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 第89章 当初看走眼了

第89章 当初看走眼了

    “侯爷,这是重新写好的文书,请您过目。”

    周淳接过文书,仔细阅读一番后,满意的点着头。

    文书上,以秦牧的口吻,讲述了收复关远郡,端王在背后出了多少力。

    一些无中生有的功劳,只要跟收复关远郡搭边,都能看到端王的身影。

    周淳将秦牧写的文书拿起,然后直接撕了。

    没有用的文书,就没必要留着了。

    文房先生一脸期待的看着周淳。

    周淳说道:“下去领赏吧。”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文房先生高兴的跟着一名管事下去了。

    在走出厅堂时,刚好遇到了火速赶回来的陈名。

    陈名风尘仆仆,并且满脸疲惫。

    “见过陈先生。”文房先生施礼道。

    陈名没有理会他,脚下生风走进厅堂中。

    文房先生尴尬一笑,也没有在意,脸上继续浮现出一抹笑容。

    厅堂中。

    砰的一声。

    一个青花瓷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茶水洒了一地。

    周淳脸色阴沉难看,怒火中烧。

    “混账东西,曾经豢养的牛羊,竟然敢化成虎狼反过来噬主。”

    陈名等到周淳情绪逐渐平稳后,才开口说道:“侯爷,何将军是您的养子,这可是绝密之事啊。

    整座侯府只有侯爷,周盛,小的以及方云知道,小的怀疑是方云泄露了这个秘密。”

    陈名继续说道:“方云运送粮食前往回鹘,粮食被突厥截获之后,方云也不知所踪。

    周盛曾联系过萧迁,得知方云和梁金等人早就被突厥给放了。”

    周淳眉头紧锁:“你的意思是,方云背叛了咱家,投靠了秦牧?”

    陈名摇头:“方云应该不会投靠秦牧,但肯定背叛了侯爷。秦牧从何得知这个消息,还有待调查。

    另外,还需通知周盛,务必找出方云的行踪。”

    顿了下后,陈名看了周淳,才犹豫着说道:“秦牧用何将军威胁我等,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周淳眼神中立即闪过一丝戾气。

    他内心挣扎了很久,最终拿起文房先生写好的文书,将其给撕了。

    侯府的库房前,侯府管事一脸歉意的看向文房先生。

    “刘士子,侯爷找你,奖赏等一下一并给予。”

    文房先生愣了下。

    回到厅堂,文房先生就感受到氛围有些压抑。

    陈名拿起被周淳撕碎的文书,对着文房先生说道:“刘士子,将这份文书复原,不要更改内容。”

    “啊,这……”文房先生疑惑地看向周淳。

    周淳沉声道:“今天日落之前,咱家便要看到写好的文书。”

    文房先生被周淳的语气给吓到了,连忙应下:“侯爷放心,在下一个时辰就能复原文书。”

    周淳没有说话,陈名说道:“刘士子下去复原文书吧,我和侯爷在这里等着。”

    文房先生匆匆离开后,陈名便低声说道:“侯爷,要不小的再去秦州一趟吧。”

    “不用。”周淳幽幽的说道:“只要咱家还是内侍省少监,还是安远侯,秦牧就不会把茂儿的身份说出去。”

    周淳一眼就看穿了秦牧的企图。

    秦牧想在秦州自立为王,并且还想让周淳为他在朝廷在周旋。

    周淳不得不承认,他看走眼了。

    原本在他面前低声下气,老实巴交的秦牧,一直都在欺骗他。

    当初就不应该让其赴任秦州。

    可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第二天的朝会。

    秦牧递交的“文书”,终于呈现在朝廷大臣的面前。

    秦牧收复关远郡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上京。

    大家早就震惊过了。

    秦牧呈递文书,是为了正式通知朝廷,也是为了给他自己讨赏。

    如今天子三个月未上朝,封赏之事就由朝廷众臣决定。

    左丞相王承源率先开口道:“秦牧从蛮夷手中复我大炎疆土,不可不奖赏,诸位认为该给予何等封赏?”

    吏部侍郎胥士东随即出列道:“下官认为,可册封秦牧为开国县侯,封地选秦州下辖某县。”

    “简直荒谬至极。”礼部侍郎陆冠出列反驳道:

    ”秦牧乃贱商之子,且靠卑劣手段才得以赴任秦州,县侯此等尊贵之位,怎可随意赐予?”

    胥士东讥讽道:“陆大人,照你的意思,当年我大炎立国,册封开国勋爵,是否也要追溯出身啊。”

    “诡辩之语。”陆冠喝声道。

    户部侍郎聂文甫出列,呵呵笑道:“两位,收复关远郡的功劳,有目共睹。

    不过鉴于秦牧乃秦州州牧,某认为可册封秦牧为开国县侯,但需收回州牧之位,降为刺史。

    秦州的军权也应当移交朝廷,以防边境生乱。”

    此话一出,很多大臣纷纷出列表达自己的看法。

    “侯爵可赐,州牧之位确实应该收回。”

    “下官认为,可派遣得力大臣调换秦牧,驻守帝国边陲。”

    “下官举荐中书侍郎崔淞调任秦州。”

    “某认为翰林学士李宪成更适合驻守秦州。”

    “……”

    站在龙椅下方的周淳,一双老眼微微眯起。

    百官前列的几名重臣,神情各异。

    右丞相崔景咳了一声,争吵的大殿才安静下来。

    崔景面色平静道:“秦牧的州牧之位,乃陛下亲笔册封,秦牧既无大过,又有大功。

    朝廷于情于理,都不可行卸磨杀驴之事。

    诸位还是讨论秦牧的爵位吧。”

    崔景话音落下后,几名官员相视一眼,然后齐齐摇了下头。

    如今朝廷,基本被王氏、崔氏和周淳把持,其余世家大族皆没有重要人物在朝中任职。

    秦州这块新晋肥肉,王氏、崔氏吃不了。

    但他们宁愿赏给秦牧这個贱商之子,也绝对不会让李氏、顾氏他们给吃了。

    试探无果后,一些官员也不开口了。

    秦牧的封赏很快确定下来。

    勋庆阳县开国县侯,从三品,食邑千户,食实封五百户,赐万金。

    朝会结束。

    周淳刚回到侯府,端王便怒气冲冲的走进来。

    “端王殿……”

    啪的一声。

    只见端王走到周淳面前,二话没说,抬手扇了周淳一个耳光。

    厅堂中侍女和下人瞬间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周淳,本王收复关远郡的功劳呢?”

    周淳回过神,强忍着脸部的痛楚,低声道:“殿下,奴婢也有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