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美娱之花瓶影帝 » 264 灵感激发

264 灵感激发

    轻盈,却丰富。

    细腻,而错杂。

    简单,又立体。

    这一场戏的精彩,完全出乎意料。

    严格来说,不是“完全”,因为剧组都知道这场戏的重要,在动作电影里,动作以及特效场面决定作品的下限,而文戏则决定作品的上限,这场戏在“蜘蛛侠”里就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保持紧张。

    拍摄,本身难度不大,全部重量落在两位演员身上。

    然而,重点在于,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表演不需要太复杂,如果太过专注表演,试图挖掘出深度,不仅可能破坏电影节奏,而且和电影整体氛围也格格不入,演员如何拿捏分寸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特别是安森。

    暂时撇开花瓶的刻板印象不说,这是安森职业生涯首次担任电影主角,主角和配角是绝对不一样的,站在聚光灯底下,安森是否能够展现角色魅力。

    结果?

    大吃一惊的,不是戏份的精彩,而是表演的精彩。

    安森着实完成了一次精彩绝伦的表演。

    按道理来说,这场戏的焦点应该落在本叔叔身上,因为他将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但安森以富有层次且形象生动的表演扩展了整场戏的解读空间。

    谁都没有想到,真正的神来之笔反而是没有台词的数次沉默,在沉默之中的对峙,肢体语言展现的挣扎与徘徊,让情感满溢,留白之美展露无遗。

    而且!

    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居然是彼得下车之后的留白。

    他的犹豫、他的拉扯、他的矛盾、他的倔强等等等等,完全展现青春期的迷茫,为后续的情节完成铺垫——

    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倔强和盲目铸就了错误,也正是因为明白到自己青春期的叛逆导致了灾难,所以,一夜长大。

    站在监视器后面,看着那个身影站在车流面前的反复,现场观众的心脏都不由高高拉扯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希望改变历史、希望彼得能够追上本叔叔的车子道歉。

    这一系列动作,一下就让剧情的脉络充盈起来。

    显然,安森不仅理解了角色,而且完全吃透了情节,在有限空间里,以人物的动作来展现心理,进而不动声色地完成铺垫,角色和剧情都饱满起来。

    难怪!

    难怪这场戏连续NG数次,包括克利夫NG的那一次也是因为安森的表演感觉不对连累对手戏演员。

    现在,答案终于揭晓——

    原来如此。

    安森在琢磨在拿捏,这样一场戏,表现过火的话就显得累赘,增加没有必要的戏剧性破坏观感;表现不足的话则没有层次,偶像化表演流于表面完全浪费这场戏的解读空间,分寸和尺度格外重要。

    显然,安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他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他一直在调整。

    一方面,新人演员的青涩稚嫩展露无遗。

    另一方面,换个角度来看,新人演员却具备如此解读能力和诠释能力,除了天赋之外就没有其他解释了。

    不由地,就让人期待起来。

    给予安森足够时间和空间慢慢成长,他会成长到什么高度?最后又会蜕变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恍惚之间,人们都暂时忘记了那张英俊的面孔。

    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卡!”

    刹那间,人人都大口大口呼吸,又激动又亢奋地交换视线,然后整整慢了一拍才意识到掌心疯狂出汗,甚至比安森还要更加紧张,不由自主地,视线全部朝着山姆聚集。

    包括詹姆斯-弗兰科和克里斯滕-邓斯特。

    一直以来,詹姆斯始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安森能够击败他拿下彼得-帕克这个角色?

    不是看不起安森或者诋毁安森,只是一种自信。

    詹姆斯依旧相信自己是最适合彼得-帕克的演员选择,哪怕不是安森,任何一位其他演员拿下角色,詹姆斯也还是有相同的困惑。

    今天,詹姆斯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这一份举重若轻又恰到好处,显然,安森不仅仅有一副皮囊而已。

    自信归自信,但詹姆斯不认为自己现在能够完成这样的表演,自信不代表愚蠢;不过,这也没有关系,现在无法完成,不代表以后也无法完成,詹姆斯相信自己也能够在大屏幕上发光发热。

    那么,问题来了:

    在“蜘蛛侠”里,他应该如何挖掘角色呢?

    一旁,克里斯滕也同样思绪翻涌。

    和詹姆斯不同,克里斯滕相信安森具备这样的能力,她观看过安森在“老友记”的演出,她知道这位演员不止是皮囊而已,这也是她愿意为“蜘蛛侠”试镜的原因,果然,安森没有令她失望。

    现在,克里斯滕正在思考,她和安森的对手戏,应该如何展开?

    玛丽-简是如何“看到”彼得-帕克的?

    明明是隔壁邻居却始终不曾注意到,后来又深深陷入爱恋之中;而且,玛丽-简爱上的不是蜘蛛侠,而是彼得-帕克。

    作为演员,她需要展现这样的变化,故事和剧情才能够变得完整,否则玛丽-简和其他商业电影里的花瓶没有任何区别,“蜘蛛侠”的成长故事也就欠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毕竟,玛丽-简和本叔叔两个角色一样,联手促进彼得-帕克的蜕变。

    眼前,注视安森的表演,克里斯滕也开始思考,灵感全面迸发。

    詹姆斯也好,克里斯滕也罢,他们需要一个指导一个确认,和剧组工作人员一样,全部看向了导演——

    山姆-雷米,浑然未觉。

    满脸严肃,看不出什么表情,依旧是那副树懒闪电表情包的模样。

    前一秒喊“卡”,下一秒就无视全场视线,再次看向监视器,重新回放了一遍,进入蜘蛛侠的世界里。

    更准确一些,进入彼得-帕克的故事。

    山姆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不是准备拍摄蜘蛛侠的故事,而是准备拍摄彼得-帕克的故事。

    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超级英雄电影,后者则是青少年成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