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图祭 » 第二章:除夕

第二章:除夕

    转眼间,除夕已至,这天天色转晴,风和日丽,全然没了冬天的迹象。

    小镇有个人人遵守的规矩,除夕这天,要先去给已故的亲人上过坟后,才能回家准备过年的饭食。

    尹石把上坟的一些贡品都准备齐全后,腰间别好那把他进山都要拿的柴刀。他又拿起挂在墙壁上的斗笠,锁好院门就往小镇上的纸钱铺子而去。纸钱铺子位于小镇西边的临水巷。

    纸钱铺子是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在打理,老人看见来人嘿嘿一笑:尹石来了,要去给你爹娘上坟啊!

    尹石点点头:吴爷爷,我买些纸钱香烛。

    吴姓老人从货架上慢慢的取下纸钱和香烛:这些够了吗?

    尹石决定多买一些,这样爹娘泉下有知,也会知道自己如今过的不错,也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他们也会少一些担心,这个冬天他的收获也不少,也攒下一些铜钱来,又加上春上进山砍柴来卖,夏天又采药卖给小镇的药铺,每一个季节除去必要的花销,都还有盈余:吴爷爷,今天过年,再多拿一些。老人又从货架上取下一些来。

    尹石把买好的纸钱香烛都装好后,跟吴姓老人作别就往城门方向走去。吴姓老人看着那个清瘦的背影,他有些感伤,嘴里喃喃自语:这孩子到底是命苦,好在如今的日子总算好了一些,在成长几年便可自立门户了,也不枉他爹娘的一片苦心。

    五年前,吴姓老人从外归来到小镇。

    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去吴家祖宅,他在临水巷的一间铺子前逗留了许久。

    吴姓老人名叫吴敬中,是小镇上吴姓家族的一个长辈,老人从来不以吴家人自居,吴家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听镇上的人说,老人早年外出游历,这一去就是五十年之久,从未有过书信寄回,吴家的人都以为他客死他乡。不想前些年,他突然回来。

    吴家的门房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自然不认得这个老人,看他一身破烂的衣衫,只当是乞丐流民,就想着给他几颗铜钱打发算了,不曾想老人就赖在吴家门口不走,一时间吴家门口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那小伙子见此情形,把门闩上就去报告家主。

    吴家家主吴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早年又在老人身边读书写字,所以他对老人自然是印象深刻。

    门扉被门房轻轻打开一条缝隙,外面看热闹的人群叽叽喳喳,声音就传到吴远耳朵里,仿佛赶集一般热闹。吴远面色平静,但是在他看到老人的那一刻时,他面色再也无法平静,他也一度以为老人客死他乡。

    吴远眼神停滞了片刻:双腿屈膝跪到在老人身前,他声音细若蚊蝇,泣不成声:敬中叔。

    那门房见家主行如此大礼,瞬间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看热闹的人都有些惊讶,这吴家在小镇也是颇有名望的家族,他们的家主怎么会给一个乞丐流民行如此大礼。

    吴远慌忙抹了一把脸,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满脸微笑的扶起坐在地上的老人:敬中叔,快起来,地上凉。

    吴远毫不在意那些看热闹人的话语,他扶着老人进了吴家祖宅。

    不久后,临水巷就多了一间纸钱铺子。

    吴远也曾多次劝阻,说您老人家在家颐养天年即可,老人不为所动,依旧固执的买下那间铺子。

    他对吴远说:这么多年,也不在家乡,也不曾给乡亲们做些事情。吴远无奈只得由着老人。

    吴远又询问了老人这些年都去了何处,老人默不作声,吴远也不好再多问。

    斗笠少年自北门而出,然后转向往西边的发鸠山走去,此时已经临近中午,太阳悬在头顶,冬日的暖阳让人格外温暖。

    发鸠山位于小镇的西边,距离小镇约莫三十里路程,发鸠山历来就是小镇百姓的埋骨之地,所以小镇的百姓家中有人去世都会埋到西边的发鸠山。

    小镇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死人的坟墓不能高于活人的房屋,意为死人要替活人让路。

    发鸠山地势略低于小镇,这大概就是小镇百姓将祖祖辈辈埋葬于此的原因了。

    尹石走了一个半时辰才到他爹娘的坟前,他把纸钱香烛贡品一一摆放整齐,他一边化纸一边说着今年发生的趣事,至于那些吃亏吃苦的事情决口不提。

    爹,娘今天过年。你们在那边也要好好的,不要舍不得吃穿,如今我也能挣不少铜钱了,今年都余下好几两银子。

    又说他今年春上有一个卖糖葫芦的汉子说是要送他一串糖葫芦,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从兜里掏出四枚铜钱来,给周为,谢元,陈禹一人买了一串。

    三个伙伴都推脱,最后推脱不过,只好拿着,那天几个少年高兴极了,那是他第一次花钱买糖葫芦。

    以前他只能在远处看着别人吃。

    斗笠少年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下,又开始说,夏天闲时他和谢元他们几个爬树捉蝉,下河摸鱼。

    初夏的时候学塾崔先生叫他有空就可以去学塾读书识字,如今他也算是半个儒家门生了。学塾里多是镇上的富家子弟,也有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家送来的蒙学稚童。尹石属于那种半工半读的学生。

    他知道,爹娘最希望的就是他以后可以做一个读书识字的谦谦君子。当然,如果能考取功名就最好不过了。

    除去必要的赚钱,尹石几乎都会去学塾听崔先生授课。

    学塾的崔先生,是前些年小镇上四大家族一起请来的教书先生。学塾崔先生名叫崔珏,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儒士,崔先生常年都是一身青衫,嘴角永远带着笑意。他对每个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都认真的回答。对于尹石,他似乎格外青睐。

    爹娘,你们放心,我如今的日子过的很好。

    说话间,手中的纸钱已经化完,斗笠少年开始收拾东西,他背上背篓,准备回去。却感觉到背后不远处有一道目光看着他。

    他回过头看去,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