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 第47章 《秦州时报》正式发行

第47章 《秦州时报》正式发行

    河西郡,宝岭县。

    下辖大牛村。

    一名小吏驱赶着驴车停在了村口的小广场前。

    此时,门口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村民。

    一名身穿儒衫的中年男人看到驴车,连忙迎了上去。

    “来了,是送报的来了吗?”

    “应该是,没看到赵夫子都过去了吗?”

    “话说,这个报纸是什么玩意啊?”

    “不知道,官府不是说了吗,每次报纸送过来,赵夫子就会念给大家听。”

    “……”

    村民们议论纷纷时,儒衫男人手拿着两份报纸走了过来。

    赵夫子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考了一辈子秀才也没考上,最后只能在村里开间私塾,混个温饱。

    十天前,县府将全县的读书人召集过去,说是州牧府的上官来了。

    赵夫子去了县府,见到了来自宣传司的官吏。

    然后一番考校后,赵夫子成为了一名专职读报人。

    专职读报人的工作很简单,每月初五和二十在村门口收取报纸,然后将报纸上的内容读给所在村的村民们听。

    报酬是每月500文和两斗粟米。

    赵夫子听当时宣传司的官吏说,报纸是一种面向民间百姓的邸报。

    邸报是什么,赵夫子自然清楚。

    所以他对报纸非常好奇。

    一拿到报纸,他便迫不及待的展开阅览。

    周围的村民见赵夫子只是低头看报,也不说话,纷纷急的抓耳挠腮。

    村正忍不住出声提醒道:“赵夫子,你该给大家伙念报了。”

    “哦,哦,我这就念。”

    赵夫子站上一个石墩,然后展开报纸。

    “《秦州时报》景平十年五月第一版,州内要闻一:州牧大人自四月二十八至五月初三期间,连续下乡前往绕水村、大丰村、宣东村考察民情,指导百姓开荒劳作……”

    没等赵夫子继续念报,一个汉子就叫囔起来。

    “州牧大人那么金贵的人,还会下乡指导百姓劳作?”

    汉子的话,很快引起其他村民的反驳和不爽。

    “州牧大人爱民如子,体恤我等贱民,自然会下乡指导我们。”

    “就是,隔壁村子都说了,州牧大人是神佛下山,为了解救我们秦地的百姓。”

    “黄六子,你以后再敢说州牧大人的不是,小心我揍你。”

    “……”

    赵夫子出声道:“你们还听不听报了?”

    “听,当然听,夫子你继续说。”

    村民们很快安静下来。

    “五月中旬州牧大人将前往河西郡视察开荒进程,了解河西郡春耕情况及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州牧府行文,全州各郡县官府需要统计本地耕牛数量,统筹安排耕牛的分配,保证每一名开荒百姓都机会使用耕牛。

    耕牛缺乏问题,州牧大人已经委托秦州商会成员,前往其他州郡采购……”

    赵夫子停下来,将报纸翻了一面,顺便喝了一口水。

    “接下来的是招募和征求广告:秦州工坊区大量招募铁匠、泥匠、石匠、木匠等匠工,一经录用,待遇从优,有意向者可前往秦州工坊区报名。

    河西郡安井县、定山郡溪宁县兴修水利,大量招募民工,每日工钱100文,管午饭。

    秦州城慈仁堂大量收购麻黄、细辛、白芷等草药,品质上等可谈价……”

    周围的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又差不多念了一刻钟,赵夫子停下来,大口喝着水。

    见状,有村民着急了。

    “赵夫子,已经念完了吗?”

    “还有没有啊?”

    “我看着还有那么多字,肯定还有。”

    “……”

    赵夫子无奈道:“大家别急啊,让我喝口水,还有几则秦州城的逸闻趣事和一个怪志故事,马上就念给大家听。”

    第一版《秦州时报》选取的逸闻趣事,都来自民间。

    怪志故事则来自《聊斋异志》。

    不论是民间趣事还是怪志异闻,都非常受底层百姓喜欢。

    这些故事让所有村民听得直呼过瘾。

    不止是大牛村,几乎所有秦州的百姓,在听完第一版《秦州时报》后,都在期待着下一版报纸。

    从这以后,百姓们开始掰着手指头等待读报的日子到来。

    只要到了那天,所有村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搬着小凳子来到村口听报。

    ……

    慈仁堂是秦州城内最大的药店。

    一大早,药店的小厮刘娃子打着哈欠准备打开店门。

    五天前,州牧府召集秦州城内所有的酒楼、客栈、药店等商铺掌柜、东家。

    回来之后,药店东家就告诉刘娃子,近期可能会有百姓送药材过来,让他注意一下。

    只是过了几天,刘娃子也没看到送药材的百姓,所以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今天照例打开店门,然后刘娃子直接吓了一跳。

    只见店门口挤满了人。

    每个人脚边或者背上,都有一个竹篓。

    刘娃子咽了下口水,硬着头皮质问道:“你们,你们聚在慈仁堂门口干吗?”

    一名黝黑的汉子举起竹篓,并说道:“报纸上说慈仁堂收购药材,所以我们就来了。”

    刘娃子愣了一下:“你们是来送药材的?”

    “是的。”大家点着头,纷纷将竹篓拿出来。

    刘娃子连忙说道:“你们等一下,我去通知东家。”

    这么多人来送药材,他可做不了主。

    一刻钟后,刚睡醒的慈仁堂东家孙玄看着门口的百姓,欲哭无语。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时他信誓旦旦说完后,州牧大人的表情会那么怪异。

    五天前,在州牧府。

    州牧大人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第一次刊登是免费的。

    当时为了讨好州牧大人,孙玄丝毫没有犹豫,当场表示慈仁堂需要大量的药材。

    百姓送多少过来,慈仁堂就收多少。

    主要是孙玄认为,在报纸上打广告并没有多少效果。

    可眼下的情况,直接让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名汉子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们慈仁堂到底收不收药材啊?不会是骗人吧。”

    孙玄立即回过神,大声道:“当然不是骗人,大家排好队,我们会甄选大家送来的药材,只要品相不差,我们慈仁堂全收了。”