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宋 » 第一百零四章 赵宣和收民心

第一百零四章 赵宣和收民心

    陶宇带着一群人到来:

    “九爷,我们也想将爹葬在这里,有这么多人,他不会寂寞。”

    赵九龙很惊讶,陶庸死这么久,可能都已埋葬。

    “陶公子,你们已商量好?”

    陶宇点点头:

    “听说今日要处置刘豫那狗贼,我们将爹请来,也是想让他看看,那狗贼终于遭了报应。”

    赵九龙一直在忙着对付金军,还没来得及处置刘豫。

    陶家人心意已决,赵九龙没再劝说。

    “将刘豫等人带上来。”

    一共二十多人,其它几人还好,家里的老人妇孺赵九龙送到临安,让他们处理。

    只有徐文立了大功,全家没被牵连。

    刘豫全家都在,一个不剩。

    过去这么久,刘豫已看淡他的生死。

    “赵九龙,我之罪,关家人何事?你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算什么英雄?”

    赵九龙没听刘豫忽悠:

    “你害了那么多人,还想保全家人?你就能害大家破人亡,他们就不能害你全家?”

    赵九龙对刘豫的恨意,还要超过梁敬,起码梁敬害的人没刘豫多。

    东昌府那些牺牲的将士,也要算在刘豫身上。

    砍刘豫的脑袋,赵九龙都已不满足:

    “刘豫恶贯满盈,他已不配享受斩刑,我将他交由大家处置。”

    刘豫大急:

    “赵九龙,你痛快给我一刀,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不用了,”什么秘密都无法消除,赵九龙对刘豫的恨。

    一大群人冲上,将刘豫活生生撕碎。

    刘豫等人被处决,许多人激动大哭。陶家人跪在陶庸棺木前:

    “爹,刘豫已遭到报应,我们这就将你入土为安。”

    这样的场合,赵九龙没忘记一些事。

    几人抬着一块门匾上来,可惜没了陶庸,已很少能认出赵佶的字。

    “太上皇已知道这里的事,这是他为这里祠堂题的字:忠义祠。”

    这次赵九龙没有忽悠大家,赵宣和出面忽悠。

    赵九龙认为这种场合,不应该假冒赵佶提字,对众将士不尊重。

    赵佶非要弄,赵九龙的劝说都不听,只好由他。

    效果倒很不错,大家听说是赵佶写的,全都跪下大赞。

    “太上皇没忘记我们,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太上皇真乃仁义之君……”

    骗这么多人,赵九龙暗自不爽。

    赵宣和激动不已,他可能好久没听过这么多好话了。

    “大家快快请起,太上皇绝不会忘记大家。他听说这里的事后,又高兴又难过。待收复河山后,他会亲自来这里,祭拜众将士。”

    赵宣和这招很不错,收尽济南府的民心。

    现在的济南府,只认赵佶,不认赵构那位皇帝。

    赵宣和一高兴,本该由赵九龙做的事,他全包办。

    “这是太上皇对众将士的封赏。”

    轮到众将士高兴了。赵宣和照功劳簿上的名单,一一进行封赏。

    徐平被封为县子。关胜封为乡子,虽是最倒数一二个爵位,现在能得爵位者,远比官位少得多,有不少的特权。

    爵位远比当官更光宗耀祖,见到宰相,他们也可以不用行礼。

    以后犯了事,也要由朝廷派钦差来处理。

    当然,赵宣和封的这些,还得要朝廷认可才行。

    死去的陶庸,也有不小的追封。

    几人激动得脸红脖子粗。看到徐平那样子?徐蕾又羞又急。

    “赵大哥,你怎么将爹爹也弄上去?”

    要是真的还好,徐蕾知道这些全出自于赵宣和的手笔。

    赵九龙想得很开:

    “没什么,就算赵构不认可,只要我们认可就成。”

    其它如杨国安、彭大川等人,都有升官。

    还提了不少作战勇猛的士兵为将,可谓皆大欢喜。

    两天后消息传来,青密几州兵马,已赶去东昌府。

    ……

    赵九龙没去凑热闹,他将那帮人看透了。

    一个个打仗不行,抢功劳都是行家。

    渔水湾,徐平府,里里外外围了大堆人。

    大雪纷飞,有些人都快成雪人,只为看赵九龙来提亲。

    徐家人高兴了,对赵九龙的称呼也改了口。

    “九龙为何不派人去东昌府?听说金军已开始撤军回汴京。那些人,分明想去捡功劳。”

    完颜阇母只有那点人,如果不招人来继续开干,不可能再守东昌府。

    现在就算只派些骑兵,快马去兜一圈,也能说他们收复了某某地方。

    有人曾给赵九龙建议过,他没答应。

    “立那些功劳干什么?赵构的功劳,不值钱。”

    徐平父子俩对望一眼,徐应江问:

    “九龙不想保赵构?”

    现在成了一家人,赵九龙没必要隐瞒:

    “赵构此人寡情薄义,自私自利,不值得保。我准备去五马山寨,保信王赵榛。”

    这次赵九龙没说赵榛够傻,值得保之类的话。

    徐应江父子呆住,赵榛他们不熟,赵构他们知道一些。

    林香也不服:

    “赵构好像也没做什么坏事,九爷为何说他寡情自私?”

    赵构现在的风评很不错,力挽狂澜、拯救大宋等等。

    在临安,简直是明君中的楷模。穿的是补丁衣,吃的是粗茶淡饭。

    至于他想害赵佶一事?只是一些人的猜测。

    并没证据证明,赵构想害赵佶。刘豫做的那些事,也已证实,和赵构无关。

    “这事吧!说来话长,大家相信我绝没错。”

    现在赵九龙说的任何话,徐家人都不会怀疑,徐应江点点头:

    “五马山寨山寨的马扩,我到是知道些。和他共事?有些事得注意。”

    马扩和曹宏一样,以前就是宋将,他的经历,堪称传奇。

    马扩是武举出身,靖安之变前,他保护使者去与金国谈判,联合抗辽,参加了海上之盟的盛况。

    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一起,参加过收复辽国燕京的战斗,得到完颜阿骨打的大赞。

    可能因这层关系,他参加西山和尚洞义军抗金,被完颜宗望抓住。

    完颜完望非但没为难他,还要授他官职。

    马扩坚辞不受,完颜宗望没逼迫,还为他亲设酒店安置。

    靖康之变后,马扩力主抗金。加入五马山寨。

    五马山寨原本是武翼大夫赵邦杰建立,马扩去后,也不知怎么搞的,他成了大首领,赵邦杰屈居第二。

    这样的人,赵九龙一听就知道绝不普通,兴趣更浓。

    “至少他是真心抗金,这样的人,值得尊敬。”

    至于当老大老二?赵九龙无所谓。

    徐平有点不甘:

    “九龙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赵构很可能会让你接替刘豫。你要成为京东东路安抚使,没必要屈居于他之下。”

    “这些事,到时再说吧!”赵九龙也有当安抚使的野心。

    他要当了京东东路的安抚使,再不用买赵构的帐,就在这里坐大。

    赵九龙在渔水湾住两天,济南府有人来报:

    “钱启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