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 第三十三章 攻城与打援

第三十三章 攻城与打援

    图上推演中虚拟的第三日,王离到达巨鹿,随即围城,制作攻城器械。章邯到达巨鹿城东南的洹水占据渡口并在两岸扎营,派十万士卒架设运粮码头并开始修建通往巨鹿的甬道。李厉则已经基本完成了城防,严阵以待。

    图上推演中虚拟的第五日,运粮甬道地面铺平开始运粮,甬道两侧的土墙则仍在打造中。

    王离开始攻城了。

    _

    从咸阳宫到始皇帝陵比到蓝田大营还远,所以所有前往的大臣或乘车或骑马,而卫护的卫尉和中尉军全都是骑军。由于行进速度快,就算是皇帝的金根车,因为没有避震弹簧也是颇为颠簸。幸好,车内的皇帝与大臣都集中了精神关注着图上的演习,所以车辆颠簸都没去关注。

    “从目前看,守城军的战法是一丝不苟的按照规矩来做,李厉也算深得守城之法了。”冯劫看着地图的标注点评着。

    胡亥对李由说:“你原在三川郡的部署,是否也可以如这个演练一样,在三日内即准备妥当?李厉的守城之法,是你俩商量的结果吗?”

    李由回答:“臣在三川郡已有的部署,在建好城墙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如此,只是现在雒阳还有部分旧城可用,敖仓的仓城还仍不到需要的规格,而荥阳虽然筑城的很多准备已经完成了,但也等于需要完全从头建起。至于李厉守城之法,在兵力部署和守城器械运用上,是有部分臣的建议。但李厉考虑的更全面,加入了军民激励的方法,这样战力评判虽不会增加,战力因守城时日而衰减的速度却降低了。”

    “这么说把三川郡交给他是可以放心的?”胡亥没看李由,盯着地图问道。

    “至少比臣设想的更完善,即便是臣去据守,也不能做得更好了。”李由坦然回答。

    张苍瞅了个空隙插进来说:“王离攻城强度似乎还没到惨烈的程度,四面围城,三面攻城,城北围而不攻。城南四万卒、东西各两万卒攻城,十五万人只动用了八万进攻。李厉也因此调整了守城力量,是一种长期坚守的模式。就臣按此计算的结果,攻城第一日守城军伤亡不过五百,攻城军的伤亡也只有不到千人。”

    “冯劫,王离第一日攻城就未尽全力进行四面攻打,你觉得这是何意?”胡亥左扭扭右扭扭做着运动以减少颠簸的不舒适。

    “从他们的部署和攻击强度上看,章邯和王离似乎并不想一举破城,而是有以巨鹿为炬,吸引援军飞蛾扑火的意思。”冯劫正拿着一个菡萏分发的苹果在啃。

    “我觉得这是王离的意思。”胡亥耸耸肩膀。

    召平心里有点起急,心说你这位大将军离也太敢干了,皇帝让你破城,你倒是不紧不慢的要打援来扩大战绩。往轻了说这叫好大喜功,往重了说就是违诏,你这谱都摆到皇帝面前来了,是不是觉得皇帝祭奠蒙恬对军队示好,你就以为皇帝转性了?大将军邯也是,你是主帅,就由着王离折腾,那你这个主帅岂不是被架空了吗?

    “攻城军的斥侯都派出了多少,派往什么方向?”胡亥问道。

    冯劫笑着说:“陛下之前着重强调了斥侯的重要,所以两位大将军倒都记住了。大将军邯向西和西南,向南和东南,都派出了多队斥侯。向西最远前出一百里,向南和向东南最远都前出一百五十里。大将军离的斥侯主要向西北、北、东北和东,东面前出五十里,其他三个方向前出一百里。”

    “一百里……如果敌方用骑军突袭,一个半时辰可达。斥侯发现敌踪返回报信也没有多少缓冲时间了。”胡亥自言自语的说。

    召平听到胡亥的话,忙解释说:“斥侯可以采用隔一段距离留一两人的方法,如果一队斥侯为二十人,每两里留一人,最前斥侯发现敌踪,如果紧急,则射出鸣嘀,然后接力发射,最尾端的斥侯全力回返,可以为大营获得将近半个多时辰的反应时间。”

    “嗯。”胡亥点点头,然后对冯劫说:“现在已是攻城第三日,让桓范开始派出斥侯,了解战场情况,决定自身的行动。”

    _

    图上推演虚拟第七日。桓范三万战力七成的军队抵达巨鹿,面对围城的十五万战力十成的王离军队,不敢过于靠近,在巨鹿城西北三十里外扎营。

    图上推演虚拟第十五日。李厉在王离开始攻城的第一夜,就已经派出二十组信使在一千兵卒的掩护下拼死突出。在一千人仅剩下一百多个、大部分信使被截杀的情况下,四组信使脱离包围,以赵王的名义向楚、齐、燕、魏、韩发出求救。至此时已经十日,评裁台把魏援军放到了距离巨鹿五十里的东面。

    攻城十天,王离就算没有用全力,也已造成了己方一万二千伤亡、城内六千伤亡的结果。在攻城方式上,云梯、冲车、登城车全都用上,每日攻城王离军的箭矢消耗就高达十万支。

    而城内,李厉将兵和民夫混杂守城的方式,使得守城伤亡中有三分之一是民夫,守城军的伤亡并不算重。而且李厉在四城架设了总共五十架抛石机,没有那么多石弹,就用泥弹。泥弹落地摔裂时泥块横飞,反而让评裁台对王离军判定的伤亡数目有所增加,城内箭矢存量有限就用王离军射入城中的秦军之箭补充。

    王离的斥侯已经侦知桓范军的位置和大致人数,王离因而部署了三万人在这一方向上。魏援军到达的消息同时被章邯和王离的斥侯侦知,魏援军的斥侯在尚未接近巨鹿二十里就大量被两个方向上的秦军斥侯剿杀,将闾根据皇帝定下的魏军战力和伤亡数量限制,无奈转向北方,绕行到桓范军东侧二十里扎营。

    金根车内。

    张苍把几方伤亡、战力情况计算完毕,一面递给韩谈让其将这些数字写到地图上,一面对胡亥说:“陛下为什么要制定诸侯援军损失兵力几成的情况下算失败呢?”

    胡亥淡淡的说:“我让四公子领诸侯军,四公子是大秦公子,秉承的是大秦军人的作战思路,即若牺牲自己这一路能使整个战况扭转,那就义无反顾的进击。可真正那些诸侯军不会这么想,救援的非是本国城池,因此对本国军卒的伤亡就会非常在意,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会考虑保存实力了。”

    他从半躺状态坐直了一些:“如果在真实战场上,卿以为诸侯军会拼死救援巨鹿吗?我是假设他们带着匆忙组建的农人军来打仗,所以战力设置的很低。先皇帝平灭六国的十年里,韩、魏、燕、齐四地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具有军事才能的六国遗族具备在匆忙中建立强大战力军队的能力……呃,故赵武安君之后,或许会有这样的人才吧。这次图演,一方面是给将军们提供一个免除路途无聊的乐趣,一方面我也是假设一个山东民乱时六国遗族复辟的场景。”

    “陛下刚才提到了韩、魏、燕、齐四地,似乎没有提到楚地。”张苍发现了皇帝话中的问题,“陛下为楚援军设置的战力极高,人数也最多。”

    胡亥赞赏的看着张苍:“卿很机警。卿听说过流传楚地的一个谶语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据传是楚地一个名为南公的术士所言?”张苍看了看冯劫、李由和召平,又看着胡亥。

    胡亥点点头:“楚南公,术士。这个谶语可以认为是楚人不服,也可以认为是术士的卜筮预言。不过楚南公自知说出这等危言会遭惩治,早早的逃得无影无踪,所以也无法得知到底是因什么而预言。”

    他又向后靠到软垫上:“楚国败亡时领军大将是项燕,项氏家族一直为楚国的军旅世族。项燕虽亡,而项氏族人未亡。会稽郡曾报捕到项燕之子项梁,尚未押解咸阳,还有一些项氏子孙在楚地隐匿。如果这一族谋叛,对大秦的威胁就会很大。所以,楚援军我定了很高的战力和较多的士卒,并让大秦武安君的后人武叔熊来率领。部分战力超出王离军的理由是加入了楚人对大秦的仇恨。我要看看白起后人在如此强大的配属下,会有什么结果。”

    _

    图上推演虚拟第二十日,韩、燕、齐援军抵达。与魏援军一样,三国军队都在巨鹿北边扎营。此时,城内李厉再次派出信使,以伤亡惨重的代价冲出了一队,要求外部援军对王离军进行攻击牵制,减轻城内的压力。因为二十天已过,城内的粮食已经消耗过半,兵民都已疲惫,评裁台已经降低了城内守军的战力,导致总伤亡人数急剧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

    桓范和公子高等人的辎车都不足以容纳五个人,所以几人下车在路边开了个碰头会。为了避免被整个前往始皇陵的车队落下,他们让各自的辎车跟随行列先行,讨论完后再骑马追上去。

    由于他们的援军战力都只有六、七成,虽然军卒总数达到了十二万,但要攻击王离的话,王离只需用五万人继续围困巨鹿,调出八万人就可以挡住他们,甚至直接击溃他们。

    五人商讨了半天,最终想出一个办法,抽调各军中最强士卒,组成一个两万人的联军,向评裁台申请战力提升到十成,然后在围城军中打开一个缺口向城内输送部分粮草和兵卒。

    方略报到评裁台,倒是极快的就批复回来了,快到五个人尚未追赶上大队。但结果是,五千联军战力十成,一万五千战力九成,并且说明战力十成的五千人中,桓范军就占了三千五百人,将闾的魏援军占六百人,其他三公子军各三百人。一万五的九成战力军卒,桓范军占了六千人,其他各军各三千人。

    如果一战即损,桓范军将减少将近万人。

    桓范苦笑:“陛下和各位公卿,真看得起在下啊。”

    公子高也只能苦笑着安慰桓范:“五国诸侯,赵军战力确实是要强过其他四国的,当年先皇帝平灭六国,唯有楚军和赵军是抵抗最强的。”

    几人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应该试一下,于是决定以五千人为先锋,一旦打开通道,这五千人再加上另外五千战力九成的军卒,在两侧挡住秦军,让一万人携带部分粮草冲入巨鹿。

    战况延续了图演虚拟的一整日。五千先锋趁王离军不备,以战亡三千的代价杀出了通道,随即跟进的一万五千人就没这么幸运了,王离迅速在正面布置了五万人阻击。五人想要把剩下的十万军压上乱战,结果斥侯报告说,王离调集了东西两侧围城的各两万人,在涉间和公叔起的分别带领下正在抄向诸侯军后侧,巨鹿南的章邯派出了四万骑军,也分为两队,由董翳和司马欣分别领军,正在向巨鹿城东西两侧疾奔,只需一个多时辰就会靠过来。

    五人感觉不妙,这要要被围歼的节奏,马上收兵并迅速拔营后退二十里,以避秦军锋芒。最终此战以八百人冲进巨鹿、战亡四千人,战伤两千人的代价失败,王离军的伤亡则只有不到两千人。

    李厉得到了八百人和一份很绝望的战报,只能继续打起精神守城,并重新修改了城中粮秣的分配办法。简单的说,就是能上城守御的,兵卒每人每日三斤半粟,民夫两斤半粟。不上城的民户,男人每两日一斤半粟,女人和儿童每日半斤。这可是秦斤,一斤只相当于现在的五两,等于不守城的男人每天只有不到四两小米,仅仅够活着。即使按此分配方法,城内的粮食也仅够再支撑三十日。

    胡亥对李厉的守城结果倒是很满意。据守二十天,在战力十成的大秦八万雄兵每日攻击下,伤亡一万五。如果换成战力不高的民军,给他两万五到三万正兵,面对二十万乱军坚守三十日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这是守敖仓呢?三十日章邯的秦锐足以杀到。

    此时,车队行列已经行进了两程,前往始皇陵的路途接近过半。胡亥觉得,该把重头戏拉出来开场了。

    武叔熊眼看着路途过半,评裁台对他的楚军如何动向仍没有任何指示,心里略略的有些着急。

    皇帝给了他七万战力极高的楚军,他满脑子想的就是要击败章邯和王离,解除对巨鹿的围攻。不过作为一个出身世家的军人,就算战力超过了章邯和王离的秦军,但七万对三十五万,兵力上相差的还是很悬殊,如果要想击溃攻赵秦军,难度非常大。

    他虽然一直没有投入战场,但也向评裁台报出派遣细作和斥侯的部署,因此在图上推演到了二十五日,已经得到了评裁台回应的一些战场消息,得知王离和章邯分开部署,已攻城二十日,巨鹿外围援军已有十二万。

    “十二万,加上自己的七万,也将近二十万了。五万赵王军守城二十日,城内可能还有两万到三万的生力军,这就有二十多万,已经具有一搏之力。”武叔熊暗暗想,“打败秦军不易,但只要冲散围城秦军,给城内增加几万士卒和补充粮草,有十万守城兵时,三十五万秦军在巨鹿城外还有十数万敌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已经不能聚集足够的攻城兵力,巨鹿城就算解围了。”

    武叔熊正想着,评裁台发来了指示,他的楚援军可以从楚地出发前往巨鹿了。他立即振奋了起来,掀起车窗帘,“去请杨熊和赵贲两位将军到我车里来。”

    楚援军已从楚地出发的消息,在图上推演虚拟的第三十一日传到了章邯和王离的手中,此时王离攻城已经有二十七日。由于他采用调动手中兵力轮番攻城的策略,所以评裁台并没有降低他的战力,只是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三万四千人,只有十一万五千士卒在手。

    不过王离还是比较乐观,他伤亡了三万多,预示着城内守军也就只有不到三万人了。实际上评裁台计算的城内守军只有两万四千正兵,民夫伤亡也有一万了。只是王离不可能向巨鹿城内派出斥侯,所以评裁台自然也不会告知他这个消息。

    王离还是想把巨鹿北的诸侯援军吃掉一部分,因此也与章邯商谈了一次。只是斥侯传来的消息说,诸侯援军现在向北逃窜到了距离巨鹿城五十里左右,并大量撒出斥侯侦察,只要他和章邯有所动作,看来那帮诸侯军马上就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再次逃跑。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放弃打援的初衷。

    此时,楚援军出发的消息到了。

    楚地距离巨鹿大约一千二百里,按一日两程的行军速度需要二十日抵达。章邯和王离是在武叔熊出发四日后得到的消息,也就是说还有十五日的时间,楚军就会靠拢过来。在这种威胁下,王离准备全力攻城了,于是请得章邯派出了两万骑军由董翳率领,在巨鹿北游弋防范诸侯军,然后把手头还剩的十一万多兵力全部压上猛攻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