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 第54章 幽云别有所图?

第54章 幽云别有所图?

    自从关远郡沦陷之后,大炎朝堂对秦州便处于放养状态。

    回鹘汗国随时可以肆掠整个秦州全境。

    河源县是如今秦州面对回鹘汗国仅剩的一道屏障。

    在来河源县之前,秦牧便研究过河源县的地理地势。

    河源县位于两座山脉中间。

    两座山脉如同一个喇叭口,河源县就处于窄口处。

    窄口前方是关远郡,后方是秦州。

    此时,秦牧在公孙佑、舒翞和赵牧三人的陪同,站在山顶,鸟瞰下方的窄口。

    秦牧眉头微微皱起。

    这里非常适合修建一座关隘,可为何三十年前大炎王朝没有做这件事呢?

    关远郡沦陷的三十年间,回鹘汗国前二十五年侵略秦州,全部都是从河源县的窄口进入。

    后面五年因为东林庄的出现,才舍弃了这处窄口。

    毕竟,东林庄后方山脉过去便是关远郡的马场。

    回鹘骑兵从东林庄进入秦州境内,简直太方便了。

    舒翞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道:“大人,下官认为有必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关隘。有了关隘,控制了东林庄,便可保秦州无忧。”

    公孙佑轻笑道:“子法,你的出发点很好,可时机不对。只要收复关远郡,这处窄口的地理优势便没了。”

    舒翞能被秦牧带在身边,聪慧程度不用怀疑。

    他立即反应过来,讶然道:“大人想收复关远郡?”

    秦牧反问道:“关远郡自古以来就是秦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难道不应该收回来吗?”

    赵牧一脸正色道:“舒大人,你是陇州人,可能理解不了我们秦州人对关远郡的想念。

    原来关远郡的百姓,如今虽分散在安阳郡、河西郡和定山郡,可他们的籍贯和祖地,至今都没有改变。”

    舒翞感叹道:“秦人对故土的想念,在下着实佩服。”

    感叹过后,舒翞便转而问道:“可大人,如果控制东林庄,却又不在此修建关隘,河源县能抵挡住回鹘铁骑吗?”

    赵牧严肃道:“秦州士兵绝不后退。”

    秦牧微微笑道:“赵牧,你没必要带着誓死之心。子法,你也没必要担心。河源县一定能守住,关远郡也一定能够收回来。”

    说完,秦牧便问道:“赵牧,军械司这个月送了多少火蒺藜和神臂弓过来?”

    赵牧说道:“火蒺藜五百个,神臂弓300把。军械司的官吏说,下个月火蒺藜的供应量能提高到两千个,神臂弓五百把。”

    公孙佑摇了摇头道:“火蒺藜和神臂弓的数量太少了。”

    赵牧赞同道:“末将认为火蒺藜适合守城和埋伏,数量少一些也无妨。可神臂弓绝对能成为骑兵的噩梦,末将认为应当给每名士兵都配备一把。”

    秦牧嘴角微微一抽。

    “每名士兵标配神臂弓目前还做不到,以后将组建专门的弓骑兵部队,但也不会说每名士兵都标配。”

    神臂弓的威力确实强,对于这个时代的骑兵来说,简直就是威力碾压。

    特别是金手指提供的神臂弓建造方法,经过了改良,弓臂和弓弦都需要经过特殊处理。

    可后续的中原争霸,步兵才是主流兵种,骑兵适合机动作战和战场收割。

    舒翞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火蒺藜,什么神臂弓,他完全听不懂。

    秦牧也没有过多解释。

    火蒺藜和神臂弓目前是军队最高机密,舒翞不是军队所属文官,所以并不想让他知道。

    不是怕舒翞泄露消息,而是这是规矩。

    秦牧来自后代,知道军队的重要性。

    除却军事佥事之外,其他文官按照规定,不能知道军队的机密消息。

    秦牧拿着望远镜看着窄口之外的关远郡。

    一片平坦,却毫无人烟。

    三十年前,回鹘汗国占领关远郡之后,关远郡百姓陆续逃到了河西郡。

    回鹘汗国对此也没加以阻拦。

    这就很奇怪。

    在秦牧看来,关远郡的沦陷有太多奇怪的点。

    忽然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鹰啼。

    一只猎鹰随即出现在视线中。

    紧接着,远处一名士兵吹了笛子,猎鹰便迅速降落。

    很快,一名军情处士兵小跑过来。

    “大人,将军,军情处密报。”

    赵牧接过纸条,没有展开看,而是递给了秦牧。

    秦牧展开纸条看了眼后,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情。

    “你们看一看吧。”

    秦牧将纸条递给公孙佑。

    后者快速看完后,脸上闪过一丝讶色,然后沉思起来。

    “大人,幽云介入草原的斗争,或许我们提前收复关远郡的时机,真的要到了。”

    秦牧好奇的问道:“说一说你的分析和看法。”

    公孙佑拱手一礼,才开口道:“下官在幽云游历时,曾与幽云大都督肖原有过交谈。

    此人喜欢谋而后动,且眼光长远。

    幽云出动五千黑云骑兵,倘若突厥成功夺取鹰狼山,草原恐将迎来统一。

    大统一的草原,将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公孙佑继续说着:“正常情况下,幽云绝对不会出兵帮助突厥。肖原最终会选择出兵,有两个可能。

    一是突厥汗国给出的筹码,让肖原拒绝不了。

    二是,肖原表面出兵帮助突厥,背地里却别有所图。”

    舒翞和赵牧两人听完公孙佑的分析后,显得更加惊讶。

    秦牧笑了笑,说道:“文若,我没估记错的话,你更倾向第二个猜测吧。”

    公孙佑没有回答,而是拱手道:“下官斗胆询问,大人觉得呢?”

    秦牧沉吟道:“两者皆有吧。五月开始,上京朝堂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五大世家急流勇退,中原各州主官有变心迹象。

    南方的形势现在还不清楚,但我估计也差不多。”

    “风雨欲来啊。”公孙佑叹气一声,继而说道:“下官的想法与大人一致,肖原估计想搅乱草原的局势,让突厥自顾不暇。”

    舒翞惊呼道:“难怪肖原想让萧迁临时反水,给予突厥沉痛一击?”

    闻言,秦牧和公孙佑不由得一笑。

    赵牧摇头道:“舒大人,你说的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出现。”

    舒翞也自知说错了话,朝着众人拱手:“是下官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