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美娱之花瓶影帝 » 112 全景调度

112 全景调度

    转眼,“公主日记”的拍摄就已经来到第五天。

    终于!

    安森,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场戏。

    不过,不是单人戏,准确来说,安森在整部电影里就没有单人戏,不愧是合格的花瓶,时时刻刻肩负重任。

    包括今天这场戏。不止不是单人戏,而且还是群戏。

    这场戏,有些难度,不仅需要调度,而且需要配合,所以盖瑞没有着急拍摄,而是等待剧组运转顺畅起来之后,再进行拍摄——

    米娅,暂时还不知道自己身份、只是普普通通小透明一枚中学生的米娅,和好朋友莉莉一起上学的场景。

    盖瑞需要一个全景,将学校里主要的次要的人物全部展现,不同学生忙碌不同的事情,活力满满,包括曼迪-摩尔、吴珊卓、安森等等角色全部登场。

    当然,还有米娅暗恋的对象乔什,这个角色由伊瑞克-冯-迪腾(Erik-voen)出演,同样十八岁、同样首次登上大屏幕;乔什是曼迪扮演的拉拉队队长拉娜的男朋友,热恋之中的两个人如胶似漆。

    全景的难度在于,调度。

    摄影机将有一个严谨的移动轨道,展现导演的想法;而演员们则需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坚持角色。

    一方面,当摄像机来到自己轨道上的时候完成角色的任务。

    另一方面,当摄像机离开之后自己成为背景的时候保持专注继续自己的角色任务。

    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这,并不容易,需要表演、需要彩排、需要配合。

    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2004年的导演作品“幸福终点站”里有这样一个全景镜头:

    男主角汤姆-汉克斯(To-Hanks)站在机场一个广场的中央茫然自失,其他来来去去的乘客依旧在自己的生活里忙碌着前行着,而他则被迫停留在原地。

    就是这样一个全景镜头,放在电影里也就是短短数秒而已,但史蒂文用沙盘布局,精心设定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乃至于什么时候多少人以什么速度从哪个位置沿着什么方向移动,全部精准到秒为单位。

    经过整整三天彩排,最后完成一幅完美的画面,那些人群的移动不仅是构图,而且还是流动的线条,呈现效果需要繁忙的同时还需要展现机场的生机,整个画面镜头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带来冲击。

    这一场戏,就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调度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是一位构图、调度和分镜的大师,这也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那些超级英雄电影变得越来越主题乐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调度、没有构图、没有剪辑,电影的想象力消失了,一切都如同主题乐园一般死板僵硬,彻底沦为贩卖电影周边的一个平台。

    当然,盖瑞不是史蒂文,他也没有史蒂文的创造力和掌控力,但他对电影镜头语言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最擅长的是用镜头捕捉角色之间的关系。

    其实,他的身上还是遗留电视导演的痕迹,比起镜头语言来说更加侧重于剧本,以及一些肢体语言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但这依旧让他成为一位优秀的浪漫爱情导演。

    这场中学校门口的调度,盖瑞也和剧组商量许久,并且经过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的彩排与演练。

    今天,盖瑞希望旧金山有一个好天气。

    他想要捕捉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刻,真实呈现中学生上学的情况,洋溢青春气息——

    当然,带一点点电影的戏剧效果。

    这也就意味着,剧组需要抓紧时间,因为早晨阳光角度合适的时间也就只有短短一会儿,一旦错过,盖瑞追求的自然效果就大打折扣,到时候可能就需要改变拍摄计划,甚至全盘推翻现有的计划。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盖瑞才没有立刻拍摄这场戏,一边开机一边筹备,并且昨天提前结束拍摄专门抽出时间展开彩排。

    现在,终于来到实战。

    剧组上下微微有些紧张,尽管工作人员依旧按部就班,对这样的拍摄工作早就轻车熟路,全然不陌生;但不要忘记了,大部分中学里面的学生演员都是首次拍摄电影,就只有扮演副校长的吴珊卓是例外。

    盖瑞希望这些年轻人们展现符合年龄的青春与朝气,但代价就是缺乏经验的生涩。

    亢奋,有之。

    紧张,有之。

    尽管没有人大声开口说话,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窸窸窣窣熙熙攘攘的杂乱声响,视线交换之间能够清晰感受到各式各样的情绪汹涌,一秒回到中学时代——

    上课铃响但本来预告今天要课堂测验的数学老师却迟迟没有登场的短短时间里,又紧张又亢奋地展开种种猜测,却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打破这样的压抑。

    就是此刻的感觉。

    安森,也不例外。

    拍戏,并不紧张,真正紧张的是演绎。

    这就是迈克尔首次出现在电影里,而且还是全景,周围有着无数学生,他需要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却又不能打破角色自身的书呆属性,这也是验证他这段时间准备与研究的时刻。

    詹姆斯-弗兰科在安森准备角色的过程中,给了不少帮助,并且配合安森尝试了一些表演,至于是否有效,是骡子是马,现在就是出来溜达溜达的时刻了。

    紧张,终究还是紧张的,混杂着期待和雀跃种种情绪,再加上周围其他年轻人的情绪汹涌而来,心跳如鼓的喷张与紧绷就这样悄然蔓延了开来。

    噗通。

    噗通。

    耳膜之上汹涌着一阵轰鸣,由远及近,而后又由近及远,世界短暂地缩小,几乎挤压到了自己的肩膀。

    然后,班长就应该高喊一声“安静”——

    “准备就绪!”

    片场里,不是班长,而是场记。

    当场记登场的时候,所有嘈杂所有议论全部掐灭,瞬间进入奥运会百米赛跑决赛发枪时刻的现场。

    瞬间停顿,瞬间凝滞。

    全场年轻人的紧绷与亢奋一下推向极致,漫天漫地洒落下来的金色阳光也跟着沸腾起来,仿佛站在魔法世界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