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变故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变故

    第二天一早,郑必宽来到军营请客。

    “明日寒舍略备薄酒,望各位大人能去一醉方休。”

    一群官将有点发呆,白处升笑问:

    “郑将军,现在正在打仗,招大家去你家喝酒?不合时宜吧?”

    郑必宽满面春风道:

    “我找了房小妾,大家不用随礼,只是喝杯酒聚聚。”

    可能听到不用随礼,白处升也没再拒绝:

    “恭喜郑大人,明日一定到。”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孟舍不动如山:

    “运送军粮大事,马虎不得。待战事结束,再去郑将军府上讨杯酒喝。”

    “孟大人说得是,”白处升也改了口,一脸正经:

    “前有梁兴,后有赵九龙,此时万不可出任何差错,改日再聚。”

    两个老大一说,大半的人推掉,只有郑必宽那帮小弟没拒绝。

    郑必宽没失望,聊了一会,一下人来报:

    “不好了老爷,夫人因恼你找小妾,上吊自尽了。”

    ……

    赵九龙够狠,现在小妾的地位太低,猜到那些人可能不买账。

    死夫人那就不一样了,死者为大。就算平时的政敌,也要去吊唁。

    这事徐蕾出的力最大,她费好大劲才说服郑夫人。

    现在,徐蕾继续发光发热,在郑家当了个丫鬟。

    徐蕾推开后院一间房门,里面塞满人。

    “赵大哥,德州的官员来了。”

    赵九龙仍坚持他的擒贼擒王之计,只要将这些官将一网打尽,再内外配合。

    他有很大把握,能将这里的金军全吃掉。

    “大家注意了,等郑大人那边的消息传来,我们就动手。”

    郑必宽痛并快乐着,他从未搞过这样的阴谋。

    额头上的汗水,不知不觉流到眼睛里,让人大起同情心。

    “唉,令夫人太冲动,郑大人节哀。”

    “郑大人这样重情重义之人,郑夫人不懂珍惜啊!”

    被众人这一说,郑必宽真挤出几滴眼泪:

    “各位大人,先去大厅用膳。”

    “郑大人不用管我们,你忙你的。”

    这种场合,孟舍也颇为严肃,祭拜完,带着众手下向大厅走去。

    郑必宽眼里,已冒出胜利的曙光。

    正在此时,一士兵跑来:

    “大人,长兴村发现大量骑兵。”

    “长兴村?不好”孟舍大叫一声:

    “定是赵州那边来的兵马,他们想偷袭我德州。快关闭城门,备战。”

    赵九龙有点抓狂,眼看就要成功,他们的骑兵被发现?

    郑必宽更火,赵九龙承诺,事情办成,为他请封爵。

    “李兄,我们现在怎么办?”

    全都去准备,大家各分东西,一网打尽已不可能。

    “现在只有里应外合了,郑将军,你快去领命,就说要负责一面防御。”

    郑必宽有点呆:

    “才死老婆,就去负责防御?这不妥吧?”

    “你这天杀的,真以为我死了?”

    郑夫人掐住郑必宽耳朵就要开干,赵九龙小两口赶忙招呼。

    “郑夫人,郑大人这是入戏太深,勿怪。”

    赵九龙暗自发笑:

    “现在敌军杀来,谁还顾得上那些事?你只管去讨差事。”

    郑必宽来到军营,这里比他家的丧事更忙。

    兵将跑来跑去,如临大敌。

    主营中,孟舍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副盔甲穿上,腰间还系了把宝剑。

    “孟大人,如今敌军打来,我不能只顾自家事宜,也要负责一面防御。”

    孟舍大赞:

    “要是人人都像郑将军这样,何愁反贼不灭?我已安排好防御之事,郑将军只管去忙令夫人的丧事。”

    郑必宽暗自骂了几句:

    “军中正是用人之时,我岂能因私忘公?丧事待退敌后再办。”

    这样的好同志,孟舍再没道理推辞:

    “四面城防我已安排好人选,这样吧,将军随我一道,守东城楼。”

    ……

    “孟舍让你和他一道守东城楼?”赵九龙有点意外。

    郑必宽不爽道:

    “他说已安排好城防人选,不方便再改动,让我和他守东城楼,认为赵九龙会亲自攻那边。”

    城池四面,东城是主城。一般主将,都会亲自攻那里。

    赵九龙感觉他又走下坡运,几次计划,都无疾而终。

    “东城就东城,郑将军,到时,将你的人也全拉到东城去,干票大的。”

    郑必宽知道赵九龙想干什么,愁着脸:

    “我那些人,只有两三百个弟兄知道此事。许多人都不知道,万人他们不配合?”

    怕被人泄漏,只有郑必宽的亲信手下才知道,一些将领都还不知此事。

    “现在,只有冒险先将此事说出。”

    郑必宽将他的一千五百兵马,招到他自家大院。

    “将军,招我们来有何事?”

    郑必宽心里直发虚,这帮人虽是他的手下,有些是才接手。

    只要有一人告密?郑必宽就提前玩完,他按赵九龙的忽悠:

    “我才打听到,这次赵九龙亲自领数万大军,攻我德州。”

    “数万大军?”大家惊呆,一中年将领老实:

    “怕是赵州军倾巢而出,赵九龙就不怕保州那边攻过去?”

    郑必宽不爽中年将领一眼:

    “保州那边,已被赵九龙打怕,哪敢攻过去?你们相信我,他们可能会先派骑兵来引诱。”

    郑必宽连赵九龙的战术都知道?几个将领对望一眼,终于担心起来:

    “赵九龙狡猾多端,很有可能用计。要是他亲自领军,我们只怕难以守住城池。”

    郑必宽满意点头:

    “我们本就是大宋军人,不得以才投金。如今有将功折罪的机会摆在眼前?”

    “我听诸位弟兄的意思,是继续投金,还是弃暗投明?”

    郑必宽还听大家的意思?大半的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了。刚才的中年将领最先表态:

    “将军说得不错,我们本就是大宋军人,老子早就看不惯那些金军。趁此机会,反了他们。”

    “反了他们,重投大宋。”

    郑必宽很欣慰,纷纷附合他。只有一年青将领犹豫:

    “金军暂时虽弱,势力远胜大宋。如此做,以后难保不会被他们报复?”

    郑必宽点点头:

    “还有哪位弟兄,有陈将军这样的想法?”

    一共站出来二十多人,郑必宽反而松了口气:

    “来人,将陈将军他们带去屋里喝茶。战斗结束后,再放他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