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无道非仙 » 第51章王寻的计划

第51章王寻的计划

    王寻没敢多耽搁,当晚就火急火燎的赶到皇宫去和自己的大老板做汇报。

    毕竟自己没有半月工夫就害的人家丢了几百里的国土,一个重要关口也是在自己的亲眼目睹下沦陷的,不给个合情合理的交代怎么可以。

    王寻蹑手蹑脚的等候在御书房门口,工作狂皇帝就连这点工夫也不敢耽搁,尤其在胡介山赋闲在家后,全朝的担子几乎压在他一个人身上,王寻就算多看不惯这个一步步把自己逼到这番田地的上司,在工作热情这方面无论如何都是自愧不如的。

    引他进宫的小太监也很迷惑,这个长得吓人,带个斗笠的神秘家伙消失许久每次都是急匆匆来皇宫,而自己向皇帝通报时皇帝却没有任何埋怨,只是笑笑让王寻在御书房门前等候。

    而这个与平日来皇宫的大臣截然不同的家伙这番来似乎也是有大事在身,没有和自己多说一句,只是手上捧着一堆文件老老实实站在大殿门口。

    不多时间后,殿内传来了高英高公公尖锐的声音:宣御前查办进殿!

    王寻深吸一口气,酝酿一下情绪,涨红了脸,踏进了门。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王寻小跑着跑到了皇上御案之前,两腿一软就直接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哭腔向皇帝报道

    皇上把眼睛从奏折上抬起,看了看眼前失魂落魄的来人,压抑住嘴角的笑意,

    “何事让朕的爱卿如此惊慌啊?”

    王寻手指向北方,颤抖着说道:月积...月积大军杀过来了!

    “所以我不是让你去给前线送粮食辎重吗?你干的如何?这么快就回来那看来战事也不甚紧要,说来给朕听听?”

    “来呀,赐茶,看坐,让王爱卿安心。

    王寻深呼吸着,手中拿着的茶杯依然在颤抖,缓缓说道:

    “皇上,东阳关...丢了...”

    皇帝拍案而起,“什么?朕让你去送粮食辎重,你就这么丢了朕北方的重镇?你可知这是死罪??

    王寻听到皇上暴呵,从椅子上掉回到地面,趴着回到:

    皇上,臣要告状,那建宁府州长一冬天来没有往前线送去一点粮食,臣赶到东阳关时,局势已经危在旦夕,实在是再无余力做反攻了

    王寻心中腹诽,你养那么多大臣,这口大锅就非得我来背吗

    皇帝皱着眉头,“建宁府州长是...是崔达,崔大人从我先皇时就任建宁州长,几十年兢兢业业,没有给朕出过一点纰漏,你这狂徒死到临头还敢出妖言!来啊,把这国贼拖出去斩了!”

    说着就要唤侍卫来了结了王寻,赵正猜得没错,这是杀头的大罪。

    王寻将一摞文件举在头顶,号道“皇上冤枉啊!臣有崔达不往前线送物资的证据!”

    皇帝转头看了看面前之人,一个眼神,一旁战战兢兢的高英便心领神会,接过了王寻手中的纸张。

    皇帝从高英手中抢过这王寻的证据,看着面前趴在地上发抖的人,冷哼一声:

    我倒看看你拿出什么东西来搪塞朕!

    一页页翻过,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直至翻到一页,上面明晃晃写着固守为宜四个字。愤怒的皇帝将纸张扔在地上,“高英,你来看!”

    高英谨慎的双手拿起了散落一地的纸张,端详片刻,惊恐的跪下,

    “皇...皇上,这笔迹是...是....”

    皇帝心中确认,又望向趴在地上的王寻,缓缓开口问道:你可知栽赃一位两朝重臣,当朝宰辅是何等大罪。

    王寻浑身发抖:臣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所以不敢有半点耽搁,快马加鞭赶回京城禀报皇上!请皇上定夺,

    臣无能,没能守住东阳关,本该以死谢罪,但此间事太过重大,待查清原委臣自当赴死!

    皇帝望着趴在地上颤抖不已的王寻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当然知道东阳关早已陷落,甚至在王寻从京城出发时就知道大概就是这几天的工夫。

    这次派王寻前去是个连环套,若是王寻不争气,看到东阳关被围转身就走,那大可以把丢失国土的重罪合情合理安在建宁府的头上,作为离边关最近的州府,半年来居然就这么不管不顾,自己可以以此为机让自己的人上任。而没经受住考验的王寻也就可以作为弃子了,为自己逼走一个人可保不了一辈子的饭钱

    若是王寻死脑筋真的跑到东阳关和敌人死战,这几天大概就是他的死期,到时皇帝就会宣传王寻就是他亲手一步步培养起来的爱臣,“皇帝爱臣被敌国士兵疯狂残杀,皇帝因此心痛成疾,卧床数月”,听起来多么有情有义,以此为契机谋划将来,不失为良策

    若是王寻按自己锦囊中所说,只管救人,以此导致东阳关陷落,这罪名就能合情合理安在王寻的头上,毕竟是他到了东阳关后,就失守了,王寻的名字会列入岚川国的史册,只不过是以千年来最大卖国贼的名号。至于他本人,处斩了就是,正好让百姓好好唾弃这个大奸臣

    因此,自从皇帝把王寻从老家叫回来时,能预想到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皇帝算准了赵正快撑不住的时机,送出自己的提线木偶。

    王寻无论猜到还是懵懂,都只能顺着自己定下的轨迹往前走。

    当皇帝得知王寻带着赵正成功突围时,他是很开心的,这个自己选中的弃子顺利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带回岚川国年轻一辈唯一的名将,然后他就该负起自己所作所为的责任,慷慨赴死,尽管自己还对这个能干的泥腿子有些不舍,还没有搬到丞相。

    但是...但是...王寻给他带来了这份大惊喜可是实实在在的。

    皇帝自然知道崔达曾经是宰相门生,但他想不到的是到如今国难当头的关头,这个平日里闷不做声的家伙居然不信任朝廷,而跑去问宰相。

    这一页页的纸张就是铁证!

    哪个首领能接受这种挑衅,你在朝中一呼百应也就算了,连一方大员都对你言听计从,你要做什么?等哪天你对自己的椅子感兴趣的时候,这些个饭桶会不会也对你这般顺从?

    因此对付胡介山的优先级绝对在当下的所有危机中排第一,没人愿意自家的后院随时能着起火来。

    沉默良久,皇帝压抑住嘴角的笑意:此事太过重大,还需...还需仔细查办,你这颗脑袋暂且留着,以待后效,你切记,这件事情我许你最大的权利,但是...但是..暗处行事。

    王寻如蒙大赦,头顶用力的在地上磕着。

    皇帝也再不多看他一眼,高英收拾整齐了那些罪证,二人出了殿,只留下仍然跪伏在地上的王寻。

    听到殿中再无别人时,王寻一收惊恐失措的神情,翻身坐在地上冷冷看着面前的御案,多么威严。

    也就是在此刻他对皇帝的痛恨实在是到了极点,先不说他是个活了第二辈子的人,上辈子还是个开放的现代人。

    皇帝从他到京城起就开始用死亡威胁他干一系列的脏活,从隋靖文到赵正,再到现在的胡介山。没有人喜欢这样被别人威胁,就算是没有反抗的能力。更别说皇帝与王寻出身的小村子被屠灭一事到现在依然不明不白,

    从他视自己为草芥的高傲样子足可见,一个小村子存在与否他并不关心。

    再回到这场与月积国只见开展的莫名其妙的战争,他一早就知道如今的情况,却到现在也还不告知自己真实情况,看皇帝有恃无恐的样子,月积国不会进犯太深,说不定就到建宁府为止,所以他才一直要建宁府州长固守。

    可能是两国背后的宗门早就拟好的约定,凡人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修行者却连面都没出,实在是可恶!

    在建宁府,王寻趁着吃饭的空子,让缪人雄去州长家里偷他的情报来源,几次接触这个大腹便便的家伙,王寻意识到这人就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庸才,遇事只会听令行事。那么他最信任的人是谁呢?毋庸置疑,就是他的恩师胡大人。

    因此王寻笃定他一定会问胡介山关于守城的建议,只要胡介山的回复中有一点失言,那便是拿来推翻他的最佳证据。

    对于一夜偷空建宁府财库的缪师傅来说偷点信件犹如信手拈来,王寻顺利拿到了证据,但令他失望的是,这老头未免太过谨慎,说话字里行间更是滴水不漏,王寻能抓住的把柄只有每年崔达都会借着祝寿的名头送胡介山财务云云,这只能恶心胡相一把,要推翻这个历经两朝的老臣实在是差了些力度。

    于是王寻入城后就火急火燎的去找于连成,既然老胡不坦诚,那就帮他坦诚一次,对铁齿铜牙这样的特务机构来说,仿造一份信件实在很是简单。王寻可以直接写一份密谋反叛的信件夹在其中,署上胡介山的大名,笔迹任谁也看不出来。

    但那样就太过用力,过犹不及。王寻只在信件中星星点点加上点主观看法。

    多疑的皇帝没有让自己失望,胡介山的威胁让他来不及对付自己,王寻暂且又保住了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