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鼎:我以机关成圣人 » 第一百二十六章.商贾

第一百二十六章.商贾

    此刻已经时值大暑,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

    一辆马车缓缓地西北方向朝南行来,负责驾车的是两个年轻的力士,虽然衣着普通,穿着楚地的短衫,但是各自双目深沉,健硕的体格一看就是练家子出身。

    而平平无奇的马车内,对座着一个中年与一个妙龄少女。

    中年人束冠蓄须,着一身深色长衫,约莫四十年纪。

    而少女十五六岁,穿一杏色长裙,正值碧玉年华。

    年长者坐姿笔挺,若不是间或会有一两声的咳嗽,哪怕马车颠簸,他的身形也如同松柏一般,巍然不动。

    而少女则正是芳华正茂的年纪,身子骨还没有完全的长开,却有着玲珑曲线妙曼天生。那细雪般的肌肤在这大热天下,不仅没有丝毫油脂,愣是生的吹弹可破,绝对不是寻常人家可以养育的。

    再加上那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美人胚子,可以联想,再过几年有多少英杰才俊会为了上门求亲而踏破她家的门槛。

    “咳咳咳。”中年男子也不知是不是马车颠簸,中年男子又咳嗽了一阵。

    “爹爹。”

    “不妨事。”中年男子的阅历,让他待人事物都保持着一丝威仪与严厉,但只有面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时,他才会露出由衷的温情和笑意。

    他掩了掩衣袖,藏住了内里衬上的血渍。

    少女脸上依旧挂着担心,但她清楚父亲的病不是靠休养靠药石能够治愈的,就连医家最好的医者,也只能暂缓他的病势而已。

    看到少女脸上挥之不去的担忧,中年笑道:“铃儿不必担心,为父的身体为父知道,这么多年从军生涯不都捱过来了。没看见你大哥独当一面,你嫁人,为父还舍不得死哩。”

    “别说死。”

    “好好好,不说不说。”

    中年人笑声牵扯到了肺经,又是一阵咳嗽,休复片刻,他才继续说道:“不过你跟着爷爷,大伯待在频阳不好吗?爷爷年纪大了,就指望儿女绕膝头了。”

    少女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转了转,看向马车的车顶。

    “主要是女儿想跟爹一起。”

    中年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末了,凑近了一点道:“真话呢?”

    “爷爷太烦了,管着管那,他管着离哥也算了,还喜欢管我,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动,还一天到晚逼着要练武。”

    “不喜欢就不练呗,”中年人道:“你没找你大伯说说情。”

    “找了。”少女鼓起腮帮子:“但你觉得大伯在爷爷那里顶用么。”

    言罢,少女的眼神直勾勾地望着对面的父亲。

    中年人一瞬间讪笑了起来:“爹在你爷爷那里也只有挨训的份。”

    “哼,还大将军呢。”少女气哼哼地别过头。

    中年人被女儿嫌弃也不恼,道:“你爷爷才是大将军,你爹我在他手下也就只是个大头兵。”

    两人笑闹一阵,中年终于认真说道:“不过铃儿,你得答应爹,到了南边的时候,你得留在卫护府,就算是出门也得带齐人,虽然秦军已经攻下了东闽二地,但依旧不安全。”

    “嗯,铃儿听爹爹的。”

    中年人伸手宠溺地摸了一下少女的脑袋。

    一时间,话题又转换到了这如画的江山上。

    “爹爹,你看,这一带的风景明显溪水变得多了起来,草木枝叶也变得繁茂了。”

    “这边是会稽郡,江流丰富,多河鲜。咱们待会路过乡里的时候可以找个地方歇息,然后问附近人家买些鱼回来。”

    “好啊。”少女快活地答道,甚至把半截身子都探出了马车外,遥遥一指:“爹爹,我认得那个,那是粟谷对不对,这些穗苗都长得好绿好高啊。”

    “嗯……嗯?”

    中年人一开始应声的时候,还没有想太多,但是当他投眼望去的时候,却被映入眼帘的画面给惊住了。

    这一片绿油油的良田,看的他是倍感惊奇。

    要知道,中年人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懂的可不仅仅是战场相关的方略。

    他爹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就是打仗比拼的是两个国家的底蕴和资本,个人在浩大的战争当中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而作为这个理论的基础,那就是粮草的供应,也就是眼前这些丰茂的稻田了。

    可是就他所知,楚地最为富庶,供应粮食最多的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

    比如说项燕的封地,就是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最高的地盘,也因此他们豢养那么多强壮的私兵。

    但是这会稽郡以南,与百越交接的区域,因为山多岭多,水路泛滥,积雨延绵之季很容易发水淹没稻田,又或者到了炙热的夏天,不断日晒,同样也会导致亩产不佳。

    这一点,从中年男子这南下一路来,所见所闻皆是如此。

    然而唯独眼前的情形却颠覆了他的认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中年人想明白,他身边的少女突然拍着手掌大叫了起来。

    “爹爹,你快看,那个是什么!?”

    这可不是小丫头片子头发长见识短,因为中年男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也是猛地一怔。

    因为他看到一个木头制作的大圆盘在在溪水的冲刷下嘭咚嘭咚地翻滚着,不断地有水帘被带起,又不断地有水珠溅落。只是饶是中年人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愣是看不出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何作用。

    少女提问半晌,中年人也只是愣愣地盯着出神,答不上来。

    他只能问前头两位赶车的亲信:“聚平,信贤,你们知道那个三丈高的木轮子是什么东西吗?”

    两位驾车的亲信自然也早就看到了那显眼的装置,耿直的信贤直接回了不知道。

    而他旁边稍有阅历的聚平,则揣测道:“老爷,会不会是什么机关器?”

    “机关器?”

    中年对于机关器并不陌生。

    毕竟他曾经替大秦国攻城略地,其中自然不乏那些用来进攻的器械,受到过机关师的相助。

    但是如此奇特的大型工具,建立在水渠上面,却是他平生仅见。

    随着马车的靠近,他们逐渐看清楚了这个古怪木轮的全貌,能够辨别出这应该是利用水流将其转动起来的。

    聚平提议道:“老爷,那边似乎有乡民在取水,我们要不要去问问。”

    视线里,果然出现了两个农夫的身影。

    他们一人拿着一个木桶,在水车旁接水。

    “好,去问问。”

    中年人当机立断,让两个亲信将马车驶近。

    那两个农夫一边打水,一边谈笑,看到马车靠近也没在意,直到车上的人向自己打了招呼:“敢问两位,这里是何处啊?”

    其中一名皮肤黝黑的农夫道:“这里是景丘亭。”

    “那两位可否告知,这在水渠上运转的庞然之物又是什么,恕在下眼拙,如此物什到底是什么物件?”

    “你觉得这是什么?”

    “我见两位在此取水,这莫非是一种方便取水的工具?”

    这话一出,两农人相觑一眼哈哈大笑:“这东西用来取水,也行,省了咱弯腰的功夫。”

    车上的人怎么听不出这是一句揶揄。

    好在,也没人动怒,亲信也是明白了,立即从兜里掏出几文钱,是妥妥的楚币道:“我们只是过往的商客,见到此物好奇,并非有所图谋,就想弄清而已。”

    黝黑皮肤的农夫嗤鼻道:“给钱,给钱我们就会说吗,这样怎么对的起君子?”

    “君子?”

    “君子就是制作这水车的人。”黝黑农夫得意道,仿佛制作出这台水车的人是他一般。

    当然,实际上制作出水车的也不是他口中的那位君子,那位君子只负责画设计图,真正制作并搭建的,是墨家的人和当地的乡民。

    “这东西叫水车?”

    “你在套我的话?”黝黑农夫不满地说。

    “不是不是,真的只是好奇而已,想知道这名为水车之物,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黝黑农夫很是纠结,他一方面想要炫耀这水车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觉得对这群人泄密会有什么隐患。

    好在这时候边上的同伴道:“君子也没说不让说,反而说如果邻乡附近有人问的话就推广出去。”

    “真的吗?”

    “真的呀,我上次听墨家的人亲口说的。”

    没错,推广出去的话既可以扩大他的基本盘,另一方面,也能够成为一种收益渠道。

    车上的人听到墨家两个字,都是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

    不过他们没有表露情绪,很快地又问道:“既然那位君子这么说,两位现在能告诉我们吧?”

    两位农夫看了看亲信手中的钱,相互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