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宋 » 第七十八章 无耻之人

第七十八章 无耻之人

    一条还算宽敞的大道,走来一大群官兵。

    刘豫赶得很急,他虽相信刘麟和白风寨能战胜赵九龙。怕赵九龙逃,马不停蹄赶路。

    已快到白风寨的危险区域时,一封信送来,将刘豫的幻想惊散。

    “赵五竖子,竟敢欺我儿?传令,兵发白风寨,一定要将麟儿救出来。”

    众人大惊,徐文看完信,也很不可思议。

    “如此短的时间,他们就将白风寨占领?”

    不只占领白风寨,还将刘麟那两百骑活捉。

    赵九龙在信上说:只要刘豫敢派兵来,两百零一颗人头一并送上。

    “现大公子在他们手里,大人万不可冲动。”

    刘豫已乱了分寸:“你说怎么办?”

    这事徐文也没更好的办法:

    “先派人去白风寨谈,就算谈不成,也可以试探他们虚实。”

    ……

    白风寨内,不少身穿军服的士兵三五成堆,在一起聊得很欢。

    “大人说了,以后参军的人,每月军饷一两二,一年四套衣服、三双鞋。”

    另一士兵鄙视:

    “听说白风寨自己人都没一分军饷,还会发军饷给外人?”

    吹牛的士兵拿出一两银:

    “我们已发了,大人说了,只要你们投过来,立马就给你们发军饷。”

    两百骑已获得自由,但只限于在白风寨内活动。

    赵九龙没任何优势,又想招这帮骑兵。

    让关胜带来的士兵,和他们打成一片,一对一忽悠。

    这招很不错,这些人以前本就是战友,绝不会有排斥心。

    虽还没人来投,至少没人乱来。

    大厅,赵九龙拿出大叠书信,震惊众人。

    “大人,这些全是太上皇写给各势力的信?”

    大家惊的并非是赵佶的信,离赵九龙说这事,才过去一天,赵佶的信就送到?

    有些人严重怀疑,刘豫所说无假,赵九龙真让人冒充赵佶写信。

    关胜实在忍不住:

    “大人,太上皇在哪里?”

    赵九龙没多少时间,懒得在自家人面前遮遮掩掩:

    “太上皇已来济南地界,暂时不方便露面。二当家,快派人将信送到各势力。”

    彭大川不放心,检查几封,全是同一字迹,都有太上皇的印章。大喜:

    “有太上皇的亲笔信,应该能招到不少人。”

    大家都对前景很看好,只是有些事,负责后勤的谢成很焦虑:

    “以后我们人越来越多,必须多备粮草。现济南那边已不敢交易,外州又不安全?”

    赵九龙的头也很痛,他们和济南那边交恶,连其它县城也不方便去买粮食。

    这里全民皆贼,去外州更不放心。

    “能不能从其它势力买?”

    谢成叹道:

    “现在粮食可能比银子更珍贵,就算有余粮,也没多少人愿卖。”

    当家才知油米贵,赵九龙挖空心思想到一个下家:

    “让刘豫送些粮食来。”

    众人呆住,彭大川怕赵九龙被逼傻:

    “刘豫会送粮食给我们?”

    第二天,刘豫派了个叫董崔的人到来,赵九龙赶忙清场:

    “快让那些俘兵避避,别让他看见。”

    董崔张嘴就开威胁:

    “大人让你们立即放了大公子和众将士,否则,白风寨鸡犬不留。”

    赵九龙二话没说,带董崔来到一个单间牢房,董崔看得怒发冲冠:

    “你们竟敢如此折磨大公子?”

    里面的环境很不错,地上连根草都没有。

    还有板床,凳子、水盆等等,绝对算得上顶级牢房。

    就是吃的太寒碜,还剩下小半碗黑糊糊的野菜汤。

    已饿得面黄肌瘦的刘麟,像吃药似的一点点下咽。

    看到董崔,仿佛看到亲人。

    “董大人,是不是爹爹让你来救我?快救我出去,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大公子稍安勿躁。”董崔瞪着赵九龙:

    “赵大人,赶快放人?再不放人,三天之内,我济南大军必到。”

    赵九龙掏了掏耳朵,很有收获,掏出一大块耳屎,出了口爽气:

    “其它废话我们就不说了,我白风寨庙小,穷得揭不开锅。麻烦刘大人送三千担粮食来,否则?”

    赵九龙看向刘麟:

    “他们野草怕都没吃的了。”

    董崔被震懵,他做梦都没做过。绑了人,还要让受害方提供粮食?这世界竟有如此不要脸的人?

    “你无耻,”董崔颤抖的手指着赵九龙:

    “我们绝不会给你们一粒粮食。”

    “你是刘麟他爹?你有什么资格反对?”赵九龙白了董崔一眼:

    “搞清楚你的立场,你只是个传声筒。刘大公子出什么事?第一个倒霉的是你。”

    彭大川几人双眼冒星星,将赵九龙佩服得五体投头。

    被赵九龙一番怒怼,董崔的盛气完全消失,认清立场。

    “就算他们吃,两百人能吃那么多粮食?”

    这话赵九龙爱听,没怒怼,给董崔算了笔帐:

    “他们在这里,总要人侍候,普通兵一人配一个,大公子至少四个。”

    “那两百匹马更费食,还得请专业的人喂养。种种加起,三千担粮食真不多。”

    董崔走的时候,仿佛生了场大病。

    关胜笑道:

    “大人真乃奇智,照此看,刘豫很可能答应送粮来。”

    粮食的事,赵九龙不敢保证,至少刘豫暂时不会攻击他们。

    好消息不止一件,一对士兵到来。

    “大人,他叫刘海,和我是同乡,他愿投大人。”

    赵九龙比得到粮食更高兴,这是第一个愿投他们的骑兵。

    为此,他将派去忽悠的士兵招集到操场。

    赵九龙将一个布袋大的红包,递给劝降的士兵:

    “张进是我军的骄傲,他成功劝通一个士兵。我决定,大赏于他。”

    众兵看得非常眼热,他们以为涨鼓鼓的红包,不知有多少好货。

    只有关胜几人知道,里面的东西虽重,就两千个铜子,值二两银。

    “大人,是不是每个劝降的人都有赏?”

    赵九龙搞这出戏,就是说此事。

    “无论是谁,只要能劝降他们,都有赏。劝降越多,赏金越高。”

    重赏之下,赵九龙不信招不到那帮骑兵。

    众兵欢天喜地领命而去,周游不解问:

    “二两银子的东西,赏两千铜子,搞那么复杂干嘛?”

    赵九龙扫了眼,大家都有疑虑,笑道:

    “两者的价值虽相同,效果却不一样。这么多,又是封闭的,更诱人。以后给大家发军饷,也可以用此法。”

    以前赵九龙就被这样忽悠过,干活的积极性大有提升,不忘补充一句:

    “下令,大家以后的薪俸,必须保密。谁要敢泄漏?扣工资。”

    赵九龙的太上皇封还未送完,听到一个消息,大家急了。

    “刘豫派人到处诬蔑我们,说我们假冒太上皇钦差,到处招摇撞骗,是金国派来的奸细。”

    刘豫不傻,听到赵九龙泼他脏水的话。

    徐文想出这么个还施彼身之法,倒打他们一耙。

    “刘豫毕竟代表官府,他说的话,只怕比我们写的信更有说服力。”

    谢成很担心,他甚至都怀疑,赵佶那些信有假,何况外人?

    学赵佶字的人不少,请人写并不难。

    只要胆子够大,玉玺都不难弄。

    赵九龙每次都用书信,实在让他们担心。

    “大人,要不?将太上皇请来露露脸?就算露一次,效果也大不一样。”

    赵九龙狠狠揉了揉脑袋,刘豫这样搞,说不定他的招人计划真会受阻:

    “太上皇露面,说不定会将刘豫大军引来,我去劝说试试。”

    众人大喜,彭大川很看得起赵九龙:

    “若大人亲自出马,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