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复中原 » 第38章 引的朝廷关注

第38章 引的朝廷关注

    这时候宰执赵鼎向赵构拱手道:“官家。据老臣了解。这国子监的学生是在读了一个叫《红日》小报所书的《唯鲜血可洗刷耻辱》一文后,义愤之下,串联众人方有了此篇上书。

    其原文我也看了。

    水平……”

    赵鼎皱眉叹息一声道:“水平也不好说。但却不知为何老臣看完之后也心头堵塞,义愤难当。”

    赵伯玖瞥了赵鼎一眼,撇了撇嘴道:“觉得写的差劲就是差劲,还用水平不好说找补,这老头人还怪好嘞。”

    然紧接着,赵伯玖便后知后觉的一惊心道:“我尼玛,朝中都知道《红日》小报了。朝廷再一深入调查不会再查到我吧?”

    然此时没人注意到赵伯玖脸上的不正常。

    皇帝赵构在听完赵鼎所言点点头道:“此事我已经令皇城司调查了。

    这《红日》小报流行时日并不是太长。

    在其前几期,其上所刊内容为叫《西游记》的故事。篇幅颇长,小报将此题材自命名为小说。

    这小说我也看了,写的颇引人入胜。

    唯大闹天宫那一段为人所不喜。

    也不知为何最近一刊竟然发表了一篇文章,尤其是最后所附的长短句,套不上任何词牌。

    此也看得出文章作者如同孙悟空似的是一无规矩之人。”

    听此,众人纷纷呵呵笑起来。

    待笑完,沈与求道:“官家。前些时日,我等便定下北伐之事。如今此篇文一出,臣打探了一番,众百姓纷纷传阅,皆言当打回东都去,民心可用。

    臣以为不如趁势将此文刊发至邸报,并将北伐之策通报全国,令我大宋子民皆踊跃参军,官家以为如何?”

    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点点头道:“沈相所言甚是。臣附议。”

    孟庾也点点头道:“臣亦附议。”

    赵鼎并未说话,但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上面皇帝赵构沉思了片刻也点点头道:“此事政事堂与枢密院一同去做吧。但我尚有一事,此《红日》小报诸位以为如何?”

    这话一出,赵伯玖紧张起来,这些人的讨论内容就决定了《红日》小报的命运,由不得他不紧张。

    这一次,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明智的选择闭嘴了。

    小报《红日》的处置不属于军事相关,不涉及枢密院的职责,多嘴的话便是越权了。

    而三位相公则是相互看了看,尽皆沉吟起来。

    见没人说话,参知政事沈与求先开口了:“官家。小报历来有之。此前曾也打击过数次,然终究死灰复燃。

    臣以为堵不如疏,正如《红日》小报,其文一刊,便引得众人阅读,甚至引得国子监学子联名上书。

    若此时行封禁之事,恐引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甚至言辞激烈也将至朝廷于难堪之境地。

    不若依托邸报,放开发刊控制,仅审核发刊内容。

    如此一来,有申请发刊小报者便需缴纳一部分税收,我朝廷也能多一份钱财,若内容不符合,便不准其发刊,也有利于我大宋控制民间言论。”

    孟庾也点了点头附和道:“沈相言之有理。臣附议。”

    “臣也附议。”宰执赵鼎也拱手道。

    皇帝赵构微微颔首道:“便就如此办吧。但在此之前,还得大理寺、临安府呀刑部并皇城司对凡泄露我军国机密、肆意辱骂朝廷、愚弄百姓等诸多不法小报清理一番。

    宰执,此你来安排。”

    赵鼎拱手道:“是。”

    而赵伯玖也松了一口气,小报《红日》上刊发的内容虽然受到限制了,但其作为钱袋子的作用却保住了,这就算是最大的胜利了,而显然赵构也并未有深挖的想法,不然恐怕搞不好赵伯玖他本人也会被暴露。

    待论政完毕,赵伯玖回到自己住处便将冯虚给叫来。

    冯虚听闻赵伯玖招呼自己赶紧来到赵伯玖身前道:“宗子,您找我?”

    赵伯玖点点头道:“想必你也知晓,近些时日我《红日》小报因我所刊之文章闹的沸沸扬扬。”

    冯虚兴奋的说道:“我听说,听说国子监的太学生们看完了之后都在联名上书呢。

    现在京中各茶楼酒肆都纷纷为宗子所写那篇长短句谱曲唱和。

    而且我听说就根据宗子那篇长短句的韵律格式,竟新出了一词牌名叫《净胡尘》。

    现在都可火了。

    甚至李大家,李清照都照着宗子您的词牌写了一首曲子。”

    “啊!”赵伯玖真被吓到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抄录的一篇后世的《知识青年从军歌》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甚至大词人李清照都下场根据这格式音律写了一首词。

    李清照其他婉约派的诗词赵伯玖也仅仅记得写只言片语了,但那一首豪放派风格的诗《夏日绝句》赵伯玖却依旧可以一字一句的背下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啊,相比项羽,这些苟安在临安的当权派简直令人耻辱。

    然一想到上一世曾经学到过的李清照人生经历的赵伯玖知晓其晚年过的也是颇为凄惨的,他也忍不住叹息了。

    李清照44岁时,“靖康之变”,赵构建立南宋朝廷后不久,李清照带着她数量巨大的各类藏品,踏上了南迁之路。

    然在回去的路上,藏品尽皆丢失,赵明诚在南迁途中染疾去世,让李清照备受打击,从那以后,她失去了知音。

    后来,李清照开始了新的生活,再一次婚嫁。

    然而,谁也没想到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此人名叫张汝舟,他本以为李清照有诸多收藏,家中应有钱财万贯。

    当他得知李清照几乎一无所有时,对待她的态度彻底改变了。

    忍无可忍的李清照把张汝舟告到官府。

    根据当时的刑律,妻子告发丈夫,要承受三年的牢狱之灾,于是李清照开始了三年的狱中生活。

    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但赵伯玖也没想到已经老年的李清照竟然依旧活跃在词坛,每每有新词更是引的整个临安传颂。

    思及此,赵伯玖突然有一个念头,他想见见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大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