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学霸的科技星图 » 第133章 污染

第133章 污染

    周然脑海中下意识地浮现出之前刚刚出现的那颗星星。

    深海探测技术。

    如果点亮了这个星星,是否就可以研制深海探测站了?

    如果具备了深海探测的技术,是不是也就具备了在深海中建立城市的条件?

    一想到这方面,思维便一发不可收拾了起来。

    深海中的污染是为了人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哪怕未来人类已经踏上了星空,也绝对不能抛弃自己的母星。

    而探索深海,现在看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周然想了想,小心说道:“张教授,如果我们有了深海探测的技术,能对解决海洋污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吗?”

    张教授皱眉道:“能不能解决不好说,但是如果没有深海探测技术,那么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我们根本不知道海洋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如何能说解决呢?”

    “如果我们对海洋污染一直放任不管,可能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整个地球都不再适合生物的生存,到时候可能真的只有变异生物能够立足于这颗星球了。”

    “只有有了深海探测技术,建立了深海观测站我们才能弄清楚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可能性,不过也仅仅是可能性而已。”

    “从辐射国的这个情况上看,污染已经扩散到了非常广的范围内了。”我怀疑不知道海洋之中,随着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已经有大量的污染进入到了内陆。”

    “另外虽然我们不直接吃海鱼,但是渔民们捕捞的海鱼还是会被做成各种加工品,然后进入到饲料之中。到时候牲畜吃了一些饲料,然后我们再吃这些牲畜的肉,最后污染还会富集到我们体内。”

    “再严重一些,随着污染随着将于渗透到土地,深入到地下水,到时候可能人们真的要穿着宇航服生活在地球上了。”

    周然说道:“之前我们也讨论过关于海洋污染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那么有责任心,目前也还做不到把我们全部的人民都隔绝在污染之外。”

    “哪怕是未来在月球建立了殖民地,我们也不可能抛弃掉地球,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探查清楚海洋的污染情况,同时掌握相关的证据把污染的影响实实在在的公开于众。”

    “另一条就是找到能够治疗核污染的方法。”

    对于周然来说也是一样的,既然目前人工冬眠那条线走不通,深海探测技术就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在地球,陆地所占的面积只不过整个星球表面的29%。而在这29%中还有诸如两极沙漠这类人类很难生存的地方,所以人类所生活的面积甚至比这29%还要小。

    目前人类最深的钻井大概在12千米左右,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35千米。而在地壳下面,地幔的厚度高达2800千米,下面的地核半径3470千米。

    而人类活动区域,仅仅是在这个巨大球体的表面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之中,甚至就连它的外壳都没有穿透。

    虽然人类已经获得达到40万千米外的月球的能力,甚至已经踏上了距离5500万千米外的火星,但是对自己脚下这颗星球却是如此的陌生。

    现在整个人类文明对于地球来说,不过是身上的一块块斑点而已。

    放下奇奇怪怪的感慨,辞别张教授之后周然飞到了南方海的人工岛。在人工岛正巧遇到了一样前来视察的左前功。

    ”左中将?这么巧啊。“

    ”这不是周教授吗?“

    两人简单寒暄一下,周然好奇问道:“左中将,您怎么来了?”

    “您还不知道吧?这边这个太空电梯计划的安保工作也移交给了太空军,到时候将会在这里入驻新筹备的太空军,所以也需要修建相应的军事设备。”

    “包括玄鸟和白帝在内的一系列装备也都会配齐,到时候这座岛绝对是全华国最安全的地方!”

    周然问道:“那也不用您亲自跑一趟吧?”

    左前功装模作样的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因为太空电梯计划,周围一些国家这段时间一直有些小动作,所以我们计划最近在这附近搞场演习,实弹的那种。”

    周然连忙摆手:“这种事告诉我没问题吗?”

    左前功耸了耸肩:“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事,这两天应该就会有公告出来了。周教授有兴趣参观一下吗?”

    “我就不了吧,这边弄完我马上就要回京燕了,时间不等人啊,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哦对了,左中将,我有些事情想要拜托你。”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模仿刚才左前功神秘的样子,周然从过去在左前功耳边小声说了什么。

    “啥?要那么旧的?”左前功听完愣了一下:“行,周教授你要的话我到时候给你搞一个。”

    “那就麻烦您了。”

    在考察了太空电梯的地基进展顺利之后,周然又飞回了京燕。

    回到家之后,在对鸿钧进行例行检查的时候,周然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鸿钧,这个小镇测试是什么?”

    【简单地说,他们把25个AI扔到一个游戏之中让AI们自己生活,在没有预先设定脚本的情况下,每个AI就好像活了一样。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模拟使得AI看起来活过来的例子。】

    “哦?它们的原理和你给宝宠的那一类AI一样吗?”

    【不太一样,我的AI是基于我本身的大数据和模型进行的统计学判断,然后再进行细化训练和限制。】

    【小镇测试这套理论是通过记忆流进行函数检索,通过时效性、重要性、相关性三点进行加权组合评分,之后再将这套问题和回答抛给同一个类似智能管家的AI,最后再根据AI的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

    【这是用同一个AI模型就可以模拟让复数AI活过来的方法。】

    “也就是说把类似一个提线木偶变成了一把提线木偶?”

    【是这样?】

    难道是量子云给国外限流太严重了?居然想出这种另辟蹊径的办法来节约算力?

    为了全球的发展速度,周然考虑是不是给赵局提一下再放开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