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无道非仙 » 第42章锦囊

第42章锦囊

    王寻走出宫中,没头没脑的回到车上,想着方才皇帝莫名其妙的话,思索着其中的种种用意。

    皇帝想借此除掉自己?

    应该不会,胡介山这个百官之首还在,皇帝当初提拔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推倒这些旧官吏,

    自己只不过是把刀,所有的权力都来源于皇帝,现在自断一臂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皇帝是想把自己锻炼成将才?

    半路出家的大兵倒成熟的将领之间差的可不是十天半月的战斗。

    况且若是把自己逼出去真成了气候,皇帝真能放心的把自己召回京城对付宰相大人吗

    思索片刻,王寻打开了皇帝交代他万万不可轻易打开的锦囊。

    如果这里面真有什么仙法符咒,皇帝不会以这样的方式交给自己。

    “故作玄虚!”

    解开缠着袋口的金线,精致的锦囊中还装这一个盒子,王寻打开盒子,里面只有一张纸

    上书“务必救回指挥使赵正!”

    这才是皇帝派自己去边关的真正任务,救回赵正。

    王寻皱着眉头,愣神般看着手中的纸条,救回赵正即可?那东阳关的其他将士呢?

    东阳关呢?

    这皇帝到底在想什么?东阳关破,皇帝剩下的屏障就只剩这庞大的京城了。

    高层已经做好了放弃这一切的打算了吗?

    这赵正什么来路?还让自己专门去救?

    胡介山这几天躲起来又是什么意思?

    王寻揉了揉眉间,这些大人物莫名其妙的命令谁能想明白。

    这些疑问萦绕在心间,王寻没有第一时间回府上,而是驱车前往天牢,他要找于连成了解情况。

    到了当日救出马山的天牢门口,王寻一路畅通,很容易就见到了于连成,奢华的马车以及显眼的黑色斗笠,已经成了专属于王寻的标志。

    于连成见王寻前来,起身问好,

    王寻自然是先安慰一番:于大人,我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可麻烦你操劳铁齿铜牙了!

    于连成拱手,这是下官的职责,应该做的。大人是从皇宫回来?不知皇上又有什么交代?

    王寻嘴角一弯,笑道:与你所猜不错,是东阳关的事,就这几日我要亲自跑一趟。

    “大人要亲去前线?那地方铁齿铜牙鞭长不及啊。”

    王寻摆摆手“送些粮食辎重而已,国难当头,哪有什么安全不安全。”

    于连成思索着铁齿铜牙怎么在这件事上掺和一手。

    王寻笑道:这事不打紧,我带回来那人你看如何?

    于连成眼中露出一丝忌惮:那人我始终没看透他,他不像马山那般气势逼人,总让人感觉隐隐不安。

    我已经安排下去查这人了,还请大人。。。

    王寻砸吧一声:你查不出来的,这是我这趟回去捡到的宝,你最多就能查到他是个卖把戏的。

    日后你就知道他的厉害了。

    和马山一样,这人我既然要用就放放心心的用。

    猜忌来猜忌去最后事也办不成,人也跑了,那有什么意思。

    有个人叫赵正,你听说过吗?

    于连成当即回到:下官知道,这人正是东阳关的守将之一。

    “你久居京城,这边关将领你也知道?

    这赵正是个名人,不管是一身本事还是带兵打仗在京城都为人称赞,

    年纪轻轻与大人年纪相仿就在那铁血战场中脱颖而出,官居三品实在是令人佩服!

    是这样,那皇帝就是要保这个大才了。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人估计就是皇帝日后在边关的心腹了。

    “对了,宰相大人这几日告病在家,是什么情况?”

    “回大人,胡大人这边我们倒是一直都在盯着。宰相前几日确实在家中养病,未曾出门。”

    这几日呢?

    。。

    片刻之后,王寻那足有两车之宽的大马车停在了彩云楼门口,头戴斗笠的王寻从车上走下。

    没想到丞相一把年纪居然还好这一口,真是老当益壮啊。

    一个妆容画的浓妆艳抹的女人来到了王寻面前,挺直了胸脯,露着灿烂的笑容向王寻问好:大人,是听戏还是饮茶?

    王寻拿出一大块银锭,堵住了女人的嘴:勿要多言,我自入即可。

    有些有钱人就是不喜欢别人的伺候,这俏姐儿自然是知道,收起了王寻的银锭,微微欠身:

    若是大人有事要吩咐,喊小厮即可,小女子随时恭候。

    王寻笑笑,不多理会,走入彩云楼中。

    与上次来时别无二致,虽然外界已是寒冬时节,彩云楼内却温暖如春。

    华丽的舞台上有佳人载歌载舞,台下围着众人饮酒作乐。

    若是战事不停,月积国长驱直入直奔京城,不知这里又会是什么状况。

    上到二楼,这里没有一楼那样的杂乱吵闹,不愿被打扰的达官贵人们在这些包房中低声交谈。

    王寻穿行在黑暗的帘幕中,眼神不断向四周张望。

    终于在一张帘幕后看到了斜倚着桌子,手中摇晃着杯子的身影。

    王寻也不客气,直接掀开帘幕走入包房,拿起桌上剩下一半的小盏一饮而下。

    砸吧砸吧嘴,王寻说到:这不是茶嘛,喝的这么来劲?

    那斜靠在桌面上的老人起身:我说是谁这般无礼,王大人,别来无恙啊。

    正是当朝宰相胡介山。

    透过斗笠,王寻直视着胡介山似乎已经有些困倦的眼睛:

    胡大人,战事将起,你当朝宰辅躲在这喝茶装醉算怎么回事?

    胡介山仿佛终于清醒了一点,笑笑:战事该起时自然会起,该停时自然会停,这岂是你我能决定的?王大人你不懂吗?

    老朽我这几日正好六十大寿,若是王大人有闲心,欢迎来这彩云楼饮茶啊。

    我在此地饮茶赋闲,不正是遂了有人的意?此中快乐,实在是。

    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哈哈哈。。

    胡介山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

    王寻摆摆手:和我还装什么豁达?你那些徒弟门生也都顿悟了?天天往彩云楼跑?

    胡大人倒是好生潇洒,值此国难之际,内部意见都统一不了。还在这过上寿了。

    皇帝突然招我回来,我吃不准是什么意思,正好你在这,你看呢?

    胡介山脸上浮出一丝不懈:这你小子还真错看我了,那帮小子也拿不定主意每日到此地扰我雅兴,真是好不烦人。

    况且。。。

    胡介山低头看王寻一眼“你是何人?我一个半身入土的如何给你建议,按理来说我巴不得你死在东阳关。”

    王寻嘴角一咧:消息蛮快的嘛胡大人,那这么说来我还没查清我村子里的幕后,你是不是也该避我一避?不要这么小气嘛,你我的帐,有的是机会来算。

    王寻将那纸条直接拍在胡介山面前。

    胡介山此刻终于恢复了一朝宰相的肃穆神情,眉头微皱,盯着眼前的纸条

    片刻之后,目光又转向王寻:

    依我之见,有危险,对你来说危险不大。

    皇帝的所有举措都反应着云川门的态度,我们这一国不会被轻易放弃的故此你不用担心。

    岚川国建国千年来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若是真有大危机,皇帝不该是如今的表现。

    国之根基依旧稳固,只不过,千百万黎民百姓。。。。

    王寻此刻又高看了胡介山几分,不已自身利益做时刻考虑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有此人当朝,民生无恙。

    还有,你家的事,真的与我无关,我说过,我不会这么下作。

    胡介山盯着斗笠后的王寻,一字一句的说。

    我知道,景桓从一开始的想法我都能猜到,不过你确定就这么和我较量?和我斗不小心点可是会死的。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王寻回到:

    家乡事我还未查清,定当还我乡村父老一个交代。

    我也只是个被推到前台的小人物罢了,虽说与你差的太远,你看不起我我能理解,但你我二人结局如何,到也难说得很。

    王寻唤来小厮,耳语几句,继续说道:

    丞相大人你安乐已久,可得小心别被这彩云楼捆住了脚到时候走也走不开。

    胡介山笑道“这一国内,能绊倒我的人,在哪?”

    故意四周望望“谁啊?是你吗?”

    王寻不理会胡介山的轻视,端起了小厮送来的酒,一饮而尽“谢大人赐教,小子这就告退!恭贺胡大人六十大寿!”

    胡介山看了看走出包房的头戴斗笠摇头晃脑的王寻,眯眯眼“嘁,匹夫。”

    把王寻送上的酒弃之一边,继续饶有兴致的端着自己的茶杯享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