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美娱之花瓶影帝 » 334 刻板印象

334 刻板印象

    埃德加并没有着急上前,反而是继续站在原地,静静观察安森的拍摄工作。

    但事实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埃德加一直在关注那三位大佬之间的交流寒暄,保持耐心保持冷静。

    慢慢地,等待他们靠近工作区域,周围工作人员陆陆续续注意到三个人的身影,埃德加也“终于”注意到了,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此时就“抢先一步”上前。

    略显热情但不会太夸张,热忱之中带着些许惊讶和喜悦,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略微显得紧张。

    但是,不卑不亢,悄悄挺直腰杆,主动伸出右手。

    “晚上好,斯皮尔伯格先生,汉克斯先生。”

    紧接着,摸了摸口袋,正准备掏出名片却又故意停下来,反正这些大佬拿到他的名片也不会收藏,所以不如做出自己忘记携带的姿态,笑容有些尴尬。

    但没有解释。

    “埃德加-库克,安森-伍德的经纪人。”

    这一句介绍词,显然是用心的,一下就让汤姆-汉克斯望了过来,流露些许意外,“这位年轻人吗?”

    视线,朝着正在拍照的安森聚集。

    在好莱坞,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尽管从合作关系角度来看,经纪人是艺人雇佣的帮手;但因为经纪人负责职业规划与合作谈判的关键业务,五大经纪公司的地位确实非比寻常。

    所以,一般来说,经纪人的自我介绍往往是抬头衔——

    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哪怕不是五大经纪公司,个体户们或者中小型公司们就更加需要打出名号,希望自己进入大佬们的视野。

    经纪人是经纪人,演员是演员,这是两个体系。

    然而,埃德加没有。

    埃德加的介绍词是“安森-伍德经纪人”,把自己当作演员的附属,这往往是助理或者经理人的介绍方式,因为这句话就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意义是由演员决定的。

    而不是经纪公司。

    一句话,埃德加就摆好位置。

    自然地,同样身为演员的汤姆-汉克斯,一下就敏锐地注意到了,满眼好奇地看向埃德加,追问了一句,“独立经纪人?”

    此时埃德加才回答道,“威廉-莫里斯。抱歉,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没有携带名片,这是我的失职。”

    汤姆流露出些许意外,“没有名片也一样认识了,不是吗?”不由地,他再次看了埃德加一眼,然后再次看向安森的眼神就流露出些许玩味,脑海里也是思绪万千。

    布景里,安森正在工作——

    他不擅长拍照,如果想要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注意力就必须集中,不能走神。

    疲倦,当然是疲倦的,但恰恰因为如此,就更应该集中精神,这才是按时结束工作的唯一办法。

    所以,安森全然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动静。

    今天拍摄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安森没有办法离开摄影棚、也没有办法运动,因为安娜希望打造秋天的时尚质感,这迫使安森必须在工作室以及布景之内活动起来,和照相机展开互动,找到状态。

    于是。

    布鲁斯让安森根据自己的习惯、方式、喜好展开活动,由他带着照相机跟随安森的脚步去探索去捕捉。

    这和普通拍摄工作稍稍不同,摄影师就显得格外……好动。

    “布鲁斯,布鲁斯……”

    “你确定吗?”

    “这个角度?你靠得太近了,我觉得皮肤上每一个毛孔都在对着镜头呼吸。我不介意如同哈哈镜一般出现在杂志上,但衣服也不出现的话,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太对劲?”

    安森满脸无语地吐槽。

    结果,布鲁斯根本不管,摁下快门,捕捉到一个瞬间,看着安森整个五官在刺眼的闪光灯里全部洲成一团,这让布鲁斯眼底流露出一抹促狭的笑容——

    工作一整天,摄影师也会疲倦,他也需要稍稍放松一下。

    “追求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如你让毛孔呼吸看看?”

    万万没有想到,布鲁斯居然吐槽了回去。

    那么,安森呢?

    安森满脸认真和专注,不仅没有笑场,也没有还击,而且还冷静下来,开始深呼吸,但不是普通的呼吸。

    吸气,吐气。

    再一次,吸气,吐气。

    伴随胸口起伏的动作,然后就可以看到,安森的脸颊和身体跟随呼吸的节奏一点点肿胀、收敛地起伏着,匪夷所思地制造出全身都在呼吸的视觉效果,以至于旁人也被唤醒记忆,忍不住跟着一起呼吸起来。

    这,正常吗?

    布鲁斯:……

    看着安森略显孩子气的回应,布鲁斯也是满脸错愕,但偏偏,安森满脸认真,湛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古灵精怪的光芒。

    下意识地,布鲁斯就摁下快门——

    咔嚓。

    一张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安娜眼睛微微一亮,尽管她没有看到照片,但她有预感,这张照片,应该能够成为经典。

    噗。

    汤姆一下没有忍住,就被眼前这一幕逗乐了,他看不出什么时尚不时尚,对摄影这件事也缺少一些灵感,就只是单纯觉得好笑,不由转头看向史蒂文,“现在的年轻人。”

    但史蒂文看起来并不感兴趣的模样,嘴角带着礼貌的微笑,“果然还是一个孩子。”

    埃德加:咯噔。

    心跳漏了一拍,如果一位导演认定演员是一个“孩子”,潜台词就是,形象有限制,和演员是否真正成年无关,重点在于外形和印象是“孩子”的话,好莱坞的电影作品能够为演员提供的角色就非常有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修-布罗德里克(atte-Broderick),这位1962年出生的演员天生一副娃娃脸,尽管他也一直尝试出演一些成熟角色,却始终没有能够摆脱刻板印象。

    二十四岁出演“春天不是读书天”仍然在饰演中学生,三十六岁出演“哥斯拉”、三十七岁出演“校园风云”终于开始饰演成年角色却依旧是书呆子。

    对女演员来说,她们希望始终停留在二十五岁的模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