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鼎:我以机关成圣人 » 第一百三十二章.战略物资

第一百三十二章.战略物资

    邵应雄和墨家弟子不认识这玩意很正常。

    因为这玩意大多出现在粪坑乃至家畜饲养的地方,或者是人迹罕至的溶洞里发现。

    这年头,只有少量的医家和方士,会取来用作药石或是炼丹。

    “好东西啊……好东西……”

    周溯盯着硝石喃喃道,尤其是他还亲自拿灯油尝试了一下。

    载着火苗的灯芯在灰白色的硝石粉上面一蹭,呲啦,顿时升起一阵青紫色的烟雾,并且伴随着一股点燃鞭炮时能够闻到的硝烟味。

    周溯立即就兴奋了,在如此炎热的大夏天,这东西可是让人无比的期待。

    “怎么个好法?”邵应雄问道。

    他这也不是挑刺找茬,而是真心询问的,毕竟周溯之前做的那些东西的效果,的确是有目共睹。

    不过这一问,倒是把周溯给问住了。

    他总不能说,自己想用硝石制冰来享乐吧?

    “咳,嗯。”周溯假意咳嗽了两声,借口道:“大师兄平时是如何生火的?”

    “用火镰。”

    “嗯。”

    所谓火镰,其实就是一块金属器绑上火绒,然后快速地劈砍燧石,摩擦起火的一种方式。

    火镰属于钻木取火的升级版,而周溯可以在此之上,用这玩意来制作火镰的升级版——火柴。

    周溯随口跟邵应雄描述了一下。

    “什么,能够随身携带,只有巴掌大小,石子的重量?”

    火镰虽然也能带在身上,但到底不怎么方便。

    可如果真像周溯说的那样,再要用火,可一点都不麻烦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阴阳家的。

    “那么点火效果如何?”邵应雄继续追问。

    周溯莞尔,朝着石桌努了努嘴:“你不是看到了吗,一点就着了。”

    “那还真是个好东西。”

    “师兄啊,这个多快能够采集运过来?”

    虽然说采集来的硝石还需要一些提炼的步骤,但周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为这个炎热难耐的夏日注入一丝清凉了。

    “师弟着急吗?”

    “急啊。”

    这吃不上棒冰,催不上空调能不急吗?

    周溯说完,想起了自己的形象,遂又道:“如果师兄不方便的话,那搁且几日也无妨。”

    “哦,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如果师弟着急的话,那就多调遣一些门中弟子去采掘,也可以适当地雇佣一些当地的民壮。”

    “等等!”周溯打住邵应雄。

    “怎么了,师弟?”

    “师兄啊,这石头,暂时不能外传,所以还是挑信得过的,村里的农夫暂时就算了吧。”

    “竟是如此重要?”

    邵应雄深深地看了周溯两眼,后者沉默地点了点头。

    “好的,我明白了,我会亲自督促这事的。”

    “一切为了我们墨家的复兴!”周溯补充了一句。

    邵应雄一瞬间,变得充满干劲,正如之前周溯对他的评判,这位师兄野心勃勃,虽然平日里藏得挺好,但是一到这个时候,总是容易一显端倪。

    邵应雄估计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疏于表情管理了,立即请辞,着手去操办,可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

    “哦,对了师弟,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说起来,”邵应雄斟酌言语道:“自从咱们在景丘和临近几个村做了那些水车之类的机关器之后,最近周边的人明显开始变多了,师兄弟经常都能够感觉到觊觎的视线。你刚才说,这东西不宜张扬,所以……”

    这确实是个难办的事情。

    这个时代,除了商队,还有征发徭役时期,百姓都被圈在一定的范围,有些人终生最远就到过邻县。

    所以你看路上,平时的情况基本上是没什么人的,间或会有几个扛着农具,或是赶集回来的农人。

    但是景丘的名声宣扬出去之后,各色人马都汇聚了过来,有些是也想要吸取先进经验发展村子的,有些是套近乎想要分一杯羹的,有些是寻找商机的商人,还有一些贼眉鼠眼的,周溯也明白他们的底细。”

    那肯定是官府的人。

    开玩笑,你在人家的眼皮底下搞事情,真不把人家当一回事是吧?

    之所以人家暂时没有发作,是因为一来这是楚国旧地,民风彪悍,还有就是这事牵扯的墨家,墨家是干什么的,靠什么吃饭的,不会有哪个当官的搞不清楚吧。

    但这肯定也不是长久之计。

    邵应雄的话无疑是给周溯提了个醒,随着景丘影响力的增大,势必会牵扯到诸多的势力。

    或者说,有些人并不是视而不见,只是尚在绸缪之中。

    看来得把一些事推上日程了。

    “师兄我知道了,这事交给师弟我来办,在我搞定那些人之前,你尽量掩人耳目一些。”

    “好。”邵应雄对于周溯的能力也是信任的,尤其是他会匀功劳这一项。

    邵应雄走后,周溯立即找来了老邓,把邵应雄提的事这么摆开来一说。

    “所以少爷的意思是?”

    “咱们应该去跟这里的县衙老爷,还有上面管事情郡守沟通沟通,让他在各项事情上面通融通,这该花的钱得花。”

    周溯想起了殷通,这个人在陈胜吴广起义时被调任为会稽郡的郡守。

    当时这货一看天高皇帝远,这天下反秦声势浩荡,是想要联合当地的土豪世家反秦的。

    结果他把项氏好吃好喝的迎进城,回头就被嘎了脑袋,成为了项氏揭竿而起的投名状。

    从这点看,固然显得项氏早有野心,大丈夫岂可郁郁久居于人下。

    还有一方面,现今治理这块土地的官员,除了那些重要的职位选择空降,不少都是从楚人中提拔上去的,并且,这些人看的是能力,而不是对于秦国的忠心。

    就是这会稽郡,能够放任项家做大,其中明显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

    “可是郡守这些高官,要见面,得有些难度吧?”

    “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通过项家牵线搭桥。”

    “项家?”

    “对,咱们这次把经营南境的这么一大块肥肉喂给他们,总得有些表示吧?而且这东西同样也关乎着他们的利益,我不相信他们不明白,被官府盯上,咱们得有多大损失。”

    原本按照计划,周溯是让老邓跑这条连接会稽郡及南部百越诸地的商路的。

    老邓甚至有意培养一个班子。

    但是经历之前遇袭事件后,周溯这次说什么都不愿意放老邓走了,发展是一回事,但家被偷了,还发展运营个屁。

    所以就干脆让项家直接接手了商贸的工作。

    原本第一趟就是借用他们的车马人手,现在全权委托,更是轻车熟路——当然,这份利益,免不了也让对方占去了大头。

    是以,在周溯看来,就算是项氏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得从中做些事情,摆明姿态的。

    唯一让周溯感觉到不太好的一点就是这样一来就跟项家联系更紧密了,不过既然双方都在会稽郡内,要抛开对方也不切实际,所以周溯也就不作多想了。

    “那是交给项家来斡旋?”

    “不,让他们想办法打通关节,照拂一下县令那边,若是能够联系到郡守,那我们亲自去说。”

    老邓明白,这是少爷也在担心,如果统统放给项家去做,很容易在将来被架空,让事情变得不可控。

    “我明白了,大少爷,老邓马上去办。”

    “不忙,不忙。”周溯打断老邓。

    老邓望向周溯。

    后者道:“你告诉项籍他们,让他们把时间安排在月末,说不定有奇效。”

    老邓眉心皱成了川字,思索须臾,道“大少爷是打算利用之前开采出来的那些石头?”

    周溯笑了。

    给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知我者,老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