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学霸的科技星图 » 第151章 木卫

第151章 木卫

    当周然走出卧室的时候,外面客厅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刚出锅的油条和煮鸡蛋。

    吃完了智能管家准备的早餐,周然带上虚拟现实的设备,很快就潜入到了网络社会之中。

    到达虚拟会议室之后,秦博士将一份资料传给了周然。

    “从我们的木星探测器发现的信息上看,可能我们对木星的计划要重新修改了。”

    “从数据上看,木星具有超强的磁场,相当于地球的两万倍,甚至有些卫星都被笼罩在木星的磁场之中。而木星磁场会收集大量的太阳辐射,随着靠近木星这种辐射的剂量也会越来愈强,比我们最开始预料的要强很多。”

    “有种说法是地球和火星中间的小行星带,是原本这里的一颗星球是被木星强大的引力撕碎了,而地球人的祖先就是从这个被撕碎的星球上逃难来的。”

    “还好我们不是要登陆木星本体,要不然说超强的辐射,单说木星相当于地球2.5倍的引力再加上浓厚的大气,在进入木星的时候将会压缩产生上万度的高温和超过230个g的重力。实在难以想象有什么样的材料可以抵抗这种高温和过载。”

    “而且木星的逃逸速度高达每秒60千米,相当于音速的194倍,我们现在没有任何技术能够在木星上向外发射飞行器。”

    周然习惯性的翻了个白眼:“这种气态行星我们要直接登陆它干嘛?还不如旁边的卫星对我们有帮助呢。”

    “如果想要真正的登陆木星的‘地面’,至少也要抵抗三万度以上的高温和3000万个大气压的强力材料。目前能够达到深海也不过是上千个大气压而已,虽然我的确对木星的核心还挺好奇的。”

    “说起来倒是真应该感谢木星,因为木星引力太大了,把小行星和彗星之类的都吸走了,才使得水金地火这些内太阳行星免受撞击,堪称是太阳系的护盾。”

    秦博士在资料上点了点:“如果我们想要登陆木卫的话,木星这个超强磁场和辐射会是非常大的阻碍。”

    “现在观测到的木星的卫星已经超过150个了,可惜从目前的探测数据上看,有价值的也就那么两三颗而已。”

    “木卫二除了由水-冰构成的地壳之外,还有由氧气构成的微弱大气层。这些地壳上的很有可能就是大气中氧气的来源,可能是带电粒子撞击或者紫外线照射导致的水分子分解从而释放出的氧气。”

    “木卫二的含水量是地球的两倍,而在数十公里公里厚的冰层下面,因为木卫二内部的热量,很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液态海洋!”

    “既然有液态海洋,就说明有热源一直给它提供热量,不然以它3000公里的直径应该早就冻住了才对。这个热源既有可能是来自其内部的活动,也可能是来自木星。”

    “有水又有氧还有热源,如果是火星是最有可能曾经存在生命的星球的话,那么木卫二就是目前已知现在最有可能存在的生命的地方!如果木卫二真的存在生命,应该是那种耐高压的软体动物的形式。”

    “但是想要彻底弄清楚这点,我们就必须要登陆木卫二,而且还要想办法进入到厚厚的冰层之中。”

    “而木卫三的直径有5000多公里,比水星还大,而且木卫三拥有自己的磁场,这是目前已知太阳系唯一自带磁场的卫星。探测器在大气中发现了水蒸气和氧气以及臭氧。”

    “木卫三的也有海洋,它的海洋很有意思。它是一层海套着一层海,总共有三层,每一层的深度大概在400公里,每一层液态海洋的中间都有一层冰壳隔开来,最下面一层很可能直接接触到岩石内核。总共的含数量可能达到了地球30倍以上。”

    周然点头说道:“在现在地球的海洋已经被核废水污染的情况下,也许未来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木卫的水资源上了。”

    “不过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想要开发木卫二还是木卫三还比较遥远,至少也要等开发完木卫四再做考虑。”

    “相比木卫二木卫三的资源,木卫四才是现在我们所需要的星际中转站。受到木星磁场保护的木卫四既没有什么太阳风的侵袭,其低重力环境又适合进行发射任务,建成之后会比月球基地更加稳定,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容易受到陨石撞击了。”

    “只不过木卫四的距离着实是有点远,为此还要先提升人类的航行能力才行。”

    秦博士眼前一亮:“周教授,您有啥新的想法了吗?

    周然笑道:”前几天我刚完成了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只要将其应用到航天器上,就可以用极少的燃料完成长时间的加速,可以极大地提高飞行速度。”

    “使用核聚变的天弓推进器可以把氦核加速到每秒三万公里,理论上飞行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只不过这是天弓推进器理论上的加速极限,实际上并不一定能够造出来这么快的飞船核火箭。”

    “如果不考虑加减速,那么十分之一光速的话从地球到土星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秦博士满脸都写着激动,为此周然不得不浇了盆冷水。

    “你先冷静一下,我说的只是理论上。事实上我才完成反应堆的小型化,距离把它装到飞船和火箭上还非常遥远。”

    秦博士说道:“不管怎么说,至少是看到希望了嘛!不考虑曲率引擎那种科幻的玩意,核聚变发动机的飞船已经是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快的飞船了。”

    “有了核聚变发动机飞船,人类才终于可以将自己的手伸向这片太阳系了!”

    周然摇了摇头:“你只看到的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反应堆小型化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哪怕知道只是一把双刃剑,也依然要握在手中。”

    “周教授。”

    “啥?”

    “怎么感觉您这几年越来越神神叨叨了呢?”

    “……滚!”

    “宇航飞机我来搞定,登陆器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