尾炎切除术,很有市场和普及的价值。我建议你可以和美容整形科的医师,或者说挑选一些院内缝合上具有天赋的小医生,作为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培养培养。”

    “嗯。”

    姜明也是思考起来,这倒也是一个方向。

    “对了,你们急诊科有一个吴医生很厉害啊,在肌腱修复上,我都是甘拜下风。等下次来你们医院,我要拜访拜访他。”

    看着姜丰突然来的这么一句,姜明有些没头没脑,急诊科的外科组,除了霍云,最强的就是他。哪里来的能够在肌腱修复上胜过堂哥的人。

    应该是他记错了,姜明没有理会。

    姜明开始筹划自己的美容式阑尾炎切除术。

    “如果要组建团队,听说最近秦东来手下有一个基本功挺扎实的规培生。还入选了一个省级病例大赛的名额,等下次有机会了,考察考察,要是技术真的可以,倒是可以向霍主任要过来。”

    姜明毕竟是副主任医师,像霍云要一个小医生,也是那个规培生的荣幸。

    在他手下的可都是资深的住院医师起步,不乏主治医师打下手。

    ...

    ...

    在吴亭完成了阑尾炎切除术的首秀后,接下来的这几天,也没有新的病人,主要还是负责自己的手术的那几床病人。

    秦东来这几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新的病人给自己练习。

    又是一个夜晚,寻常的值夜班。

    暴风雨来前的平静!

    正在吴亭和罗明查房的时候,突然整个急诊科一副山雨欲来的态势。

    120急救中心和急诊科联系,在禾城的余县一家老旧的化工厂,因为设备隐患,发生了可怕的大爆炸。

    而且,这个化工厂爆炸的时间点也是非常巧合,正好是禾城电视台的团队在拍摄纪录片的时间点。

    现场一片狼藉,灯光师,道具,一名主持人,以及电视台的数名工作人员都是被波及,总的受伤人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但是形势非常严峻。

    急诊科的霍主任在做一台手术,已经连续八小时的大手术,得知情况后,也是准备做完立刻赶到急诊科指挥调度。

    在霍主任出来之前,急诊科的几位副主任医师也都第一时间赶到了急诊科,同时通知所有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

    所有在二线的主治医师也全部被叫了回来。

    相关的科室,麻醉科,普外科,烧伤外科,骨科,内科的一些骨干医师,只要有空的,全部被抽调了过来。

    这一次的化工厂爆炸,引发了火灾,还有化学用品的中毒,情况非常复杂。

    按照市一院的标准,这种瞬间一次性造成超过20人以上的烧伤事件,被定性为成批烧伤救治行动。

    由于烧伤事故发生在距离市一院有一定的距离,这种破坏性巨大的事故,很容易导致呼吸道烧伤,随时有窒息危险,有的患者存在合并烧伤和休克。

    在接到通知后,市医院的各部门也是密切配合和组织协调起来。

    这种场面,吴亭当然也是第一次遇到,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罗明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好在,市一院作为禾城的最强综合性医院,乃是历经考验的。

    紧急救援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成立,唐龙副院长挂帅,烧伤科主任卫国强,急诊科主任霍云,两位主任任副组长。各区主任及涉及多学科的主任任委员,医政科,护理部及后勤部门人员总协调。

    救护车的调配,救援直升飞机的联络。

    市一院出动了最新购买的高档救护车,装备着各种抢救设备,同时,配合空中救援,禾城市120系统,是有着直升机的转运,确保了及时平稳和快捷。

    转送途中病员的安全保障,现场医生救治的指挥与指导,以及达到市一院急诊科,烧伤科后,各项救治工作都是紧锣密鼓的动员起来。

    特别是作为这一次的中坚力量的急诊科和烧伤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全部都要发挥作用。

    麻醉科镇静镇痛,急诊科的气管插管,垂危病症的重症医学,脑外科,呼吸科,心内科,注定是一次多科室,多人员,紧张又刺激的救治。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林林总总,似罗明这种住院医师都是不够看的,更别说还是规培生的吴亭等人。

    在霍主任和卫主任,院长等人坐镇中军指挥调度的时候,作为急诊科外科组副主任的姜明,成为了外科组临时的组长。

    姜明也是第一次面临如此重大的救治行动,按照霍主任的吩咐,拿着记着条条目目的笔记,开始动员急诊科外科组。

    同一时间,作为急诊科内科组的副主任医师钱明华同样在动员内科组。

    秦东来,罗明,吴亭,程枫等人都是听着姜明副主任的安排。

    “诸位,我们外科组将要配合烧伤外科共同救治。等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会进行伤情分类,大致分类为:危重病人妥善安置到重点病房,特别对30%以上烧伤面积的深度烧伤病人,由我和资深的主治医师负责配合烧伤科医生...”

    “烧伤面积30%以下的中小面积烧伤病人安置在普通病房,主要由主治医师和资深住院医师负责...”

    “其余低年资的住院医和规培生,实习医生,在能力范围内,配合清创,缝合等,由各自的带教老师负责安排...”

    “大家要充分做到医生,护士,病人三到位,注意要用温和的语言安抚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取得病人的配合治疗...”

    “对伴有呼吸道损伤的病人及时早期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气管切开指征者,及早做气管切开,防止呼吸道阻梗,危急病人生命...”

    很快,姜明将急诊科的外科组安排完毕,只是,对于对于这一次的成批烧伤病人救治,他心里面也是没底,不知道急诊科的医生能不能应付的过来。

    尤其是像气管切开的处理,烧伤切痂处理,还有重度烧伤休克病人的体液补液治疗...掌握这些技术的资深医师可不多,一些低年资主治,住院医都指望不上。

    霍主任又是刚刚完成一场8个多小时的大手术,姜明忧心忡忡的等待第一批伤员入院。

    另一头,秦东来带着罗明,吴亭,程枫几人,作为其中一个小组,负责普通病房的烧伤病人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