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鼎:我以机关成圣人 » 第四十七章.疑惑

第四十七章.疑惑

    “老邓,你再看这个乡里,觉得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吗?”

    “大少爷觉得有什么问题?”

    老邓虽然在经验上远超周溯,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深居简出的大少爷思维活络远超常人,时常会有令人醍醐灌顶的惊人之语。

    “太干净,太整洁了。”周溯道:“你想想咱们在县城时看到的景象,在看看这里,路无野尸,家家闭户,反倒是那座人丁稀落的县城更像是着了疫病的感觉。”

    老邓道:“也可能是有人来收敛了。”

    “对,问题就出在这里。”周溯道。

    “大少爷发现了什么?”老邓还有些懵懂,不明白周溯话中的问题出在哪。

    “我虽然不通医术,但也知道疫病该有的一些症状。”

    周溯是个聪明人,若是真要碰上那种嘴唇朱紫,皮肤溃烂流脓流疮的病人,他早隔着十步开外就扭头走了。

    那不是他能救得了的人。

    虽然他兜里常备一些棱角包的活性炭,但那只能应急,距离医用医疗相差甚远。

    然后是次一级的。

    这种主要以发热发烧,眼睛红肿,上吐下泻为主。

    周溯观察过女童,进而又看了她的母亲,都不属于其列,并且在询问后得知。

    “那位寡母是死于积劳和旧疾,并非死于疫病。”

    老邓点点头:“她的气脉虚弱,是自然的油尽灯枯,非药力人力可救。”

    “那我们怎么能够知道村里的其他人,就是死于疫病呢?”

    老邓不由一怔。

    因为这话一开始就是由他先说的。

    但老邓这也不是空口白话,显然也有这么推断的依据——

    村里十室九空,而乡里周边又有药草焚烧的痕迹。

    周溯笑笑,用手示意老邓不必纠结,道:“好,我们先不纠结这个,我们再来说说,假如真如老邓你所说,这村里如今的状况是疫病所致,那么你觉得,前来收敛尸体的人,对待那些尸体的态度会是怎样?”

    “集中起来,挖个坑埋了?”老邓略一思索道。

    不可能给你挖坟立碑定棺材这是显而易见。

    能有个破草席裹裹尸体已经是很大优待了,毕竟张良都是这么对待他弟的,来收敛的官兵只会更为粗暴。

    “你还记得咱们昨日进城,看到一个游荡的人就这么体力不支倒在街上的情况吗?”周溯道:“当时那些秦兵是怎么处理的。”

    “掐了掐人中,看没有户籍就拽着腿拖走了。”

    “对,就他们那个对待楚人的态度,你指望他们能怎么善待这个村里是尸体,尤其是这种因为疫病造成的尸体,你觉得他们会去处理那些因此横生出来的痕迹吗?”

    刚才也说了,不少疫病是会上吐下泻的,甚至咯血的,就算没有这种状况,也该在这些泥地之上留下拖拽过的痕迹。

    老邓霍然开朗:“这就是大少爷你说干净的原因?”

    他转念又道:“但也有可能是那些邻人在搬离之前,做了处理。”

    周溯继续笑伸出两根手指:“不可能,原因有两个。”

    “愿闻其详。”

    “其一,如果是那些秦国官兵来收敛姑且不论,但楚人有他们专门的殡葬习俗。”

    “土墩葬。”老邓眼睛一亮。

    “对,土墩葬顾名思义,坟前必有土墩。”周溯微微睨起了眼睛:“但咱们选坟头的时候也在附近看过了,这里既没有新挖的坟,也没有秦国官兵挖的坑。照理说,后者不可能会把疫病的尸体拖回城里,只会就近掩埋,尽快脱身。”

    老邓闻言陷入了思索。

    而周溯则继续说道:“其二,就在于县城那边的态度,如果有人搬走,那显而易见都该先去最近的县城,传播疫病的事情。但是县城那边却对这边的事情宛若不知,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大少爷的意思是……”

    “或许他们没有一个活着离开的。”

    “尸体……”

    “被人带走了,因为不能被人知道真正的死因。”

    说到这,周溯突然向老邓提了一个问题。

    “老邓啊,如果我要让一个乡里的人接二连三的死去,又要匿去他杀的痕迹,我该怎么做?”

    老邓想了想,仅用了两秒就给出了答案:“下毒!”

    “如果是你,要让一个乡里里的人接二连三的死去,又不显得那么突兀,你会怎么下毒?”

    “下在乡里的井水里,下慢性毒。”老邓笃定道,随即又像想到了什么,摇头道:“可是这样一来,这对孤女寡母,应该也逃不了劫难。”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问过了,小不点因为力气小,拽不动装满井水的木桶,所以她是宁愿跑远一些,每天去村口的小溪提的水。”

    言罢,周溯朝着远处坟头看来一眼,道:“我问这小丫头,为什么不让村里的其他人帮忙打水时,她说阿母教她,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颇感唏嘘。

    继而朝着乡里的井水走去。

    因为已经在这待了一天,挑选坟头也花了不少力气,所以周溯老邓对于这个乡里周边多少已经摸清了底细。

    这乡里一共开了三口井,南北各一,中间还有一口公共的水井。

    周溯和老邓也没有挑拣,就找了口离得最近的,打了一桶水上来。

    水质微浊,没太多异味。

    老邓不知从何处抽出一根银针出来,但被边上的周溯拦住了。

    “银针不是万能的,很多毒鉴不出来,这里让我来。”

    言罢,周溯从自己的袖兜里取出一个小盒。

    这玩意四四方方,看着像是红木材质,却有着大理石的质感,更轻如铝制品。

    它的中间有个螺旋状轨迹,最终落入最中央的孔缝里。

    “大少爷,这是什么?”

    因为周溯神奇的创意和造物总是层出不穷,一直看他长大的老邓现在已经不会再感到惊奇了。

    不过他知道,大少爷现在取出的这件东西,一定与时下验毒有关。

    “这是一件法器。”

    “法器?”

    “亦或者法宝,不知道,不过它不需要输入炁就是了。”

    周溯作为周家长子,一直颇得溺爱。

    无论是他爹,他二叔或者三叔出门,都会给他带一些稀奇的玩意。

    自从知道周溯喜欢机关器,他们就会带一些类似的东西回来。

    但是之前也提过。

    周溯的机关术是自学的,而他爹和两个结拜兄弟并没有相关的知识,所以很多带回来的东西并不是机关器。

    其中大部分都是木工类的摆件或者没啥卵用的废品,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像是在古玩街捡漏到真迹的情况。

    就比如说周溯此刻手中的这个奇怪的盒子,就是一例。

    在此之前,周溯一直把它当成是机关器,想要拆了它却发现这盒子处处咬合,严丝合缝。

    直到老邓给他科普的那些法器法宝知识,才让他重新端倪起了这件东西。

    比起制作图纸精工打造的机关器,这玩意更像是炼出来的东西。

    当然,抛开这玩意究竟姓机还是姓法不谈。

    它的实际用途是周溯早就摸清楚的。

    当即,周溯便用手指朝着打上来的井水轻轻一沾,然后滴了一滴在那方块上。

    水珠迅速地沿着九区回廊的螺旋吸进中央的孔缝里,随即,周溯听到咔哒一声脆响,打开了匣子。

    只见匣子当中出现了一颗细小的珠子,翻滚其中。

    老邓起先还有些不解,直到周溯竟然把那颗“水珠”用手指撷起,放到太阳光下。

    “大少爷,这是?”

    “有毒,从这个色泽来看,毒性颇强。”

    这玩意最先周溯拿到手的时候,也以为单纯是制造出珠子的道具,直到他发现,灌进不同的水质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颜色越浅,代表水越没有杂质。有益处的,如果汁之类,会呈鲜亮的颜色,反之,越是带有毒性的液体,其成色的小珠也会变得深色发黑。”

    老邓闻言,端详着周溯手中的那颗小珠,在阳光下呈现出深紫色。

    “看来正如大少爷所言,井水被下毒了。”

    “嗯。”

    “那么他们故意下毒,将乡里伪装成遭受疫病的模样,目的究竟是什么?”老邓问道。

    周溯旋即看了他一眼。

    “这个我怎么会知道,除非……咱们抓一个来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